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晚清最后十八年2
  • 黃治軍
  • 13字
  • 2020-06-05 11:25:26

第四章 慈禧的布局:榮祿崛起

榮祿的故事

在說榮祿的故事之前,我們先來聽個故事。

某次在外面旅游,大巴上聽到兩個人在對話。

“喂,哥們兒,你哪里的?”

“我北京的。”

“那我們是老鄉,我也北京的?!?/p>

“你北京哪里的?”這個人問。

“我北京密云的?!?/p>

“那我們不是老鄉,我是北京西城的?!边@個人說。

人家的意思是不僅全中國要分南北,就連同一個北京也要分個中心城區和遠郊區縣。而榮祿的故事絕對是這個故事的翻版。

瓜爾佳·榮祿,上三旗正白旗人。榮祿的祖上大多是侍衛,真正的“侍衛世家”。在道光年間,榮祿的爺爺奉命出征為朝廷平叛,戰死。到了咸豐年間,榮祿的父親(長壽)和伯伯(長瑞)在圍剿太平軍時同一日戰死,為了表揚榮祿家族的忠烈,當時的咸豐皇帝還特意為榮祿一家賜修“雙忠祠”。

作為忠烈之后,也作為八旗子弟,榮祿是不需要考“公務員”(科舉)而可以直接當官的。16歲時,榮祿出任六品工部主事,21歲出任工部員外郎(從五品),應該也算少年得志了,但后來發生了一件令榮祿相當不爽的事。

某一天,在某個公開場合,榮祿碰到了一位都統。

都統的級別是從一品,是八旗中某一旗的最高軍政長官,地位顯赫,實權在手,為了以后的大好前程,榮祿有心結交。當他打聽到這位都統的滿姓也是瓜爾佳時,他更興奮了。榮祿很熱情地跑過去,滿臉恭敬地打招呼:“幸會啊,大人!您也是瓜爾佳氏?我跟您是同族?。 ?/p>

看來,榮祿是想通過“認同族”的方法來拉拉裙帶關系的,不過接下來發生的一幕那是令榮祿相當尷尬了。

“你是世居蘇完的瓜爾佳嗎?”都統輕蔑地反問。

“不是?!睒s祿很老實地回答。

“那我們可不是同族!”

說完,都統甩甩袖子走了。說到這里我們就要說明一下滿族姓氏的知識了。瓜爾佳氏是滿族八大貴族姓氏之首,入關前的滿人習慣把地名當作姓氏,“瓜爾佳”就是其中之一,而這三個字是滿語中某個地方發音的音譯。清軍入關之前,有漢人曾把它意譯為“菜園子旁的臭水溝”。入關后,了解情況的瓜爾佳氏人十分惱火,他們把這種漢譯全部廢止了。后來挑選漢姓時,瓜爾佳氏的人終于挑了一個可以讓他們揚眉吐氣的姓——關。

當時的滿人公認關羽是漢人第一英雄(滿人打江山時一直在看《三國演義》),能得到偶像的這個姓,說明“瓜爾佳”這一姓氏在滿人中是十分顯赫的。

而顯赫里還有更顯赫的,瓜爾佳氏中最尊貴和顯赫的,就是那位都統大人十分在意的來自“蘇完”(滿語的音譯)這個地方的瓜爾佳(大致在今吉林省長春市雙陽區)。這里的瓜爾佳氏出了兩個著名的人物,我們一定很熟悉——費英東和鰲拜?!疤K完”地方的瓜爾佳在當年大部分入的是由皇帝親領的八旗之首——鑲黃旗。

而榮祿的祖上是屬于地位較低的瓜爾佳其他支系,到底是哪個支系,榮祿家譜中找不到記錄,但肯定不是蘇完。根據現在的考證,很可能是來自“烏喇”這個地方的瓜爾佳(大致在今天的吉林省永吉縣)。而榮祿的祖上入的也是上三旗之末——正白旗。

