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史的沸點(第二卷)
- 趙海峰
- 1907字
- 2020-06-05 11:27:03
二
司馬衷第二個要感謝自己那個又黑又丑又兇的老婆賈南風。
司馬炎后期被酒色掏空了身子,身體狀態一天不如一天,手下的大臣開始著急,難道真的要讓弱智的太子來繼承皇位?雖然皇帝把屁股下的龍椅傳給哪位皇子,是皇帝的家里事,但畢竟事關大晉社稷安危,不能不坐視不管。
尚書和嶠曾經有些委婉地對司馬炎說:“皇太子有淳古之風,而季世多偽,恐不了陛下家事。”就是說皇太子像古人一樣純樸,只是現在這個時代太復雜了,恐怕他難以承擔陛下的家事啊!和嶠這個人很會聊天,“有淳古之風”聽上去不錯,實際上是說“太子太笨”,司馬炎知道這句話背后的深意,但他選擇了沉默。
憋不住站出來說話的還有司馬衷的老師衛瓘,他剛被任命為太子太傅時,絲毫不敢怠慢,深感責任重大,下決心要教導出一代賢君來,結果越努力越無語,天天對牛彈琴的感覺著實難受。
知徒莫如師,在一次司馬炎組織的酒局上,衛瓘假裝酒醉,跪在司馬炎前說:“臣有事想要說。”司馬炎問他何事,衛瓘欲言又止,只是用手撫著皇座說道:“這個座位可惜了!”司馬炎知道他的意思,只好說衛瓘喝高了,化解了當時的尷尬。
雖然司馬炎沒有表態,但臣子們的舉動,讓司馬炎內心變得相當不踏實,他開始犯嘀咕,把大好河山交給司馬衷,到底行不行?
他找了兩位自己非常信任的大臣和嶠和荀勖去東宮,看看太子近期是不是有所長進。荀勖深知司馬炎的心思,回來把司馬衷大大夸獎一番,說太子進步很大。而和嶠說了一句話,使得司馬炎拂袖而去。他說“太子圣質如初”,就是說太子還是老樣子。
司馬炎決定自己親自出馬,對太子做最后考察。他把太子東宮的大小官員請到皇宮喝酒,然后派人送個密封的信封給太子,里面是他親自選的一些題目,以此來考察太子治國理政的能力。司馬炎想在當日就見分曉,所以讓信使在東宮坐等。
好一個“突然襲擊”,賈南風萬萬沒有想到皇帝會來這一手,她深知這次考試非同小可,事關老公的太子之位,也事關自己的前途命運。司馬衷當然無法指望,東宮屬下都被“釜底抽薪”,所以只能另尋“槍手”。
賈南風先找來一位有學問老先生幫忙作答,這位“資深槍手”引經據典,旁征博引,整了洋洋灑灑上萬言,但賈南風看后雖然覺得寫得很不錯,但總感覺到哪里不對。東宮中有個叫作張泓的太監很聰明,他提醒說:“皇上知道太子不喜歡讀書,所以不宜引經據典,若皇上追問起來,極易露出馬腳。”賈南風覺得非常有理,就讓他代為作答,張泓寫得很接地氣,然后讓司馬衷抄了一遍,由信使帶回宮呈給司馬炎。
在宮中等候的司馬炎,心里一直在打鼓,不知道這位太子兒子會表現如何,如果太好,顯然不是他親自所為,如果太差,廢立太子之事就要提上議事日程了。
沒想到司馬衷的答卷正合適,雖然都是大白話,沒有太多文采,偶爾還有個錯別字,但邏輯清楚,文句通順,司馬炎頗為滿意,“帝省之,甚悅。先示太子少傅衛瓘。”就是說派人把文章先送給衛瓘看看,他的意思是說:你不是說太子不行嗎,給你看看,我兒子好像也沒你說的那么差吧?
讓司馬炎最后下定決心的,應該是司馬衷的兒子司馬遹。他是司馬衷與謝玖所生,謝玖原本是司馬炎身邊的才人,這位父皇擔心自己傻兒子不懂男女之事,才讓她去東宮服侍,沒想到幾年后謝才人懷孕了,當時太子妃賈南風嫉妒心爆棚,謝才人為了自保請求回宮里來住,所以司馬遹出生后,司馬炎一直把他養在身邊,而司馬衷一直不知道自己有這樣一個兒子。
幾年后,司馬衷進宮朝見父皇,見一個三四歲的白胖小子與數位皇子在一起玩耍,非常可愛,便走過去拉著小孩的手嘿嘿傻笑。武帝遠遠望見,到跟前對司馬衷說:“是汝兒也。”司馬衷不太清楚怎么回事,怎么一夜間自己有如此大的一個兒子,趕忙跪在地上拜謝。
司馬遹絲毫沒有受到父親智商的影響,反而自幼表現出超出年齡的聰慧。
有一次,司馬遹和自己的祖父路過豬圈,看到膘肥肉厚的豬后說:“豬已經夠肥了,為何不殺掉犒勞諸臣,而讓它們繼續浪費糧食呢?”司馬炎聽到孫子所言,非常高興,覺得他超級懂事,不由得對身邊大臣說:“此兒當興我家”。
又一日宮中失火,司馬炎登樓查看火勢,年僅五歲的司馬遹拉著祖父的衣襟,讓他退到火光照不到的地方,原因是深夜容易發生意外事件,必須提高警惕,不能讓火光照到皇上,以防不測。
可以想象當時司馬炎內心的欣慰之情,這樣的孫子完全可以成為一代明君,但前提條件是他的父親首先要成為皇帝,因此在廢立太子司馬衷的問題上,司馬炎不再動搖,他或許心里還有一個如意算盤,那便是自己努力多活幾年,自己的那個傻太子看上去不像長壽之人,這樣司馬遹就會早早接班,大晉社稷應該就此無憂了。
這多少有些像千年以后,康熙看上自己的孫子弘歷,而把皇位傳給雍正一樣,但雍正比司馬衷強得多,所以大清王朝最終迎來了“康乾盛世”,而西晉卻走上了敗亡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