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慎得了長老默許,沒再回入門堂聽課,悄悄去了五行堂,此處教授五行經文,玉和就是在此處上課的,他早就期待能聽師父授課了,如今聽了一堂,更覺她授課精妙,旁征博引,深入淺出,知識淵博。
玉和今日授課時,在堂下人頭攢動處瞥見一個熟悉的身影,隱在暗處很難注意到,定睛一看,不是元慎還是誰,他怎么來了,此時正是入門堂授課時,他必定是逃學過來的,但她并未發問,授課完畢時,也沒有離開,而是坐在了講案前,元慎自然知道師父發現他了,走上前來,喊了聲:“師父。”
玉和抬了抬眼瞼,淡淡道:“你怎么來了?”
元慎見師父這樣,知道她是生氣了,解釋道:“弟子已將入門經文學完,入門堂的長老也道弟子可以開始學習五行經文了。”
玉和聽了,撿了幾個問題考較他,見他答得十分流利,心下滿意,道:“既如此,當稟明你們大師兄東尋才好。”他本就天資聰穎,又勤勉刻苦,能將入門經文學的這樣好并不是什么意外之事。
元慎張了張嘴,不知該怎么回答。
玉和見他神色猶豫,道:“有何事為難?”
元慎見四周無人,走近了些,才道:“長老已經告知了東尋師兄,東尋師兄說貿然插班進去怕是跟不上進度,弟子覺得入門法理皆已掌握,留在那里只是浪費光陰,心中向往更高深一些的經意,這才偷跑出來的。”
玉和聽了,眼神一黯,東尋此人,先前也算是頗有才能,人人都稱贊他酷肖風荀子,是昆侖未來掌門的絕佳人選,如今怎么狹隘至此,斂去神色,眼中瞬間又恢復清明,剛剛一番眼波深沉似是從未有過一般,淡淡道:“此事我來處理,你不必管了,你往后來五行堂,不必刻意隱藏,大大方方出來聽課就好。”
元慎應下,今日上午的課程已經結束,玉和徑直去了太極大殿,跟師兄風荀子道:“我那弟子元慎,因無根基,先前一直同初來的門徒在一處學習經文,如今他入門一年,已通讀入門經文,我考較一番,也算差強人意,他是門內弟子,總不好日日同門徒們一起聽課,他心中也期望能學到更多經文,很是孜孜不倦,我想著破個例,讓他來五行堂學習五行經文,我做師父的,也好時時督促。”
風荀子撫了撫胡須,笑道:“十一竟然為了弟子的事親自來找我,時屬破天荒,頭一遭啊!”
玉和也笑:“與眾多弟子不同,元慎就是個凡人,我自然要細致一些。”
風荀子想,不過小事一樁,答應下來也未嘗不可,就道:“若是他真的將入門經文理解通透,到五行堂學習不過是順勢而為,不算破例,不過他就此離開,到底缺乏正式考核,這樣吧,我吩咐東尋,出一卷試題考較一番。”
玉和推辭道:“我聽聞東尋近日十分忙碌,哪里還能勞煩他,他是你的得力弟子,師兄也心疼他些,別平白累壞了他。況且,考較一事,往常都是由授課長老出題,若是改了旁人,只怕別的弟子以為徇私。”
風荀子頓了頓,道:“也好,那就吩咐入門堂的長老出題吧!”
玉和目的達成,謝過掌門師兄,就離開了太極殿。
倒是風荀子,待玉和離開后,神情一剎陰沉了幾分,他記得弟子間的事務,這些年來一直是東尋在管。師妹素來很少來到太極殿,更是甚少為了私事來找他這個師兄,門內弟子天資好的,可以越級聽課,這種事雖然罕見,但也不是沒有舊例可循,如今竟要她一峰長老親自來求嗎?
