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1章 喪禮

記得小時候,如果附近有喪禮的話,這幾天就會很熱鬧。鑼鼓,樂隊,搭棚,忙這忙那,而且在出殯的時候,還會有感謝宴吃,感謝周邊的人過來幫忙,也是為送最后一程后的謝禮。那個年代,這里是可以土葬的,所以,出殯的時候,都是很熱鬧的,如果那一家,不是很熱鬧,要么就是這個人沒什么親人,朋友。要么就是在世時,比較少于人有交情。至于來的人很少。

但現在,已經沒法土葬了,只能火化。記得爺爺在的時候,我問過他,怕死亡嗎?他跟我說“死亡也許真的很可怕。我也不知道自己哪一天,自己就走了。但是,相對一些發生意外的而過世的人,可能連死亡是什么沒辦法感受到。也就是那一瞬間的事,他們就死了。這種情況的死亡才可怕。我現在這種,有什么好怕,我知道有一天會來。只是等待罷了。”

看著爺爺的遺像,遺像的背后便是爺爺的棺木了,我怎么也沒想到,爺爺是以這樣的方式離開人世,就像是年前那個爺爺還在眼前。仿佛就是昨日的事,突然間就這樣了。

爺爺走的第一天,我便跟爸爸說了,他的反應,我沒法看到,但他平靜了幾分鐘后,只跟我說了,把爺爺的喪禮辦好一些。

現在的喪禮再也不像以前那么熱鬧了。有的只是看好出殯的日期,然后,把該準備的東西準備好。雖然簡化了。但有些內容卻沒法減掉,例如,什么時候開始收帛金,什么時候通知親朋好友。看似很簡單,但操辦起來,都需要人,爺爺生前,也有參與過這種,就是社區的一些老人家,大家組織起來,然后形成一個工作小姐一樣,各自負責相應的工作。直接出殯那天。

我什么都不懂,只有跟著幾個姑丈們的安排,去做一些事情,只是晚上的時候,在爺爺的靈前,守一下。聽我一個姑丈說,以前有守靈,是因為怕貓什么的,去碰到棺木,現在的都是密封的,貓也沒以前多了。所以,基本可以在后半夜睡一下。但即使這樣。守靈這個事情,一直還有。

第二天的時候,何沖跟他爺爺也到了。他的爺爺以前也是跟我爺爺一樣,有時會一起參與這種。但現在,他的爺爺身體也差了,也就少參與了。

可能老人家之間,早就習慣了,終有這一天的到來。所以,他爺爺,來了之后,也跟那些人在討論怎么把這個事做好。有說有笑。

何沖給我爺爺上了香。也站在那遺像前,沒說什么話。

沒過多久,他來到我身邊,

“你還好吧,看開點,”何沖正經的跟我說

“嗯,沒什么,都這么久了,早就習慣了。也知道這一天,就是時間的問題。遲早要來的”

“李欣找你沒。林瑜有問過我你的情況”

“嗯,有保持聯系,她也知道了,可能出殯那天,也會來吧”

“可惜你們沒有認識早一些,不然,你們也就結婚了,你爺爺最想看到的事,也完成了。”

“或許吧,但這個,誰也想不到。就半年的時間,就把一個人,帶走了”

