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章 南斯拉夫人的到來

南斯拉夫地區大致相當于古羅馬的伊利里庫姆區古羅馬帝國的一個省,大約存在于公元前27年至古羅馬皇帝韋斯帕薌統治時期(69—79)。。該地區從蒂羅爾阿爾卑斯山一直延伸到如今的保加利亞的邊界。在古羅馬帝國晚期,南斯拉夫地區成為文明開化之地。古羅馬帝國皇帝圖拉真圖拉真(Trajanus,53—117),全名馬爾庫斯·烏爾皮烏斯·涅爾瓦·圖拉真努斯,古羅馬皇帝,在位時間為98年到117年。曾將古羅馬帝國疆土擴大到最大范圍,被羅馬元老院賜予“最佳元首”稱號。將多瑙河用作古羅馬帝國的航道并在沿途的河岸上建造了堡壘。其他帝王則陸續用古羅馬式建筑杰作裝飾亞得里亞海岸。從西邊的波拉克羅地亞共和國伊斯特里亞縣最大城市,也是該國第八大城市,位于伊斯特里亞半島南端,因眾多的古羅馬建筑聞名。其中最著名的是普拉競技場,這是保存最完好的古羅馬競技場之一。絕美的羅馬式建筑一直到黑山王國壯觀的杜克里亞中世紀塞爾維亞人建立的國家,大致包含今天黑山共和國東南部地區。該國本為拉西加大公國的附屬國,后于11世紀時獨立,由羅馬教皇格列高利七世封為王國。,隨處可見古羅馬帝國對多瑙河的影響,這種影響在斯普利特最明顯。戴克里先大帝退位后便居住在斯普利特。他晚年的大部分時間都用于種植洋白菜和建造壯麗輝煌的古羅馬宮殿。但隨著南斯拉夫人的到來,這些瑰麗的古羅馬文明遭到了毀滅。

古羅馬帝國皇帝圖拉真

戴克里先大帝

查士丁一世

南斯拉夫人起源于黑海北側、靠近德涅斯特河東歐河流,流經烏克蘭和摩爾多瓦共和國兩國,最后在烏克蘭領土內再次匯入黑海。和布格河納雷夫河左岸支流,從烏克蘭西部的利沃夫河向北流入沃倫河。流域的一片草木繁盛且灌溉充足的平原上。有關南斯拉夫人的記載始于6世紀早期。當時的東羅馬帝國,即拜占庭帝國可能已經控制了伊利里庫姆,也可能是聲稱將要控制該地區。對于東羅馬帝國而言,南斯拉夫人對他們構成了可怕的威脅。南斯拉夫人首次為世人所知是在查士丁一世查士丁一世(Justin I,450—527),東羅馬帝國皇帝,518年到527年在位。查士丁一世的統治對于查士丁尼王朝的建立具有重要意義。和后來繼位的查士丁尼大帝查士丁尼大帝(Justinianus I,483—565),又稱查士丁尼一世,東羅馬帝國皇帝,527年到565年在位,在位期間曾試圖重振羅馬帝國,重新征服歷史上古羅馬帝國失去的西部領土。時期。有關南斯拉夫人入侵的記載非常古怪。這群人行動緩慢、神出鬼沒,人數眾多,讓對手難以抵御。他們似乎不是正規的和有組織的軍隊,同時沒有具備雄才大略和明確目標的統帥。與其說南斯拉夫人的進攻是一次軍事侵略行動,還不如說是一群饑餓或貪婪的民眾向富饒而人口稀少的地區的緩慢遷徙。來勢兇猛的他們不像會被擊敗的侵略軍,反而像一群蝗蟲或者毛毛蟲。南斯拉夫人成群結隊,浩浩蕩蕩地席卷所到之處。雖然擊敗南斯拉夫人隊伍中的單個士兵或一群士兵很容易,但你根本無法阻止他們如冰川一般向前移動。

