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箕子到達了鎬京,箕子由于身體虛弱,非常緩慢的走進了鎬京城,周公旦此時在城內與姬誦交談,周公旦和姬誦看到了箕子,于是便一起走到箕子面前,周公旦對箕子說:“老人家,您是從哪里來的?”
箕子說:“我是從朝鮮來的。”
周公旦說:“您是從朝鮮來的?那您一定知道箕子,他現在身體如何?我想去看望他。”
箕子說:“不必了,我就是箕子。”
周公旦驚訝的說:“您就是箕子?我久仰您的大名,我想和您交流治國之道。”
箕子說:“治國必須以仁義為本,你們西戎人懂仁義嗎?”
周公旦沉默了,這時,姬誦開口了,姬誦說:“箕子爺爺,我們西戎人當然懂仁義了,要不然我們怎么能得到這個江山呢?箕子爺爺,或許我父王姬發征討商朝,毀滅你們的國家確實不對,但是等到我長大執政的那一天,我一定以仁義治國,我一定讓周朝的百姓全部都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
箕子說:“你是周朝的新大王對吧?你是唯一懂仁義的西戎人,至少你知道或許你父王姬發征討商朝,毀滅我們國家確實不對。”
姬誦說:“箕子爺爺,您一定思念前朝大王,我們去摘星樓遺址祭奠前朝大王,這是我們給前朝大王最后的尊嚴。”
箕子說:“多謝周朝新大王美意,箕子感激不已。”
第二天清晨,姬誦、箕子、周公旦、召公奭、畢公高從鎬京城出發,前往朝歌城摘星樓遺址去祭奠帝辛。
姬誦等五人到達朝歌城的時候,早已聽到消息的康叔封已經在摘星樓遺址等待姬誦等五人了,另外,宋國大王微子啟、齊國大王姜子牙、魯國大王姬禽、杞國大王杞東樓公、陳國大王媯滿也在摘星樓遺址等待姬發等五人,他們也聽到了消息,所以提前來這里等待姬誦等五人,微子啟、姜子牙、姬禽、杞東樓公、媯滿這五位大王加上衛國大王康叔封、周朝大王姬誦、朝鮮大王箕子以及擁有封國卻由于要輔佐周朝大王而沒有去封國做大王的召國大王召公奭、畢國大王畢公高,共是十國大王,十國大王共同在摘星樓遺址祭奠帝辛。
姬誦望著摘星樓遺址感慨萬分,姬誦說:“前朝大王,您沒有錯,不該落得在摘星樓自焚的下場,您開拓地盤,將商族文化傳播到淮河流域,您征服有蘇國,使有蘇國舊地成為商朝地盤,使商朝北境變的更加廣闊,您打敗萊國,使萊國不敢侵犯商朝東部邊境,您給了商朝百姓太平的生活,我今日替我的父王姬發向您道歉了!”
微子啟望著摘星樓遺址,流著眼淚說:“弟弟,哥哥我對不起商朝,當年,西岐大軍一攻破朝歌城,我就投降了,但是,弟弟你知道嗎?我為商族和商王室保存了血脈,商地的商族人只剩三十人了,如果我當年不投降的話,商地的商族人此時就只剩下比干的子孫了,比干的子孫有十人,弟弟,哥哥我以后不會再來看你,因為我沒有顏面再來看你,畢竟遷移到海外的商朝遺民都認為我是商朝的叛徒,弟弟,你不知道哥哥我的苦哇!”
杞東樓公、媯滿望著摘星樓遺址,想起他們二人各自的祖先大禹、虞舜曾經都做過這個江山的主人,心中不禁一陣酸楚,杞東樓公感慨道:“我的祖先大禹為建立夏朝奠定基礎,其子夏啟建立夏朝,如果夏朝一直延續至今該多好啊!做王朝的主人遠比做封國的主人灑脫自在!或許沒有哪個王朝的江山能夠永存!”
媯滿感慨道:“我的祖先虞舜去世前決定讓大禹做下一任大王,沒想到大禹的兒子夏啟竟然建立夏朝,開啟了家天下的時代,不過夏啟也沒錯,有幾個人不希望這江山永遠屬于自己的子孫后代呢。”
召公奭隨周公旦攻打過朝歌城,他心中覺得對商朝有愧,于是憂傷的望著摘星樓遺址說:“前朝大王、前朝新大王,毀滅商朝的人當中有我,我的封國有一天也會被毀滅的,這是因果報應。”
畢公高既隨姬發征討過商朝又隨周公旦攻打過朝歌,他心中更覺得對商朝有愧,畢公高也憂傷的望著摘星樓遺址說:“前朝大王、前朝新大王,我有愧于你們二人,我的封國和召公奭的封國一樣,有一天也會被毀滅的,我躲不過因果報應。”
姬禽望著摘星樓遺址感慨道:“前朝大王、前朝新大王,請你們二人原諒我的父親周公旦,他不該徹底毀滅商朝,但請你們二人諒解他,他是先王的四弟、當今大王的四叔父,他必須為周朝盡心盡力,他有他的苦衷啊!”
姜子牙望著摘星樓遺址說:“征討商朝的時候,我是領導者之一,隨周公旦征討東部忠于商朝的十七國的時候,我是大先鋒,攻下薄姑國后,我將齊國遷移到薄姑國舊地,或許我的子孫不會永遠做齊國的大王,沒有任何人能逃的過因果報應。”
箕子望著摘星樓遺址說:“兩位先王,姬誦他們說的話,我都聽到了,大王、新大王,你們二人的離世都是萬分無辜的,周朝和周朝的各個封國都會遭到因果報應,但是這因果報應不應該讓他們的子孫后代來償還啊!他們的子孫后代也是萬分無辜的呀!他們不應該償還祖輩的因果報應!兩位先王,我在朝鮮立國了,延續我們商朝的國祚,朝鮮南邊有一個辰國,是商朝百姓建立的,也延續我們商朝的國祚,但千年之后,或許商朝的國祚依然會徹底中斷,但是朝鮮、辰國的百姓,永遠都是我們商朝遺民的后裔,這一點,永遠無法改變。”
康叔封望著摘星樓遺址感慨道:“前朝大王、前朝新大王,我康叔封每年都會來摘星樓看你們二人的,前朝大王,你當年自焚于摘星樓,今日終于得到了最后的尊嚴,你沒有任何過錯,是命運不眷顧你,誰能躲得過命運的安排呢?”
十國大王一直到深夜才離開摘星樓遺址,第二天清晨,姬誦等九國大王離開朝歌城,回各自的國家去了,周公旦跟隨姬誦一起回去,康叔封繼續在朝歌城做衛國的大王。
商朝的滅亡,與帝辛無關,是命運折磨帝辛,每一位為商朝盡忠而死的將士,都不會白白的死去,因為周朝將來會有五百一十五年的列國紛爭,在這五百一十五年中,沒有任何人聽從周天子的號令,周天子形同虛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