經過都統的無情打擊,榮祿終于明白了:雖然在漢人的眼里,他的出身是“無比尊貴”的,但在滿人眼里,他們的出身還是有很大區別的。作為“官N代”的八旗子弟沒有什么好比的,唯一能比的就是出身,無論如何上進奮發、老實忠厚,在別人的眼里也許還不如“烏喇”“蘇完”這兩個字的區別。

不過,恰恰是這個“出身不太好”的榮祿,卻很討咸豐和慈禧的喜歡。

在咸豐和慈禧看來,榮祿的出身卻是“非常之好”的。侍衛世家嘛,說明這戶人家對皇上的忠誠可靠是有傳統的。和所有專制王朝的最高統治者一樣,咸豐和慈禧最看重的,并不是一個人的能力,也不是一個人的出身,而是——忠誠。

有了最高領導的看重,榮祿的仕途從此真正稱得上一飛沖天了。在1878年以前,榮祿先后擔任過內務府總管大臣、九門提督、工部尚書等職,終于可以和當年羞辱他的都統平級了。

然而也正是從這一年起,榮祿倒霉的日子也到來了。

此時的榮祿有點兒飄飄然,結果在與以軍機大臣沈桂芬為首的另一個小圈子搞權力斗爭中,榮祿一腳踏空,徹底落敗;他隨即被逐出權力中心,被降級、免職,一蹶不振長達13年!

以前在朝廷萬眾矚目,如今無人問津,曾經的榮耀不見了,曾經的權勢也不見了。在榮祿倒霉的時候,有很多人自動疏遠了榮祿,也有很多人不再對他畢恭畢敬,而是頤指氣使。此時的榮祿內心充滿了恐懼,也充滿著“想不通”。

他原本以為憑著自己侍衛世家、忠誠世家的美名,憑著對慈禧的忠心耿耿,在與大臣爭斗的關鍵時刻,慈禧一定會站在他那邊的。然而榮祿想得太天真了,慈禧雖然看重“忠誠”,但當她發現別的大臣還有對她更大更有利的“忠誠”之時,榮祿的“忠誠”就不值多少錢了。

榮祿開始重新考慮自己的出路,仔細考慮之下,榮祿發現自己的出路其實還是只有一個:時刻注意向慈禧“盡忠”。

“拼爹”拼不過別人,“拼祖宗”也拼不過別人,出身的“低微”決定了他在朝廷中不可能有那么多天然的高層朋友,不可能建起太大、太厲害的人脈和圈子;他只有抱緊慈禧這棵大樹,跟緊慈禧的步伐,領會好慈禧的意圖,執行好慈禧的決定,以慈禧的寵愛而自重。這才是榮祿最大的資本,也是他的“核心競爭力”。

但是,榮祿現在的“盡忠”和以往有很大不同了。榮祿終于明白了:王朝里的忠誠,只能是相對的,因為對這份“忠誠”的信任,本來就是相對的。在朝廷為官,“盡忠”并不是最重要的,政治理想和激情也不是最重要的,甚至連靠山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自保。

因為到了兇險關頭,能夠相信的只有自己。如何學會自保,這才是官場大人物永遠的命題。怎樣做到這一點呢?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說就是:低調做人,高調做事。

所謂低調做人,并不需要時刻夾著尾巴裝孫子,畢竟也是有品級的大人不是?裝孫子久了會被人家當真孫子,官場上的低調做人其實要把握兩個原則:第一,是“不為激情去獻身”;第二,就是絕不主動樹敵。

在官場上,主動樹敵是很危險的一步,哪怕得罪的是一個級別低很多的小人物,都不知道哪天會有哪一把刀飛向你。所以心里越是恨,嘴上越是要“親”,不要公開得罪同僚,有事擺笑臉,無事打哈哈,收斂鋒芒,低調親和,一團和氣。千萬不要為了逞一時之快而莽撞行事,千萬不要為了發泄怒火而控制不住情緒,因為在官場上生存下來的關鍵是每走一步棋不僅要看到接下來的一兩步,而且要看到后面的好幾步,甚至是最后一步。