南斯拉夫人

6世紀中葉,南斯拉夫人開始向多瑙河流域挺進并緩緩地向伊利里庫姆、巴爾干地區和希臘遷移。關于南斯拉夫人的主要特征,很多作者的描述都是一致的。南斯拉夫人普遍身形高大,擁有壯碩的體格和棕色的皮膚及紅色或者棕色的頭發。普洛科皮烏斯普洛科皮烏斯(Procopius,500—565),6世紀時偉大的東羅馬帝國歷史學家,有《戰爭史》《建筑》《秘史》等著作,一般被看作是古代西方最后一位重要的歷史學家。在自己的書中曾這樣描述道,南斯拉夫人與古羅馬帝國的日耳曼侵略者完全不同,因為他們更能抗寒耐熱,也更能吃苦耐勞,但二者的社會和宗教極其相似。大約在此四個世紀前,塔西陀塔西陀(Tacitus,55—120),全名為普布利烏斯·科爾涅利烏斯·塔西陀,古羅馬帝國歷史學家,代表作為《編年史》和《歷史》。也曾有過類似的描述。在文明開化程度和有序的統治管理方面,南斯拉夫人落后于日耳曼人。南斯拉夫人的宗教信仰是簡單的自然崇拜。在如今的塞爾維亞人的許多風俗習慣中,我們仍然可以找到自然崇拜的痕跡。塞爾維亞人崇拜一個至高無上的大神,但他們也相信每一棵樹都居住著仙子,而且每一片湖泊下都有邪靈存在。南斯拉夫人喜歡定居在人跡罕至的森林或水源旁邊,但其村子里的房屋并不會聚在一起,而是分散在一片很大的區域內。在如今的黑山,人們依然可以看到南斯拉夫人居住的這一特點。這樣的村落很難防御外部的攻擊。但即使有對手出現,南斯拉夫人也并不會驚慌失措。警報一旦響起,居民就會迅速躲進周邊的山丘或森林。斯拉夫民族原始而又民主,因此,他們的政治結構則是既松散又薄弱的。南斯拉夫人分成不同的部落并由各個部落世襲的首領統治,但這些部落很少會形成由國王統治的更大的部落群體,而且每個部落首領的權威都很低。在各個政權機構聯系的緊密程度上和軍事訓練方面,南斯拉夫人當然也遠遠落后于5世紀和6世紀時的日耳曼人。當時的日耳曼人已經在強大的國王的統治下作戰。斯拉夫不是一個國家,而是一個族群。他們的部落分散,而且數量眾多。而在每個部落內部,即使部落很小,也會有分歧。南斯拉夫人思想民主,卻目無法紀,處于混亂無序的狀態中。搶劫與征戰是南斯拉夫人的首要任務。在沒有和羅馬人爆發戰爭時,他們就相互打斗。因為南斯拉夫人都是小規模分散居住,所以他們的戰爭基本是采用游擊的方式,同時極少擴大戰爭或采取包圍進攻的方式。然而,南斯拉夫人都是野戰技術專家。這種作戰方式正因為不合常規,結果反而極有效率。南斯拉夫人在作戰時不穿盔甲,卻帶著淬毒的箭矢和長矛,因而行軍速度極快。南斯拉夫人樂此不疲地將對手引誘到深山老林中,或在狹窄的小路上進行攻擊,或埋伏在蘆葦叢中以等待對手穿過沼澤,然后步入險境。任何對手的作戰能力都不及南斯拉夫人強大。因為數量眾多,南斯拉夫人注定不可能被消滅。他們的戰術靈活,并且足以抵御龐大的軍隊。有山巒、森林和河流做壁壘,南斯拉夫人人口劇增,力量不斷壯大,為踏上征途,消滅平原上的城市做好了準備。