他有些生氣,他的好弟子啊,他費心培養的接班人啊,背著他干了些什么事?想要召東尋前來質問一番,話到嘴邊卻停住了,是了,東尋當初是作為接班人培養的,這么多年協同掌門理事,門內還有其他人可以與師妹抗衡的嗎?昆侖的掌門可以是任何一個門內弟子,都不可能是十一師妹,她天資太好,可是身世隱秘,她可以是一位法術高深的道門宗師,也可以是一位瀟灑自在的仙山長老,卻萬萬不能成為一派掌門。師父以為他隱瞞得一絲不漏,但他不還是憑著蛛絲馬跡推測到了嗎,其他人也未嘗不會發現。昆侖仙山,大道起源,不能讓這樣一個身份有瑕者擔任掌門,況且,這也是對她的一種保護,若當了掌門,眾目睽睽,難保秘密不會被發現。
倒是有弟子見到元慎跑到五行堂聽課,偷偷摸摸告訴了東尋,東尋很是生氣,原以為自己不答應,那小子就只能日日同門徒們混在一處,沒想到他竟然是個狡猾的。不過他不打算出手,單憑逃課這一條,頂多被責罵幾句罷了。況且他這位師弟,十四歲才開始修道,想來也不會成什么氣候。不過他敢忤逆自己的意思,這讓他更加不喜,果然是異師之徒,頗為可憎,暗暗示意通風報信那人,可以給元慎找些麻煩,給他點顏色瞧瞧。
那人心領神會,找個什么樣的機會呢?自然是等元慎犯下錯來數罪并罰才好。
還沒等那人想出主意,就傳來元慎要提前考核的消息,弟子們議論紛紛,有人覺得元慎半點法術不會,經文想必也很差,考核只是丟人罷了,也有人心想,考核若是通過,意味著可以越級學習,說不定以往還真小瞧了他,說不定人家天資也沒那么差呢?
沒過幾天,試卷已經出好了,入門堂的長老試題出的不偏不倚,拿給掌門過目,得到認可后才讓元慎做答,出乎大多數人的意料,元慎答得十分好,長老們紛紛贊揚,掌門聽到了消息,也頗有興致地拿了試卷一觀,雖然是些淺薄經意,但師妹這弟子答得真不錯,風荀子不由得高看了他一眼。
那日之后,元慎就正式進入了五行堂學習,五行堂的長老們對他很是好奇,他已經錯過大半截課程,初來時對于新課程頗為懵懂,但見他年紀輕輕,竟然是堂下學子里最為年輕稚嫩的一個,也不忍責罵。
昆侖仙山一年四季都是風和日麗,清云峰頂的玉蘭花也是常年綻放,木末發紅萼,欲成胭脂色,芳林聲靜寂,紛紛開且落。辛夷堂外,漫漫花海依舊是玉粉壓枝,香雪片片,此處幽靜,十分適合讀書。
元慎每日里經文課結束之后,就會回到清云峰,這段時間玉和每日里都會在此處教導他。
師徒倆人坐在檀木桌前,窗外是落花紛紛,清淺冷香透過紫竹窗悠悠飄染進來,架上書籍也浸了些花香,芬馥繚繞。
元慎手持一管小楷紫毫,蘸飽了墨汁,抄寫著師父給的手稿,他已經差不多背完了,但道文繁瑣,同音字很多,細細抄寫一遍不僅加深了記憶,而且還能查缺補漏。他如今正在學習五行法術了,又有良師教導,進步很快。
至于五行經文,玉和并沒有一一講解,依舊挑選了些書籍讓他自己研讀,間或提點幾句,他悟性頗高,大半年下來就將落下的經文補學了回來。
玉和依舊研究著那本《五行易術》,這書著實晦澀,她已經讀了幾年了,也只能參悟其中七八分而已,今日看得久了,不免有些眼花,揉了揉額角,望著窗外花色爛漫,云霞滿天,嗯,年前埋下的春玉雪,如今應該已經釀成了吧!
元慎自然早已注意到師父的小動作,嘴角彎了彎,原來師父這樣的人物,也會被繁瑣經意難住。
玉和合上書卷,欲去挖壇酒回來,卻見元慎恰巧洗凈了毛筆掛在筆架上,笑道:“師父,我今日的課業已經寫完了。”
玉和起身,道:“既如此,你就回去休息吧!”尋了把鋤頭就要往花林深處走去。
元慎眼底含笑,追上去,道:“師父可是要去挖酒?”
玉和點了點頭,道:“年前的春玉雪,如今應該已經釀熟。”
元慎道:“我與師父同去!弟子也十分懷念美酒佳味!”
玉和聽了此話,笑盈盈地道:“別怪我誘你飲酒就好!”記得他第一次喝酒是被玉和忽悠的,反應過來以后還借此事玩笑過她。
元慎就笑:“弟子那時不過十三歲,從未嘗過酒味,不過自從嘗了這春玉雪,便是難以忘懷,去年我親手封了壇,更想親自檢驗一番。”
玉和將鋤頭遞給了他,熟門熟路尋到了埋酒的花樹之下,此樹花繁葉茂,樹下落紅銷積,將泥土都浸染得冷香習習,挖開厚厚一層細土,拎了壇酒出來,剝開濕潤的泥衣,又揭開封泥,頓時酒香四溢,佳釀已成,可以暢飲了。
玉和取了兩壇,又將泥土埋回去,其余美酒可以慢慢享用。
元慎眼巴巴地盯著酒壇,玉和心下好笑,分了一壇給他,叮囑他:“此酒醉人,適可而止。”
元慎接過來,笑瞇瞇地,道:“多謝師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