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眷村菜 11
- 美食陰陽界
- 海邊沙柳
- 2521字
- 2020-09-20 17:22:27
男人們天天一早就在村中那片空場集合,然后坐上汽車走了。
自從小販可以來賣菜后,車一走,攤販就上來,在這里你能買到想買的青菜和海鮮,還有一些時令水果。眷村的人被外面的人成為外省人,俗稱芋頭。為什么這么叫,有人說芋頭不值錢,眷村里的人窮,除了有糧食什么也沒有。
買什么都要精打細算,所以就是芋頭。還有人解釋芋頭是外來的,就如這些人一樣都是外來的。有外省人也就有本省人,島上的人自稱本省的,外省人知道被稱為芋頭后,便給本地人取了番薯的名字,番薯是本地特產。
“一個芋頭,一個番薯,都是便宜貨!誰也別笑話誰!”吳嫂已經學了幾句閩南話,對方叫她什么她已經明白了。
沐西將做的石花膏分給眾人,這東西便宜的很,只是做起來費點事,大人孩子都喜歡,沐西沒事便做一些。她還跟三妹學做蓮子圓,貓仔飯。
連子圓有些費事,要用濕木薯粉形成的小顆粒在干木薯粉里滾動,就如滾湯圓一般,形成那種很小的小圓球煮熟,與仙草、紅棗、紅豆、蓮子、石花、銀耳、油條、阿達子等物搭配做成的一種甜品。蓮子圓軟糯Q彈,里面東西豐富,微甜,女人孩子最是喜歡。
貓仔飯其實就是一種泡飯,只是里面加了多種材料,加啥還是看自己的條件。做法簡單,鍋里有骨頭湯,肉湯放上一些,加水加上剩米飯,再配上魚片、肉片、下水、鮮魷魚、姜絲、牡蠣、香菇絲等大伙煮開,最后加胡椒粉、香菜、蒜末等物即可。
這種做法是食材多的時候,在眷村哪找那么多材料?就是能找到也買不起,所以各家做的很簡單。在沐西看來就是一鍋大雜燴。不過想偷懶倒是可以做做,連菜都有了。
燒仙草則是福建閩南和臺灣的一種飲品,最傳統的做法就是用水去煮剛采來的仙草,里面加上一點蘇打粉,大火燒開,小火慢煮,一般四五十分鐘即可,濾除仙草渣,過濾出湯汁,再入鍋小火燒,加入適量糖,用木薯粉或紅薯粉調和成粘稠液體,放涼便凝固成果凍狀。
想吃的時候夏季可配糖水、冰渣、芋圓、珍珠、熟爛的綠豆紅豆等食材,里面放什么隨個人愛好。最長食用的是做成蜂蜜紅豆燒仙草,豆漿燒仙草、抹茶紅豆燒仙草——總之,想怎么吃就怎么吃。
沐西不嫌費事,對美食方面她從不嫌費事。何況現在幾個孩子只要她要做吃的,那就是乖得不得了,就連喜歡占尖霸道的吳曉華都收斂脾氣看著沐西忙活。雨欣小姑娘更是能幫忙則幫忙,不幫忙也會幫著看管雨生。看著幾個奶娃數數,從一數到十就行。不用說,效果是賊顯著。
做這種費事不費錢的東西給孩子們,吳嫂等人沒有任何意見,眼看著又是一年,吳嫂直了直自己的腰板,這孩子來的真不是時候,吳嫂發現懷孕后就考慮是不是在村子廣場旁弄個攤位做饅頭了。
眷村里先后出了好幾家做饅頭大餅的,一個眷村消耗多大?
“三妹自己去賣,你還是在家蒸饅頭吧!”沐西看她那樣子道,女人啊真是的!生兩個就別生了!
陳三妹忙點頭,“嫂子,我自己去就行!”
吳嫂不是不放心三妹,而是不放心她的養家,看到陳三妹一個人估計又要去要錢要物了,她不是沒看到,只是裝作沒看到。
“就在小廣場吧,沐西,你要不要入伙?我想弄個豆腐腦油條攤子,咱們不做大饅頭了”吳嫂道,這是她想了有段時間了,眷村好幾百口人,那些小商販也要吃飯,如果做得好,生意不會差。
“嫂子,我還是別了!這幾天正寫點東西,要是能賺到錢就這樣,我們人口少,暫時還能湊合?!?
