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不與當(dāng)權(quán)者合作,是導(dǎo)致嵇康之死的禍根,但還有一個重要因素發(fā)揮了作用,那便是嵇康得罪了一個小人——鐘會。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鐘會原本是一個“康粉”。

鐘會尚未成名前,他自己寫了一篇《四本論》,想求嵇康一見,希望獲得嵇康的肯定,說不定心里還想請嵇康作個序。他懷著惴惴不安的心情來到嵇康家門口,但又害怕嵇康看不上自己,于是遠遠地將文章擲入,自己則轉(zhuǎn)身急匆匆跑了。

鐘會再次來到嵇康家時,已經(jīng)是司馬昭身邊的紅人,滿以為嵇康會給自己面子。但嵇康卻一直專注打鐵,站在旁邊的鐘會宛若空氣般存在。一邊拉風(fēng)箱的向秀提醒嵇康,但他依然視而不見。想必當(dāng)時氣氛相當(dāng)尷尬,鐘會待了一會兒只好悻悻離開,此時嵇康終于開口說:“何所聞而來,何所見而去?”就是說你聽到什么而來,又看到什么而去。鐘會頭也沒回,答道:“聞所聞而來,見所見而去。”也就是聽到所聽到的而來,看到所看到的而去。

充滿玄學(xué)色彩的對話背后,是鐘會對嵇康滿滿的恨。

鐘會很快就逮著了報復(fù)的機會,嵇康因摻和呂安、呂巽兄弟之間的官司,而被逮捕入獄。一代名士投入大牢,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幾千名太學(xué)生聯(lián)名請命,請求寬恕嵇康,并讓他擔(dān)任太學(xué)教授去講學(xué)。

司馬昭本來并沒有想殺嵇康,看到如此多的人為他請命,心里更加動搖。就在此時,鐘小人站出來,他借題發(fā)揮,上綱上線,說嵇康不敬重天子和王侯,不服管教,是個反面典型,這樣的人對社會沒有任何益處,反而會把廣大人民群眾帶壞,所以“今不誅康,無以清潔王道”。

于是,嵇康最終的命運就這樣決定了。

刑場上,嵇康顯得神色坦然,他看了看太陽的影子,覺得離行刑還有一段時間。于是要來一把古琴,在眾人的注目下,彈奏起了《廣陵散》。曲終之即,輕輕微嘆:“袁孝尼曾想學(xué)這個曲子,我沒有教給他,這首曲子就此要失傳了。”

酷帥一生的嵇康,讓死亡也變得如此凄美而絢爛。

嵇康的死,讓阮籍受到很大沖擊,他敬佩自己這位好友的勇氣和膽識,但他也知道,自己注定成為不了嵇康。

他活得過于糾結(jié),一輩子都在求生和氣節(jié)中徘徊不定,進退維谷,最終他選擇了隱忍,也選擇了將由此釀造的毒素全部吞進自己內(nèi)心中,無法得到排解,一如他所寫的——“終身履薄冰,誰知我心焦”。

史書記載,阮籍經(jīng)常一個人隨意駕車外出,不擇道路方向,直到無路可走,他會對著天地曠野,扯開喉嚨,放聲痛哭。哭得山搖地動,哭得淋漓酣暢,大哭一場后再原路返回。千年之后,每次想到這樣的場景,阮籍在走投無路伏地大哭背后那股深深絕望,依然會撲面而來,屢屢不絕。

這同時為阮籍如此嗜酒找到了源頭,他有酒必飲,每飲必醉。大概因為醉酒是最接近死亡的形式,可以讓自己與這個險惡絕望的世界暫時告別。他不想真死,只能以“假死”來麻醉自己,對阮籍而言,清醒是痛苦的,他寧愿將生命大部分時間交給酒精,交給那個混沌不清的世界。

