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出院的時候,兒科醫生給了我一張單子,說是我的孩子黃疸有些偏高,讓我出院了之后記得回來復查。
那個時候,是我家寶寶出生第四天。
出院之后,我們老老實實地在醫院要求的去復診了。復診結果不是很理想,黃疸值變更高了。醫生要求我們呢給寶寶斷三天母乳,再回來復查,排除一下是不是母乳性黃疸。
我呢,一方面嫌麻煩,另一方面呢,又覺得奶粉不如母乳,就不是很愿意停母乳。我和陸叔,查了一堆的資料,就擅自決定先再觀察看看,畢竟孩子他胃口精神都很好。
等到三天過去了,我們回去復查醫生一看指標,直接就要求我們住院了。住院的時候,還做了一個全身檢查。畢竟小朋友不會說話,要是等到出院了再發現有什么三災六病的,扯皮也麻煩。
不檢查不知道,檢查了我們才發現,原來小朋友的肚臍有膿血了,沒長好。
他的肚臍呢,就是一個血痂。我們每天都有用碘伏消毒,可那個血痂長了之后,是會掉的。我們只消到了表面,里面一直悶著,就有些化膿。
醫生很是重視,一看肚臍發炎了,就給做了細菌培養,開了三天的抗生素。他提出,反正都要住院了,那就一起治。
提到住院,我就不得不提醫院里的一個缺根筋的兒科醫生。在綁心電監護的時候,一旁的護士提出,不要給這么小的寶寶用夾子,夾久了容易破皮。他倒好,在我們家長面前反駁人家說:“可你們在新生兒病房用的不也是夾子?!?
聽了這話,我就有些害怕了。
原來在我們看不到的時候,那些醫護人員就是那樣敷衍了事的嗎?
因為疫情,所以不能直接住院,得要等冠狀病毒的檢查結果出來才能住院。而一旦住院了,那就禁止家長探視了,也看不到寶寶,只能在規定的時間打電話過去問情況。
我呢,就在隔離病房陪護了一個晚上。他在藍光箱里照光,我在病房里陪著。護士特意交代了,不要一直盯著他看,藍光對眼睛傷害很大。
藍光箱,硬邦邦的,里面又悶熱又干燥。不少小朋友,一進去就拼命地哭。我家那位,可能是隨了我吧,沒心沒肺的,不哭不鬧的。
可畢竟還小嘛,就時不時地要吃,要換尿布。醫生還是讓停母乳。我呢,一直沒寶寶喝奶,胸漲得特別難受,奶水噠噠噠地往下滴,浸濕了我的T恤。這次陸叔叔讓我乖乖聽話,我也就只能問護士要奶粉。
很神奇的是,喝了奶粉的我家小朋友,身上的味道也變了。變得讓我感到很陌生。照藍光的時候,是要全身赤裸的,我就注意到,喝了奶粉之后的他,肚子鼓得特別厲害。他喝我的奶,從來就沒發生過這種情況。
在那一刻,我的心,就感覺被人揉碎了一樣。
隔離病房就在新生兒病房邊上,晚上的時候,我聽見了里面的護士在大聲呵斥著里面的一個小朋友。因為他一直哭,怎么也哄不好。
這樣,我就更不放心了。我家的孩子很乖,不會老是哭鬧。但誰又能保證,他不會淪為撒氣筒呢。
實在是放心不下孩子,所以我們就讓他提前出院了。原定的計劃是住院五天,我們住了兩天就回家了。那個小沒良心的,接他回家的時候,睡得可香了。我想他,擔心他,晚上都睡不好覺,他倒好——
本以為呢,他在醫院里,是真的吃好喝好舒舒服服的。等到回家換尿布的時候,我們才知道好像并不是那樣。因為紙尿褲穿得太緊了,我家小朋友的腿都被勒紫了。
有些可笑的是,因為新生兒病房有規定,開了包裝的不能帶進去。所以我們給的紙尿褲還是S碼的。那時候他4公斤多一點,穿S碼是綽綽有余的。護士給我們的解釋是,因為進新生兒病房的所有東西,都要經過消毒,所以不能帶開了包裝的東西進去。
可到了交接的時候,新生兒病房里面的護士,直接不消毒,當著我們的面打開了紙尿褲包裝……
各種槽點不勝枚舉。
經過這次住院呢,我算是看明白了。醫生護士呢,說到底不過也就是拿錢辦事。
就算是有責任心,認真負責,那他們也到底還是得負責不止一個孩子,大概率是沒有家里人照顧得好的。
醫生給出的治療方案,肯定是最穩妥的,最不會出意外的。絕對不是最不遭罪的。
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對之前沒顧到的細節,就開始在乎了起來。我婆婆那個年代,哪里有聽說過什么黃疸,什么新生兒臍炎。照樣還是把孩子拉扯大了的。
可惜,由奢入儉難。對孩子,我也是做不到心大了的。我婆婆那個時候,得一個人帶三個孩子,還得做家務,還沒人幫她。她也實在是沒有精養的條件。我現在條件好一點了,那自然是想給孩子最好的了。
等再過一段日子,我還得按著醫院安排,去給孩子掛生長發育門診呢。
就算我清楚,新生兒黃疸的治療,還有生長發育門診一定程度上是過度診療。我也只能抱著寧可錯殺,不能放過的心態,按著他們醫院的意思辦。畢竟按著醫生的安排,是最穩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