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時光
- 我們的1982
- 醬汁鮭魚
- 3056字
- 2020-06-15 18:36:48
不管《昆侖》有多火爆,也不管陳永安的生活有多精彩,對于學習小組的大部分成員來說,高考才是上半年的主旋律。
高一瑋最后卡在了視力這一關,沒有考上飛行員。消沉兩日之后,他乖乖開始準備高考。
安城一中的高三生隨后迎來了第一次模考,陳許不出意料又以絕對優(yōu)勢穩(wěn)居市第一名。在此之前,北大加分的消息也早已下達地方。
陳許再一次引起全市的轟動,好在他還只是個學生,所有的應酬都停留在學校層面。
王校長在陳彥中的擔保下,對他一直就是放養(yǎng)狀態(tài)。現在依然如此,沒有事情不會輕易去打擾他。
學習小組內,卞千秋后來居上,從上次市前兩百再次沖刺到市前五十,全校前五。杜青玉和沈長河緊隨其后,市前一百,全校前十,杜成松進入全市前五百,王安全和高一瑋進入全市前八百,繼續(xù)保持,有很大幾率能上本科線,陸大有有些僵硬,語文沒寫名字,0分,幸好還不是高考,不然得哭死。
金陵,丁家。
明亮的臺燈照的桌子都有一些發(fā)熱。擠進全市前五的丁謙手里拿著各市尖子生的最新情報,看到陳許依舊名列前茅,捧著情報的兩只纖細的手微微發(fā)抖:“還是太差了,還是不夠好。”
“不行,我要振作,這一戰(zhàn)我要贏。”丁謙扔掉情報,戴上眼鏡,鏡片反射出強烈的光,讓人看不見他的眼睛。熟悉的丁謙回來了,他又開始日常的通宵學習。
過了兩個月,又是二模。
陳許的作文扣掉二十分,總分下滑了一些,排名依然穩(wěn)定,但是大家已經麻木,現在這樣的成績只會讓人感嘆,卻無法造成之前那樣的震撼。
高一瑋擠進全市前五百,陸大有這一次沒犯錯誤,終于體現了真實水平,進入全市前一百五十名。至于其他,依然在進步,但是排名越靠前,進步越困難。
還有很多人通過各種渠道知道了陳許這個學習小組的存在,想要加入進來。本來陳許是一律拒絕的,他的時間也很寶貴,但是很多壓力直接找上了王校長和陳賢,這就要多考慮考慮了。
“精力不夠,沒辦法一對一輔導,那開兩節(jié)大課,談論一下學習方法也不錯。”王校長看著眼前這個前程似錦的少年,也不敢用強,溫柔地勸說。
“那我先想一想吧。”
考慮半天,陳許還是抽了空去開了兩天大課,安城一中高三三個班全部擠在一間屋子里聽陳許提綱挈領面授機宜。
兩天時間,自然沒有辦法顧及各科,陳許著重講了數學、物理、化學這三門現階段最能拉分的科目。
兩天時間的連續(xù)梳理,陳許的嗓子都有些啞了。好在圓滿完成了任務,博得同學們的陣陣掌聲。
陳許又將之前寫的很多框架性的梳理文稿給了王校長,讓他批量印刷,印發(fā)全校,獲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評。不過,缺少海量例題的訓練并不會讓那些人對小組成員產生太多的威脅。
至于有編導組成員數月之后獲得這份文稿,并以此制定教學大綱,從而間接導致八四年數學沒有歷史上那么難了,這件事則隱藏在歷史的浪花之中,成了后話。
作為和王校長周旋的交換條件,學習小組的成員已經可以不用去學校上課了,終日在圖書館由陳許一人輔導。
嗯,徐廣峰有時候晚上會過來幫忙油印試卷。雖然他已經考上了研究生,但是畢竟現在還是一名語文老師,平日里在學校工作,無法兼顧太多。
時間的流速仿佛在加快,所有人仿佛開啟了三倍速在陳許眼前快速運動。活動的影像變成了一幅幅摻雜著聲音的不連續(xù)圖片,開始的一張好像還是所有人都戴著笑容,之后就是皺眉,皺眉之后,哭泣接踵而至,哭聲還未過去,人又累的睡了過去……
陳許并不同情,長在紅旗下的各位,誰還沒有過這段經歷?
