人聲鼎沸,往來不絕,眾人一直忙到午時三刻才關了門。晚上更是火熱,要不是有戌時宵禁,估計得到子時。
戌時三刻,眾人吃了宵夜水餃,蕭雪兒和紀娘子以及伯格伯利正在算賬,其他人都休息去了,伯格啪啪啪的打著算盤,“今日收入四百八十兩二吊,昨日買的菜類、肉類花費一百二十七兩一吊,按今天計量,夠明天用,今日共盈利三百五十兩一吊。”
伯利一一記下,蕭雪兒用筆在本子上記著,“紀娘,一個鋪子要多少錢?”
“單間的話百兩左右,像咱們這樣一層大的,差不多要二百兩,二三樓的差不多就得五百兩,像咱們這樣四樓不帶花園一千兩,我這個得四五千。”
蕭雪兒笑了,“哈哈,怪不得那晚我說一千兩嚇到你了。”
“明天把一樓也弄了,一次十三桌。”
“好的。”
“好啦,去睡吧,辛苦啦。”
“是。”伯格站起身注意到蕭雪兒的獨特計數,震驚了下,奈何天色已深,隨即忍下求知的欲望。
第二日一樓左邊也開了,一兩一格五厘米左右正方形的雙皮奶,價格貴,只有前來吃火鍋的夫人小姐們嘗試,這一嘗試就愛上了軟滑Q彈,濃濃奶香的雙皮奶。
伯漢從大廳跑到廚房,“姑娘,莊羽說有客人問能否預定送到府上。”
正在打蛋的蕭雪兒驚喜抬頭,一跺腳笑道,“對啊,我怎么沒想到外賣。你在他們窗口那貼張紙,寫上雙皮奶接受預定送上門。”
“好的。”
從此雙皮奶走上了人生巔峰,合約送貨的牛奶也多了四桶,只是苦了蕭雪兒和春花,秋月,良辰,美景,奈奈和天天以及巧兒八個女子,跟古代大臣一樣,每天卯時起,辰時讓幾個小廝送往各家,如此每日可以凈收入四百兩左右。
午間閑暇時間,巧兒蹦蹦跳跳跑來,“姑娘,大小兩個石磨送來了,按您所說,大的放在院子井旁,小的在廚房。”
“好的,伯漢和伯安把昨天泡的黃豆提來,巧兒去拎三個干凈的桶。”
“是。”
......
“幫我打桶水。”蕭雪兒搬了凳子坐到石墨旁,“好了,你們兩去廚房幫忙吧,今天生意也不差,牌子都取光了。”
“是。”伯安伯漢回了廚房。
“姑娘,你要做什么呀?”
“你們以前黃豆都怎么吃?”
“磨成粉做窩窩頭,這是我們過年才能吃的東西。”
蕭雪兒瞬間語塞,挺不好意思的,“沒事,我讓你嘗嘗幾千年后的美食。”又不能說是豆腐,那是淮南王劉安發明的,那我說啥,英文Toufu?!“豆漿?豆粉?對豆粉。”
“好期待呀!”
前院的人很累,蕭雪兒和巧兒手臂也累,兩人換著時間終于在客散之時磨好了兩桶黃豆。
“巧兒,你提得動一桶嗎?”
“提得動。”
“那走吧。”兩人一前一后提著兩桶到了廚房,忙碌的眾人大部分早回了后院住所休息。
“巧兒,把我昨晚弄的那個帶紗布和兩條竹桿的東西拿來。”
…
“給,姑娘。”巧兒從外面的柜子里拿出,將紗布洗了洗。
“好。”蕭雪兒將東西掛上昨夜特意在梁上綁的繩結里,“開始舀豆汁,使豆漿從紗布漏到鍋里,再用力擠,將剩余的豆渣放到干凈的盆里,巧兒燒火煮豆漿,撤去浮沫,蕭雪兒用鍋勺攪動著豆漿,待豆漿煮沸熄火,舀了一盆出來。
“巧兒,去把我敲碎的糖拿來,還有那個石灰水。”
“是。”
盆中的豆漿放入白糖,鍋中的加入石灰水,因為沒經驗,蕭雪兒根據冰粉只放了半小碗石灰水,蓋上鍋蓋燜好。
一柱香后揭開鍋蓋,“太棒了!”
豆腐腦已成形,蕭雪兒再舀出半盆,剩余則盡力攪碎。
一旁的巧兒找來昨夜洗凈的稻草和木架子,擔到盆上,架子里鋪一層稻草,再放上紗布,蕭雪兒將鍋中的豆腐腦舀入,蓋上紗布,鋪上稻草,蓋上木板,放到角落,壓上石頭。
豆渣一半用來炒,一半用來和面蒸饅頭。
三天后,豆腐成形,火鍋又多了道配菜,和肉一樣的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