塔西陀

日耳曼人

戰斗中的斯拉夫人

查士丁尼大帝

雖然拜占庭帝國是一個強大的國家,但其科學化的軍事政策只適用于常規軍事活動。然而,在查士丁尼大帝駕崩到赫拉克利烏斯皇帝赫拉克利烏斯(Heraclius,575—641),東羅馬帝國皇帝,610年到641在位。崛起的半個世紀里,拜占庭帝國的軍事實力已經消耗殆盡。因此,從6世紀末到7世紀初,拜占庭帝國的擴張更多地依賴外交,而非武力。他們試圖用離間的手段來分化南斯拉夫人。拜占庭帝國軍隊招募了一些南斯拉夫人當雇傭兵。在拜占庭帝國統治比較穩定的地區,拜占庭帝國皇帝對南斯拉夫人進行教化,以使他們成為順民。然而,拜占庭帝國不可能吸納所有的斯拉夫民族。因此,拜占庭皇帝就試圖利用蠻族阿瓦爾人4世紀到5世紀期間的游牧民族,屬于東北高加索民族,是俄羅斯達吉斯坦共和國的主要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中亞地區大草原。攻打南斯拉夫人。拜占庭帝國的這種馬基雅弗利式外交暫時取得了勝利。但不知是阿瓦爾人屈服了,還是阿瓦爾人控制了南斯拉夫人,阿瓦爾人最終卻帶領著南斯拉夫人圍攻拜占庭帝國。如果此次圍攻此處所指應為626年的君士坦丁堡戰役。此次戰役最終以拜占庭帝國的戰略性勝利結束,對拜占庭帝國意義重大。獲勝,那么歷史的進程將會發生變化。然而,優秀的拜占庭帝國士兵赫拉克利烏斯皇帝卻運用巧妙的戰術擊退了阿瓦爾人。這場災難是斯拉夫民族歷史上一個決定性的轉折點。南斯拉夫人從阿瓦爾人的控制中解放出來,并且開始侵入拜占庭帝國的領地。到7世紀中葉,南斯拉夫人的遷徙和定居活動基本完成。南斯拉夫人占領了古羅馬的伊利里庫姆,同時還占據了塞薩利希臘的傳統地理區域及現代行政區域,在希臘黑暗時代(前1200—前800)之前又稱Aeolia,在荷馬的著作《奧德賽》中有所提及。1881年成為現代希臘的一部分。和摩里亞中世紀時期及現代早期希臘南部的一個半島。。最終,拜占庭帝國使希臘的南斯拉夫人信仰了希臘天主教,并對他們進行教化。但除此之外,南斯拉夫人一直生活在這片被占的土地上,也就是近代所指的南斯拉夫地區。

赫拉克利烏斯皇帝

塞薩利地區出土的貨幣

南部斯拉夫民族分為幾個主要的區域民族。南部斯拉夫民族的分布與現在的分布情況大致相當。當時,各地區的斯拉夫民族都擺脫了對東羅馬帝國的依附并且建立了各自的政府,但地區之間仍然彼此獨立。巴爾干半島上從未出現過一位可以將整個地區的南斯拉夫民族統一起來的斯拉夫統治者。卡爾尼奧拉歷史地區,屬于神圣羅馬帝國,包括當今斯洛文尼亞的部分地區,1849年之后成為王室領地。和施蒂利亞位于奧地利共和國東南部的一個州。的斯洛文尼亞人最先主張實現自由,卻也最先失去了自由。7世紀時,斯洛文尼亞人在本土公爵的帶領下建立了一個獨立的國家。778年,斯洛文尼亞人被法蘭克王國統治者查理曼大帝查理曼大帝(Charlemagne,742—814),768年任法蘭克國王,800年任羅馬帝國皇帝,曾于中世紀早期統一了西歐和中歐的大部分地區。征服并開始信仰基督教。從那時起,斯洛文尼亞就一直受到日耳曼統治者的控制,而且深受日耳曼人的影響。日耳曼統治者曾利用阿瓦爾人攻打南斯拉夫人,現在又反過來開始幫助塞爾維亞人對抗阿瓦爾人。兇狠的阿瓦爾士兵放松了對南斯拉夫人的控制,只占有薩瓦河和德拉瓦河之間的平原地區。但在多瑙河上游和匈牙利平原上,阿瓦爾人仍然擁有強大的勢力。直到796年,在遭到查理曼大帝的軍隊的襲擊之后,阿瓦爾人才幾乎全軍覆滅。查理曼大帝取得了巨大的勝利,因為此次戰役摧毀了一個強大的對手。此外,查理曼大帝的將領們還占領了伊斯特里亞半島亞得里亞海最大的半島,跨克羅地亞共和國、斯洛文尼亞共和國和意大利共和國三個國家。和如今的克羅地亞王國。該地區的日耳曼首領弗留利公爵埃里克戰死在阜姆港附近。查理曼大帝的宮廷詩人為弗留利公爵埃里克寫了祈禱文:“也許,山上再沒有雨露的滋養。也許,光明永遠不會照在這被詛咒的海岸上。因為在這里,英雄埃里克遭遇了厄運。”我們所了解的歷史表明,日耳曼人的征服之路是艱難的。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什么日耳曼人的征服不是永久的。無論如何,在8世紀末,時代見證了阿瓦爾人和斯洛文尼亞人的衰落,同時見證了克羅地亞人的崛起。