他的絕望更加充分地體現(xiàn)在所寫的八十二首《詠懷詩》里。

八十二首詩的每個字都是阮籍用自己的淚和血寫就,無論飛禽鳥獸、花鳥魚蟲還是四季更迭、人生世事,除了個別有些正能量外,絕大部分都籠罩著一種濃得化不開的苦悶孤獨。

“夜中不能寐,起坐彈鳴琴。薄帷鑒明月,清風(fēng)吹我襟。孤鴻號外野,翔鳥鳴北林。徘徊將何見?憂思獨傷心”,這是八十二首的第一首,為整個《詠懷詩》確定了基調(diào),孤鴻在野外哀號,翔鳥在林中悲鳴,阮籍與它們一樣的寂寞和哀傷。

活著到底有什么意義?這似乎是阮籍一直追問的問題,在第五十五首中,他寫道:“人言愿延年,延年欲焉之”,人人都說要延年益壽,可是活那么長有什么意義呢。

阮籍在黑暗中找尋生命的意義,他無法像嵇康那樣,為了理想氣節(jié),而將頭顱放在司馬昭的屠刀之下,也無法像其他人那樣,只追求窮奢極欲和地位顯赫,而沒有了自己的心靈,他既珍惜項上的這顆人頭,同時也很愛惜自己的羽毛,所以在這個世界里始終找不到該去的方向,由此他的生命中注定只能流淌著酒水和淚水。

一生都在躲避的阮籍,在生命的最后階段卻沒有躲過去,留下了他一生中最大的污點。

公元263年,司馬昭被封晉王,加九錫,已經(jīng)無限接近皇帝寶座。按照常理,司馬昭要假裝謙讓一番,然后由公卿大臣“勸進”,半推半就地上位。寫“勸進表”的重任落到了阮籍身上。他依然祭出了自己的法寶——酒醉,但時過境遷,這樣的套路已不再見效,萬般無奈下,阮籍寫下了勸進書。

阮籍找不到生命的意義,但是他卻不愿意輕易去死。

寫了勸進書,阮籍暫時保全了性命,但也僅僅多活了兩個月,在公元263年那個寒冷的冬天,糾結(jié)一生的阮籍,終于可以徹底放輕松了,在度過五十四個春秋后,他閉上了自己疲憊的雙眼。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雖然在生命的最后,阮籍留下了一生的遺憾,但千百年來,只要提起他的名字,人們腦海更多的還是會浮現(xiàn)出那個狂放自在、天馬行空的阮籍。

相比于神一樣的嵇康,阮籍像一個活生生的人,他內(nèi)心的掙扎更容易引起與他命運相似的后人共鳴。特別是在亂世,殺身取義的畢竟是少數(shù),像阮籍這樣進退兩難的讀書人為數(shù)甚多,由此阮籍的掙扎就是他們的掙扎,阮籍的痛苦也是他們的痛苦,阮籍的淚水更是他們的淚水。

史書記載,阮籍喜歡“長嘯”,黃昏時分,面對群山發(fā)出一聲聲悲鳴,所以在開封尉氏縣城有一個“阮嘯臺”。八百多年后,蘇東坡登上阮嘯臺后有感而發(fā),寫道:“阮生古狂達,遁世默無言。猶余胸中氣,長嘯獨軒軒。高情遺萬物,不與世俗論。登臨偶自寫,激越蕩乾坤。醒為嘯所發(fā),飲為醉所昏。誰能與之較,亂世足自存”。

“醒為嘯所發(fā),飲為醉所昏”,想必九泉之下的阮籍,會為蘇東坡這樣一個深刻理解自己的后人而面含微笑吧。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贡山| 秀山| 淳化县| 桑植县| 盘山县| 普兰县| 上杭县| 五台县| 上思县| 溧阳市| 天柱县| 平泉县| 大石桥市| 高台县| 梨树县| 兴山县| 新竹县| 仙游县| 楚雄市| 阿克陶县| 望江县| 临桂县| 普格县| 澄城县| 措勤县| 石嘴山市| 体育| 三亚市| 富源县| 义马市| 河南省| 建宁县| 微博| 盈江县| 桓台县| 桓台县| 二连浩特市| 兴山县| 清苑县| 三江| 四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