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秉披上棉衣,撐著蓋晦肩膀,來到屋外一顆大柳樹下坐了,此時明月當空,空氣清冷,雷秉精神抖擻,閃著眼睛問道:“蓋大俠,你要對我說什么話?”。蓋晦道:“我先問你,你要去伏櫪莊和齊姑娘成親,是鐵了心了?”。雷秉急切道:“蓋大俠,你為什么不喜歡她?她長得又美,對我又好,我又和她從小青梅竹馬,恩怨糾纏,坎坷不斷,歷盡坎磨難考驗方有今日,正是老天爺的安排,我要娶她,那真是吃了秤砣,鐵了心了”。蓋晦默然點頭道:“瞧來確然是天意如此,我只愿你和她白頭偕老,安安穩穩過一生,那也是極妙之事了”。雷秉大感欣慰,道:“蓋大俠,謝你的祝福,我們會好好地,倒是你自己,常年孤身在外,深入險地,不可不當心些”。
蓋晦笑道:“我這條命硬,閻王爺暫時還收不去,今日那姓寧的要殺我,不也沒得逞么?”,突話題一轉,問道:“你覺得那姓寧的如何?”。雷秉皺眉思道:“他有些賣弄威權,愛端架子,不過咱們這么多人能得保全,倒全是靠了他,他雖要殺你,我看也只是下不來臺,所以倒也恨不起他來”。蓋晦又問道:“若他日后真做了末山劍派掌門,你又覺得如何?”。雷秉笑道:“依我瞧,管他什么人,做了官都是一個鳥樣,況且我以后只和阿桃回歸田園,管他誰做了什么掌門,于我也沒什么相干“。蓋晦自言自語道:”我只怕此人外強中干,他若上任,未必便壓服得了蠢蠢欲動之人“。
雷秉突皺眉問道:”蓋大俠,實不相瞞,我在蜀中之時便聽得隱有傳言,說二十年前葉向倉和那逆徒閔怒獨斗之時便已雙雙殞命,末山劍派怕葉向倉死訊一出,難以壓服武林,所以偷斂了他的尸首,托詞他隱世清修,正和那晚易揚所說一般。以你看來,這是否為真?”
蓋晦不禁將四下一瞧,鄭重道:“此事眾說紛紜,事關重大,我不敢妄言。不過總有水落石出的一天,若果真傳言不虛,到時候江湖中必少不了一番攻伐殺戮”,又轉過話題道:”將來之事,陰云密布,太過沉重,咱們聊聊江湖舊聞,聊為別話。對了,那閔怒的來歷和故事,你知道多少?“。
雷秉道:“我只知道他是殘月教教主之子,教中生變之時,逃難來到中原,避在末山劍派,拜在葉向倉門下,其后又和葉向倉反目。不過其中詳情,并不詳知,你來講給我聽”,他對這些江湖事大有興趣,禁不住坐直了身體。
蓋晦瞧在眼中,笑了一笑,才侃侃道:“先不提這閔怒。話且鋪開,一直以來,中原武林中但凡有犯了重罪,觸犯門規的忤逆弟子,又不甘心伏法的,自是要遠逃保命了。這些人為了逃避各門派無休止的追殺,要么隱姓埋名另換行當,要么潛入山林,隱匿一生,所以一直并不成氣候。
直到約六十多年前,廣東虎幫一個叫閔奪的弟子,因為暗戀自己師妹,卻又偶然撞見這師妹和他們師傅行茍且之事,他一怒之下,便出言喝止,被他師傅惱羞成怒,砍斷了一條手臂。這閔奪也真能隱忍,他佯作畏懼,委曲求全,一邊狠下功夫習武,直到五年之后,才逮著個機會,將其師妹和師傅一并殺死,除掉衣衫,赤條條擺在飛虹會的聚義堂上,又連殺了平日不合的十來個師兄弟,連夜遁入廣東外海一個叫‘留客島’的小島上。
這閔奪仗著大洋天險,網羅各路逆徒罪人,不出十年,已然聚到數百人的規模,并成立幫會,叫做‘屠北幫’,那意思自是要屠盡中原武林了。他公然打起和中原武林作對的大旗,更引得各路逆賊奸邪紛紛來投。這些三教九流來自不同門派,而且大都本領高強,相互間將各派武學互相傳授,鉆研印證,竟漸漸產生了諸多古怪邪乎的武學,令得‘屠北幫’名聲大噪,實力大增,漸漸和中原武林有了實質的攻殺沖突。再演變得數十年,兩方已是勢同水火,不能共存。中原武林雖然人多勢眾,但各有算盤,特別兩廣武林,并不齊心,再加上中間大洋隔絕,一直對‘屠北幫’難以根除。
當時中原武林首屈一指的是太行派,那時的太行派掌門叫做許一洞,這人是個厲害角色,用了近十年時間,強行壓服了兩廣武林,并在廣東佛山召集天下武林門派結盟,此謂第一次結盟,也稱‘佛山結盟’”。
雷秉問道:”這一次結盟,華山派參與了么?“。
蓋晦搖頭道:”自然沒有,我華山費祖師創派之初,便留下派規,嚴禁華山派參與任何結盟。歷代掌門一直奉為立足的根基。