甚至,他開始拿出歷年高考真題對小組成員進行魔鬼特訓。每日一卷,一共七科,更少的時間,更難的題目,當日批改,當日講解,每天都以壓榨式的方式在提升他們的能力、鍛煉他們的心智。
不過陳許也沒有太過分,像什么零三年、九九年之類的數學試題都沒有拿出來,葛軍大神的更是不提,他也怕他們真的崩潰。
語文方面,陳許每兩天出一篇語文作文題目。雖然他不會透露原題,但總是圍繞著核心論點“堅持”在做文章,讓他們完善論據、調整結構、修改用詞,竭力讓每個人都能寫出一篇優(yōu)秀的應試八股文。
他害怕他們營養(yǎng)跟不上,自掏腰包每日買魚燉湯。有時候他來了興致,想給大家改善改善伙食,就從家里帶一些面粉、鹽巴和胡椒,下點疙瘩湯。輔導老師又兼做了廚子。
時光倏忽而去,像是被小偷偷走了一般。唯一能夠察覺的就是溫度,從棉襖開始、到夾克、襯衫、到t恤,只有在衣服換季的時候,才能明顯的捕捉到時間的一絲變化。
流火的七月,轉眼而至。
陳許抽了個空給自己去辦了邊防證,他準備高考結束之后去看看表哥。
回到高考本身,陳許刻意沒有讓小組成員去參加三模考試,小組里所有人都不知道自己現在的水準處于何處。
到了最后兩周,高考真題還沒有做完,陳許也停了下來。他開始階段性讓組員放松,最后一個星期,他才拿出之前的三模試卷,給大家打信心。
一天模考試卷做完之后,陳許都沒有動手批改卷子,效果就已經出來了。所有人輕輕松松做完試卷,眉開眼笑,精神全都放松了不少。
七月十四日,高考前最后一天。安城下起了暴雨,激起熾熱的塵土,又勉強驅散一絲暑意。
陳許強制放假,讓杜成松關上圖書館的門。所有人提前熟悉考場,準備文具,早點回家睡覺。
陳許有過經歷,知道三日高考的過程既慢又快,慢的是在各科考試前,你看著最后的研讀資料一點一點感受考試的迫近;快的是考試后,你生命中很重要的一段經歷就此切割掉,可能一輩子都不會在觸碰。
這個時候,陳許也沒有空閑去管其他人,最多和高一瑋、卞千秋走路的時候提點提點他們。
暴雨之后的安城,難得涼爽了幾天。這倒是一個利好。
七月十五日上午考的是語文,從安城到金陵,從蘇省到全國,各個地方的考生同步走進考場。
陳許坐在位置上接過試卷,翻到最后一頁,作文果然還是抒發(fā)對漫畫“挖井”的感想。
陳許早有準備,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破題,先論做事,再論事業(yè),最后提及在“四個現代化”的艱苦戰(zhàn)爭中,一定要看得遠、扎得深,要有“成功不必在我”的氣魄,不要機會主義,咬定青山不放松。
至于語文前面部分的基礎題,自然又是滿分在握。
下午是物理,第二日一大早是化學,沒有什么好說的,只是陳許看卞千秋和高一瑋也是一臉喜色。
第二天下午考的是政治,陳許考的中規(guī)中矩,反正把試卷填滿了,能拿多少分,看天意了。
后面值得一提的就是英語了,里面第一題是單詞辨音。陳許音標學的不好,基本憑著感覺寫。好在除了這一題之外,其他沒有什么失分項。
七月十七日下午五點整,教室里還在唰唰動筆的已經很少了,高考結束的鈴聲終于響起。
考得好的考得不好的也全都放松了下來。
卞千秋停下了筆、高一瑋收起了文具、陸大有沈長河走出了教室……所有人一起發(fā)出震天的呼喊聲。
“啊……啊……”
而在上百公里之外的金陵,丁謙同樣大喊了一聲:“穩(wěn)了,千秋,我來了。”
……
“考得如何?”陳許看著一臉笑瞇瞇的高一瑋,問道。
“我覺得考的挺好的,具體還要看估分。”高一瑋說。
陳許又看了看卞千秋。
“我不知道,等估分。”只是那眼角的笑意再也無法掩蓋。
陳許也不知道今年估分和填報志愿只一塊有什么漏洞可以鉆,只能給他們提供一些方向上的建議:“學校最好還是首都、滬城,次選是粵省,專業(yè)有三個肯定有發(fā)展?jié)摿Γ⒄Z、計算機、經濟學,當然這還要看個人興趣,并不絕對。”
“那我就報首都,沒事還能找你玩。”高一瑋這就下了決定。
“為什么不是生物?”卞千秋在一邊好奇地問,“都說二十一世紀是生物的世紀。”
“不僅二十一世紀是生物的世紀,”陳許意味深長笑了笑,“二十二世紀也是生物的世紀,可能二十三世紀也是,二十四世紀還是。”
不管不解的兩人如何追問,陳許都故作神秘,沉默不語。
夏日的白天長了許多,即便到了六點,云朵還在遠處悠閑招展,天空的邊緣也不見半點黑色。三人在路上追逐打鬧,好像又找到了久違的青春氣息。
高考終于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