查理曼大帝

克羅地亞人

馬扎爾人

斯洛文尼亞王國崩潰之后,克羅地亞王國開始作為一個獨立的國家崛起。阿瓦爾人的失敗和法蘭克王國的逐漸衰落給克羅地亞人創造了一個絕佳的機會。當時克羅地亞的領土范圍遠遠超出了如今的范圍。克羅地亞當時的范圍還包括了達爾馬提亞和波斯尼亞的部分地區。亞得里亞海北部海岸養育了一批吃苦耐勞的水手。這些水手同樣可以從事捕魚、海盜或者商業活動。克羅地亞人在海上的實力迅速提升。其海上中心設立在特勞、克萊薩克羅地亞的一個城鎮,位于一座同名的山寨周圍。屬于達爾馬提亞地區,位于索林東北部。和內雷特瓦河亞得里亞盆地東部最大的河流之一,流經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口處,同時靠近扎達爾地區。但到了9世紀,隨著匈牙利王國被馬扎爾人占領,北方的勢力開始對克羅地亞虎視眈眈。馬扎爾人的軍事和政治能力極強。他們所表現出的勇猛讓克羅地亞人望塵莫及。馬扎爾人一直以來都是斯拉夫民族的死敵。曾經有一段時間,克羅地亞一直處于依附于馬扎爾人的狀態。直到1102年,克羅地亞最終選擇投降,然后被并入了匈牙利王國。匈牙利王國國王科倫蘭科倫蘭(Coloman King of Hungary, 1070—1116),匈牙利王國國王。接受加冕,成了克羅地亞人和達爾馬提亞人的國王。雖然被并入了匈牙利王國,但克羅地亞依然保持著相對獨立。克羅地亞人雖然受外國的君主統治,但仍然保留了自己的貴族階層、語言、法律及自治的政體。此后,克羅地亞人一直保持著政治上的自我覺醒意識和一種特殊的內部自治方式。雖然這種自治的程度存在差異,所采用的理論也飽受爭議,但自治是克羅地亞人永遠追求的東西,而絕不只是一種記憶或者傳統。然而,克羅地亞人與外國的各種錯綜復雜的關系產生了一個重要的后果,即克羅地亞人的國教變成了天主教。因為受到羅馬教會的支持,克羅地亞人在宗教上與塞爾維亞同胞們的希臘東正教相分離。另一個重要后果是,克羅地亞人采用拉丁語作為自己的書面語言,而塞爾維亞人則保留了西里爾語是一種用于歐亞大陸的書寫系統,主要適用于東歐、高加索、中亞和北亞,是以9世紀在保加利亞第一帝國的普雷斯拉夫文學院發展起來的早期西里爾字母為基礎創制的。。在某種程度上,相比兩國之間大山的阻隔,這種語言文字的差異更加能夠切斷克羅地亞人與塞爾維亞人之間的聯系,從而成為兩個民族之間進行交流的最大障礙。與信仰不同的宗教相比,使用兩種不同字母所造成的差異更加顯著。