結盟當日,許一洞就立刻組織人馬,總數竟有六千之眾,他又以協助剿匪為由,向朝廷借調了幾十艘海戰大船,載著這六千人馬,浩浩蕩蕩朝留客島進發,在北岸登陸。雙方在夜間激戰,都殺紅了眼,不到天明,已是血流成河,遍地殘尸。這一戰中原武林傷亡過千,‘屠北幫’幾遭屠盡,連家眷奴婢,以至于貓狗家禽都沒能幸免。當時閻奪已近八十高齡,帶著僅五歲的獨子閔非,在七八個心腹高手的保護下,從南岸乘小船逃走,在海上逃避數月,之后從交趾東岸登錄,輾轉數千里,投了青海的殘月教。
雷秉搶道:“殘月教我聽說過,說是高祖皇帝滅齊建隋之后,北方武林中的胡人,以鮮卑為主,西逃青海所創立,可我一直不解的是,當初北方雖是鮮卑統治,但自文帝起,便大舉改習漢俗,推行漢話,鼓勵兩族通婚。兩族人民和睦友好,融合極深,他們為什么要西逃青海?“。
蓋晦搖頭道:”這武林中人心高氣傲,最愛講家國大義貞節操守,和尋常百姓又大不相同。自五胡亂華始,至高祖立國,近三百年,北方盡喪蠻夷之手,其間南方武林莫不以驅除蠻夷,重振華夏為最高理想,北方武林中的漢人也暗通南方,所以胡族武林和漢人武林之間一直互相攻擊,勢如水火。待到高祖立國之后,胡人武林全面失勢,在中原武林的打擊之下,一路逃到青海,建立殘月教,一直以復興鮮卑政權為宗旨”。
雷秉哈哈笑道:“你來我往,大家都想的復國,跟拉鋸一般,豈不可笑!”。
蓋晦喝斥道:”胡說!這中原南北,本是咱們漢人的地盤,不是他蠻族的地盤,咱們收復失地,有什么可笑?這等大是大非的事上,你可糊涂不得!”。
雷秉被他一罵,便默然不語,說道:”你說得很對,我往后注意些“。
蓋晦繼續道“這殘月教既然也與中原武林為敵,便欣然接納了閔奪一行。當時殘月教主叫做獨孤彌,他封了閔奪為副教主,閔奪深感大恩,作為回報,繼續利用自己的名號,為殘月教召集中原武林的叛徒逆賊,令殘月教實力大增。
十多年之后,二人先后離世,獨孤彌的長子獨孤復繼任教主,而閔奪的獨子閔非也已成人。這二人再也不像他們父輩一樣團結友愛,彼此間展開了你死我活的權利斗爭,最終閔非仗著極高的武藝,和教中越來越多的漢人出力,一舉登上了殘月教教主的寶座“。
雷秉連連點頭道:“這是好事,漢人當權,殘月教已名存實亡,至少中原王朝少了一個公然的威脅“。
蓋晦點頭道:“確然如此,不過憑他殘月教區區數千人,并不可能危害中原朝廷,所以這復國的教義,不過是口號,說說而已,并無實質意義。
真正要緊的是,這閔非并未經過其父的遭遇,他一生幾乎都生長在胡人之中,免不了受些歧視擠兌,非但不愿和中原朝廷為敵,便對中原武林也是傾慕多過敵意,這就同時違背了殘月教和屠北幫兩派的教義宗旨。但其時殘月教中胡人勢力仍盛,漢人之中痛恨中原的也不少,所以閔非絕不敢公然改旗易幟。在巨大的仇恨余蕩之下,閔非在位的頭二十年里,仍和中原武林攻伐不斷,死傷無數。
其間末山劍派漸漸崛起,待到太行派掌門許一洞去世,如今的掌門彭天戈繼任之時,葉向倉立即趁機發難,提出要重選盟主,壓服了彭天戈,將武林盟主的名號奪到了末山劍派手中。所以如今葉向倉生死成謎,最蠢蠢欲動,復仇若渴的便是太行派的彭掌門”
雷秉問道:”再無他人相爭了么?“。
蓋晦道:”彼時葉向倉劍術已是天下第一,再無人敢與他相爭,只有扶搖島島主藍敖,此人久居島外,對自己的懸幕劍法極為自信,便挑戰葉向倉,不出三招,便敗下陣來,狼狽而去,自此淪為笑柄。這是小節,不提也罷“。
”葉向倉得了這盟主之位,立即組織了對殘月教的遠征,意圖一舉解決這個中原武林的心腹大患——王凌風王老英雄也在其中,群雄跋涉千里,在青海湖邊聚集,登船殺向海心島,殘月教吸取了屠北幫覆滅的教訓,早在水上筑起工事,拒敵于島土之外。雙方在湖上斷續激戰了三天三夜,死傷無數,將湖水葉染得紅了,仍是膠著難分。
“葉向倉騎虎難下,正苦思如何收場,恰好那閔非遣使一名,說不忍再看生靈涂炭,他要和葉向倉獨自分個高下,他若輸了,自此便收縮爪牙,再不以中原為敵,他若勝了,只盼葉向倉收兵,十年內不得再來攻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