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法(第3版)
- 郭海霞
- 1348字
- 2020-06-05 16:56:07
前言
隨著深化經濟改革已進入新時代,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加強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配套的經濟法律體系建設,成為時下最重要的任務。近幾年來,我國經濟法更新速度較快,原有的教材難以跟上形勢發展的需要,無法滿足教學要求。為此,第3版《經濟法》仍堅持以解決實際經濟問題為主導思想,將實體法與程序法有機地結合起來。在講解經濟法的基本理論、知識、技能的同時,強調對學生的素質教育與創新人才的培養,力圖探索出具有普適性的經濟法教學模式。
在內容安排上,本書保持了原版教材的體例和風格,結合2014年以來新出臺及修訂的法律,如《民法總則》(2017)、《反不正當競爭法》(2018)、《外商投資法》(2019)等一些經濟法律、法規的出臺和修訂,重新編寫了第2章中的外商投資法部分,增加了第5章中食品安全法部分;對第2版教材中的部分章節進行了修訂、完善和充實,并更換了書中的陳舊案例及所有課后的自測題。
本教材包括經濟法概述、企業法、公司法、合同法、市場規制法律制度、工業產權法律制度、金融法、稅法、勞動合同法與社會保險法、經濟糾紛的解決途徑等內容。本書仍采用模塊式結構,具體包括如下模塊。
學習目標:本教材每章均設“學習目標”。學習目標是在充分分析教材的理論與實踐技能的重點和難點問題的基礎上要求學生掌握的內容,也是考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的重要標尺。
引導案例:本教材每章所設引導案例是根據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的要求設計的,目的是運用具體生動的典型案例,將學生帶入特定事件的現場,引導學生參與分析、討論。通過學生的獨立思考或集體協作,使學生在具體的問題情境中,進一步提高識別、分析和解決某一具體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理論學習的熱情。
理論知識:每章的單元內容主要闡述基本理論知識,并與本章實踐技能操作相對應,學生可以在最短的時間掌握“3基”(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并將所學的知識轉化到實踐領域。
知識鏈接:對一些重要的法律內容加以重點提示并加以分析,使學生更易理解相關知識。
相關案例:結合所學理論知識,給出恰當的實例使學生認識經濟法律實踐的重要方法,本教材設置相關案例欄目,以期加強理論與實踐教學的結合。
復習思考題:每章后都以復習思考的方式設有理論知識反饋,主要以國家各類考試中經濟法科目中的經典試題為主,用以反饋學生對本章知識內容所學效果。通過復習思考題方式,使學生可以檢驗學習效果,教師也可以通過學生的反饋診斷教學效果,使教師與學生互動起來,達到教學的最佳效果。
案例模擬:每章最后設有案例模擬,采用案例分析題的方式,可使學生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與實踐充分結合,從而增強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
本書附帶課件、教案、課后復習題答案及全書題庫等輔助性教學資料。
本教材由哈爾濱學院的季連帥和東北農業大學的郭海霞擔任主編,并負責全書的統稿工作,安娜(哈爾濱學院)、湯曉江(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擔任副主編。具體分工如下:郭海霞編寫第1、8章,安娜編寫第2~3章,湯曉江編寫第4、10章,季連帥編寫第5~7章,劉婷(哈爾濱學院)編寫第9章。
在編寫過程中參閱和借鑒了大量的相關書籍、報刊、學術論文和網站資料,在此表示感謝。由于經濟法本身是一門不斷發展的學科,加之作者水平有限,書中的缺點和錯誤在所難免,懇請專家、讀者不吝賜教。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