匈牙利王國國王科倫蘭

波斯尼亞領土示意圖

直到12世紀,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的歷史才顯示出其重要性,這一點并不奇怪。像當年的克羅地亞人所遇到的情況一樣,馬扎爾人試圖控制波斯尼亞,但險惡的地理環境阻礙了他們的計劃。波斯尼亞領土的一部分由克羅地亞人控制,而另一部分則由塞爾維亞人控制。此外,還有一部分領土由馬扎爾人控制。12世紀中期,波斯尼亞最終獲得獨立,同時成為公國并由本國統治者進行管理。但波斯尼亞人與馬扎爾人及波格米勒派異教徒波格米勒是一個異教派的成員,起源于10世紀的保加利亞。該教派以其創始人、牧師波哥米爾的名字命名,號召人們拒絕履行封建義務,不向國家權力屈服,反對官方教會關于上帝創世完美無缺的教義。的斗爭給波斯尼亞王國以致命的打擊。從此,波斯尼亞的國力遭到削弱,最終淪為無政府狀態下的犧牲品。直到14世紀,波斯尼亞王國才再次興起,但持續時間較短。當時,波斯尼亞的統治者斯蒂芬·特夫科特一世斯蒂芬·特夫科特一世(King Turtko, 1338—1391),波斯尼亞王國最偉大的統治者,從1353年到1377年被稱為“塞爾維亞和波斯尼亞的國王”, 1390年被稱為“達爾馬提亞和克羅地亞國王”。占領了除拉古薩之外的達爾馬提亞全部領土并建立了強大的政權,但他沒能與其他塞爾維亞統治者團結起來共同反對伊斯蘭教。最終,國家逐漸變得脆弱不堪而又混亂無序。1463年,波斯尼亞王國被奧斯曼帝國吞并。在最后時刻,黑塞哥維納宣布脫離波斯尼亞。但在二十年后,即1482年,黑塞哥維納也被奧斯曼帝國征服。在當時所有地區里,只有一個斯拉夫城市在大動亂中仍舊保持著主權與獨立。這個城市就是拉古薩城。憑借建筑精美的城堡和港口,拉古薩城成了當時重要的海上霸權中心。雖然最初由拜占庭帝國的海洋霸權統治,但在9世紀時,拉古薩城受到來自威尼斯和意大利地區的藝術和文明的影響,逐漸發展成為一個極具文學性與藝術性的城市,直到1815年被奧地利帝國最終吞并。當地的詩人與作家雖然通常是南斯拉夫人,但他們仍以古典派文學與意大利文學和藝術為榜樣。拉古薩人的經濟來源也完全依賴于威尼斯與意大利的援助。毫無疑問,從民族學興起于19世紀中葉。研究對象包括各民族的社會結構、政治制度、經濟狀況、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家庭婚姻、風俗習慣、語言文字、文化藝術和道德規范等。的角度來說,達爾馬提亞人和拉古薩人都是斯拉夫民族,但他們崇尚文明,也信仰羅馬天主教。上述這些都證明了拉丁語在斯拉夫民族發展中的重要地位。