“生命無常。”何沖拍了拍我的肩膀,說了這句話。

接下來的,全是喪禮一些必備的事。為了就是讓我爺爺早日超脫。雖然這個是很封建傳統的事,但作為后輩,這也是唯一現在能做的事。

爺爺的出殯是安排在一個星期之后,所以,時間也過得很快。奶奶每日都會準備爺爺生前喜歡吃的東西,放在靈前,說是讓他好好的吃飽,好上路了。

其實,生前的時候爺爺就有安排好了自己的事情,包括哪一個人負責哪一個事,他都打了招呼。所以,大家忙起來,都井井條條的。

我想這也是爺爺的習慣吧,總是把好多事情,都往簡單化,就像他的一生一樣,不追求大的成就,只需要簡簡單單的過好。

還記得出殯那天,來的人很多,從街頭排到街尾,單是送回禮,都送了將近300份,而且還是還沒有到場的,包括我那些叔公們,全部沒辦法回來。

可能上天也感受到吧,在出殯的時候,抬棺木一開始,下了小雨,直到棺木上了架子,雨停了。

我們這這的習俗不是把棺木抬到架子上,然后在一個空地里,讓所有的親朋好友進行送別,進香。然后就抬棺木到指定的位置,由殯儀車送到火化場。

從早上到送上車,用了將近4個小時候,因為我們這邊都是中午十二點才開始抬到車。這就是這里的最后一程。

跟著到火化場的都是最親的幾個人,但由于疫情控制,現在只能限定三個人進去。包括領頭的話,全部只能四個人。

來到火化場后,由這邊推行火葬后,我一直對這個火化很好奇,今天,帶著自己的爺爺,來到這里,準備為他做完最后的一件事。

領頭人幫我們把一些手續都辦好了。讓我一個表弟去交了錢,我站在火化鍋的另一邊,而我爺爺的棺木就放在這架上,從這里看來,一個按鍵,就會自動把這個棺木送進去。

而棺木的另一頭外面,隔著一道墻,中間有一個窗,窗的下面,放著一個香爐,還有一個化寶盆。工作人員叫我們在這里,插上幾柱香,然后,化了一些寶。時間差不多就開始了。

隨著最后一個火的熄滅,香還在燒著,工作人員按下那個啟動鍵,只看到爺爺的棺木慢慢的上升,然后,向前推進,我可以看到火鍋里面的火,這個時候的人,眼里再忍不住了,包括我表弟們,都大聲的叫著爺爺。

不到30秒的時候,蓋子重新蓋上,工人人員叫我們出去等。可能需要半個小時時間。

我跟表弟們在外面坐著,領頭人也算是我們的一個遠房親戚吧。他抽著煙,

坐著我們對面。我們都沒有說話。

“你們也不用這樣,人都會到這一步的。你們爺爺活了這么多歲,也算值得了。我一年帶了不少人過來這里。有些很年輕,有些也活到了將近百歲。但最終還是進了那個爐里。我剛剛打了招呼,會把你們爺爺的骨燒好些。”

說完,他又抽了一口煙,從他的抽煙姿勢看,煙癮應該是蠻大的。

我們幾個都明白,只是看著自己的親人,從此,再也沒在這世上了,多少還是有些難怪。

最后等火化后,我們幾個將爺爺的骨灰盆,寄放在這里,為了是讓我爸回來后,再做安排。

整個事情,用了將近一個半小時。就在我們在等待的時候,后面也有幾輛殯儀車,開了進來。也是重復我們剛剛做的事。

回到家里,也是一個小時候的事,祠堂里已經將所有相關的東西都拆了,只留下我爺爺的遺像。

聽我姑姑說,今晚還會幫爺爺再作一場法事,讓他可以早日輪回。

接下來就是大家去吃感謝宴。以前就是在附近的空地吃,請人回來煮。現在不一樣了,全部都到酒樓去,也是為了方便吃完后,大家可以回家。

自古以來,無論是喜事還是白事,最后的這一餐都是必須的,只是一個是好事,一個是傷心事。但作為已經往生的人,也喜歡大家在這一餐里,可以吃得盡興。以感謝過來幫忙或者送別。

這個是我從姑姑里聽到的。所以,她們都笑著招待大家。

李欣也來了,她在這里只是以我朋友的身份過來,所以,她坐在了另外一桌,我看她也沒怎么吃,只是喝了點飲料。

像這種吃飯,是吃得很快的。沒半個小時就慢慢有人陸續離場了。

李欣走了過來,說她要趕今晚的高鐵,就不多停留了。

我姑姑她們都感謝她的到來。說要留她下來住的,但是李欣說還有工作的事情要處理,就不多住一晚了。

送走了李欣,看著人們散場,接下來就只有今晚最后一件事了。

農村的風俗是自古就有的,所以,像這種,更加是傳統中的必要事情,一場下來,也就兩個小時左右,從七點半開始,到將近十點的時候,就結束了,

而隨著這個的結束,也宣告這個事情,終于結束了。該回自己的家的,就回自己家。而奶奶也望了下爺爺的遺像,也走回家里了。

我們幾個還需要收拾一下。看著那牌上,我爺爺的名字原來是用紅紙貼著的,現在已經撕了紅紙,其它幾個被紅紙貼著的,是我那些叔公。

當年如果不是幾個叔公說要把這個祠堂重建,可能今天,爺爺最后的地方,會是一個很破爛殘舊的地方。很多事情,我們后一輩的人永遠沒法理解到。就如原來我們無法明白,為什么要花費那么多錢,去重修這一個祠堂。

而現在,終于明白了,原來,祠堂,是一個人最后的歸宿。他的名字也就只留在這個牌上,讓后代人知道,上一輩的是什么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于田县| 绍兴市| 滦平县| 邵东县| 鄯善县| 包头市| 合山市| 金平| 鄂托克旗| 平谷区| 肥西县| 广丰县| 宣城市| 宿松县| 讷河市| 迁西县| 北辰区| 徐水县| 长沙市| 安乡县| 洛宁县| 莱州市| 开原市| 磴口县| 甘德县| 鲁山县| 朝阳县| 临沧市| 乃东县| 嘉禾县| 鄂托克旗| 安多县| 泰州市| 积石山| 遵义县| 密山市| 台南县| 嵩明县| 康保县| 枞阳县| 惠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