高調做事就很簡單了,只要記住兩個名詞——表現和表演。什么?皇帝提倡親民,喜歡微服私訪,那還不照著去便裝出行私訪民間疾苦幾回?什么?皇帝喜歡加班,平時也不怎么笑,那還不成天憂心忡忡地在“辦公室”干坐到深夜?在大的風格方面一定要表現得步調一致、亦步亦趨,不光要好好表現,還要想方設法讓皇上知道!

而小事就要表演了,這其實也沒什么竅門,只要記住一句話:該哭的時候,一定要哭??!

就這樣,榮祿“成熟”了,也可怕了。在官場上,成熟的同義詞往往就是可怕。官場生涯磨去了他的真性情,也鍛造了他的演技——時刻戴著面具的高超演技。表面上榮祿沉默寡言、八面玲瓏、為人正統,而實際上榮祿深沉圓滑、工于心計、見風使舵、內心敏感、官氣橫秋。原來的“侍衛世家”的銳氣早已全無,他成了一臺深不可測的官場機器、一個奸猾多忌的官場冷血殺手!

一天,榮祿與幾位同僚去看戲,兩位福建籍的大臣在他的座位后竊竊私語,榮祿聽不清他們在說什么,只好故作鎮定地看戲,等這兩位大臣走后,榮祿突然問一旁的人:“剛才這兩位說了我什么壞話?我可是聽得懂福建話的!”其實那兩位大臣根本就沒有說榮祿啊,一旁的人都驚訝不已。

榮祿一直想方設法上折子,他就是要讓慈禧能夠聽到他的聲音、了解他的變化、感受他的“忠心”。當然,銀子也是要花的。在上折子的同時,榮祿一直不惜血本地花銀子,打點慈禧周邊的人,讓他們不時為自己說說好話;而每逢慈禧大壽心情很好的時候,則順便獻上點兒特產:這是在表明一種態度。

曾經丟掉的,我要拿回來!榮祿相信他會有成功復出的那一天的。

1891年,榮祿任西安將軍,從一品。

1894年7月,甲午戰爭爆發,朝廷需要武將,以前帶過兵的許多外放的大臣紛紛奉召回京,名單上就有榮祿。榮祿終于回到了北京這個權力中心,而慈禧對榮祿的任用就是讓他擔任他曾經擔任過的要職——九門提督。

1895年,九門提督榮祿兼任兵部尚書。

1898年6月15日,戊戌變法的第五天,榮祿奉慈禧之命成為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慈禧為何在這個節骨眼上將榮祿“外放”,我們在第一部里已經做過講述了。

1898年9月28日,“戊戌六君子”被殺,慈禧開始臨朝訓政,慈禧發布命令:免去榮祿的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的職務,調往北京,授予其軍機大臣兼“練兵欽差大臣”之職,并管理兵部事務。就這樣,榮祿名義上成了包括八旗軍在內的朝廷軍隊的統領,而他最重要的任務仍然是組建一支新的軍隊。

慈禧的臨朝訓政是得到端王集團力挺的,而在拉攏端王集團成為政治盟友的同時,慈禧已經在培養自己的嫡系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陟县| 营山县| 田东县| 阜宁县| 黄大仙区| 包头市| 个旧市| 丹棱县| 泰宁县| 合阳县| 樟树市| 循化| 乌拉特前旗| 安福县| 永吉县| 页游| 新田县| 明星| 松滋市| 襄汾县| 新乡市| 泰兴市| 遂宁市| 信丰县| 灵武市| 蚌埠市| 会东县| 和政县| 正镶白旗| 嘉鱼县| 青铜峡市| 兰坪| 固镇县| 临漳县| 巴彦县| 辉县市| 盐源县| 信阳市| 比如县| 万山特区| 平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