就知道是這樣,吳嫂只是問問走個過場。兩個女人做豆腐腦?誰磨豆子?沐西覺得不現實,再說就她家那個小磨盤能做多少?
果然那倆女人試了試累死累活都磨不出都少豆子,這才罷休。好在快過年了,家家準備年貨,她們便沒再繼續折騰。
沐西家的臘肉咸肉,臘腸,咸魚掛滿了屋檐,誰見了誰羨慕,那個秦招娣好像很有人緣,不久過來問沐西要不要學做臘鴨、鹽水鴨?當然學,于是沐西又去買鴨子跟著做臘鴨、鹽水鴨。
現在的鴨子好,絕對是自然養成而不是速成鴨。做好的臘鴨可以直接蒸,可以煲湯,可以做菜,那味道吃起來真的是非常好。
南方人都喜歡煲湯,喜歡做湯菜,一根骨頭就能做出一鍋菜。簡單、省錢、好吃、營養。丁鳳榮用咸肉冬筍做的腌篤鮮也非常好。
做法很簡單,一只砂鍋,一鍋清水,當然高湯骨湯最好,將過水后的咸肉片和焯水的冬筍放進去,加上料酒蔥姜大火煮開,小火慢燉,等材料熟透,湯色奶白調味即可。
“這是最簡單的,我們在家還要放鮮五花肉,用春筍才更好吃,麻竹的,毛竹的,都非常好吃。江浙一帶有的人做這個里面加油爆炒過的腌菜,更鮮,只是有些油?!?
兩種都過了一次,小孩子們泡上米飯一個個吃得肚子圓鼓鼓的。這菜簡單,沐西跟丁鳳榮學了好幾道上海菜。南方尤其上海喜歡清淡,精致,秦招娣吃不慣,都是準備一碗辣子或泡菜。
陸云澤更喜歡江浙版腌篤鮮,油乎乎,口味重一些才好。那幾個小孩子一樣點頭,帶腌菜的好吃。沐西要了一小罐子腌菜,浙江人卻是叫雪菜,曬干了就是梅干菜,沐西決定明年自己要腌。這腌菜卻是有講究,跟北方腌咸菜不一樣,他們用的是雪里蕻。
而且據說都是男人干,用腳踩出來,他們腌出來的雪菜顏色漂亮,味道鮮美。用這樣的咸菜做出來的菜或湯味道都是上乘。北方粗狂口味重,上海人學去大饅頭大菜包的方法到家里便成了小饅頭,小豆包,小菜包,調味上又是一種。
吳嫂和三妹家做饅頭有了收入,今年便多買了二斤肉。這個眷村人口復雜多了,據說哪個省的都有,各家過年的味道又有所不同了。北方的粉條燉肉,酸菜白肉,紅燒肉。南方的粉蒸肉,獅子頭,福廣還是以海鮮為主。
沐西做了四道菜:紅燒肉、清蒸魚、四喜丸子、蝦仁青菜。最后一個腌篤鮮的湯,晚上三鮮餡的餃子。今年文濤都四歲了,沐西給他買了鞭炮和花,手巧的劉東軍給幾個孩子做了燈籠,吃完餃子一個個就跑出去了。
大人們沒啥意思,幾家子湊一起,男人一桌,女人一桌搓麻將。都四年了,人們的激情熱情慢慢磨滅,無聊的他們除了找點娛樂還能干什么?
沐西明顯感到男人的消沉,不吸煙的陸云澤多了吸煙的毛病,不知誰家偶爾傳來女人慘叫聲和男人斥責聲,小孩子的哭聲。男人沒了斗志多了脾氣,喝點酒看著女人不順眼了便揚起了巴掌。
女人有氣沒出撒只好打孩子,孩子被打后一種是膽小了,一種是也想找發泄口,他們能惹的就是那些外面的孩子。于是村口經常會有兩伙甚至幾伙孩子打起來。
孩子打架只要不過份沒人管,打輸了回家只能挨著,要敢告狀或哭,等來的又是一頓打,眷村的孩子沒土地,沒錢,沒資本,你不成長起來將來靠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