有一項關于靠近西南部的斯拉夫民族的調查結果顯示,斯拉夫民族的原始社會組織中存在的種種弱點在中世紀依然存在。只有克羅地亞人與拉古薩人發展了文明并且保持了自治,但這些都要歸功于外國勢力的影響與支持。波黑是典型的既弱小又分裂的國家。波黑的統治者沒有遠見卓識,也缺乏愛國精神,因而無法組建強大的政府機構來統治本國實力強大卻不安分守己的貴族群體。最終,土耳其人征服并占領了波斯尼亞。然而,波斯尼亞人遭受的最殘酷的壓迫竟然來自他們自己,即被伊斯蘭化的波斯尼亞貴族。上述這一事實體現出斯拉夫政治體系的根本弱點——同時采用民主制度和封建制度,而且有時還會集兩種制度的弊端于一身。西部南斯拉夫人在軍事上的勇氣與作戰能力方面毫不遜色,曾與他們交鋒過的中世紀十字軍士兵都稱贊過西部南斯拉夫士兵的勇氣。在抵抗奧斯曼帝國軍隊的邊境保衛戰中,克羅地亞人證明了自己是最勇敢的士兵。斯洛文尼亞人曾不止一次地打敗過土耳其人。波斯尼亞人也曾在山間英勇頑強地打擊對手。西部南斯拉夫人當中也不乏文學與藝術領域的人才。克羅地亞與拉古薩學者的主張已經引起了世人的注意。但平心而論,塞爾維亞語中最偉大的學者與作家都是達爾馬提亞或者波斯尼亞人。而在這些民族中,只有克羅地亞人始終展現出了高超的政治才能。關于“Slav”“Slavonia”“Serb”“Serbian”和“Serbia”幾個詞的含義。斯拉夫與斯拉沃尼亞這兩個詞有各種變化形式,通常用來描述南斯拉夫的人民或地區。斯拉夫的詞源一直備受爭議。在巴爾干半島,連民族學也變成了一個黨派問題。南斯拉夫人的朋友從表示“榮譽的”的詞根里派生出“Slav”這個詞,而南斯拉夫人的敵人則從表示“奴隸制”的詞根派生出“Slav”。帕維爾·約瑟夫·沙法里克確認Slav這個詞的最初形式為“Slovane”或“Slovene”,詞源為一個地區,意思是“居住在斯洛維的人”。關于這些詞的出處,可以參閱歷史學家愛德華·吉本、約翰·巴格內爾·柏雷和查爾斯·艾略特撰寫的《土耳其人在歐洲》。一種觀點認為“Serb”與“Serbian”兩詞來源于拉丁語“Srb”,意為“自由”。而另一種觀點則認為兩詞來自拉丁文“Servus”,意為“奴隸”。顯然,后一種觀點是錯誤的。普洛科皮烏斯在其著作中用“Serb”這個詞指代整個斯拉夫民族。“Serb”也是最古老的用來指代南斯拉夫民族的集合名詞。在本書當中,我也嘗試用塞爾維亞民族一詞來指代整個南部斯拉夫民族,或者指代在塞爾維亞或黑山之外的南斯拉夫人。15世紀,在奧斯曼帝國征服塞爾維亞之前,“Serbian”與“Serbia”兩詞通常用來指代黑山和塞爾維亞。而“Serbia”則被用作專有名詞,指不包括黑山在內的中世紀拉什卡王國。此后,“Serbia”這個詞被用來指代1913年建立的兩個現代塞爾維亞王國的居民和領土。然而,想要保證這些詞的真正含義是非常困難的。中世紀時,國名與國界變更頻繁,甚至在現在,“古塞爾維亞”也通常被用作專業術語,來指代普里什蒂納與普里茲倫周邊地區。——原注

中世紀十字軍士兵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贵德县| 临汾市| 建阳市| 南昌县| 棋牌| 霞浦县| 广宗县| 盱眙县| 尚志市| 固镇县| 措勤县| 阿拉善左旗| 米林县| 涞源县| 灯塔市| 五莲县| 阜新市| 叶城县| 内江市| 太仓市| 册亨县| 呼和浩特市| 读书| 华蓥市| 根河市| 从江县| 鸡西市| 新干县| 上林县| 杭锦旗| 巴林右旗| 留坝县| 泰兴市| 公安县| 杂多县| 南部县| 河曲县| 雷波县| 商洛市| 孟村| 虞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