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utoCAD 2019完全自學手冊(第3版)
- 鐘日銘等編著
- 3267字
- 2020-05-28 17:51:25
3.11 圖案填充與漸變色填充
在AutoCAD 2019中,可以使用選定的填充圖案或漸變色來填充現有對象或封閉區域。在機械設計中,經常使用“圖案填充”工具命令來為剖面視圖繪制剖面線。
3.11.1 圖案填充
在功能區“默認”選項卡的“繪圖”面板中單擊“圖案填充”按鈕,則在功能區中打開圖3-36所示的“圖案填充創建”上下文選項卡。“圖案填充創建”上下文選項卡包括以下幾個面板。

圖3-36 “圖案填充創建”上下文選項卡
●“邊界”面板:該面板提供了“拾取點”“選擇”“刪除”“重新創建”“顯示邊界對象”等工具。其中,“拾取點”工具用于通過選擇由一個或多個對象形成的封閉區域內的點來確定圖案填充邊界;“選擇”工具用于指定基于選定對象的圖案填充邊界,使用此選擇選項時,不會自動檢測內容對象,為了在文字周圍創建不填充的空間,則將文字包括在選擇集中;“刪除”工具用于從邊界定義中刪除之前添加的任何對象;
“重新創建”工具則用于圍繞選定的圖案填充或填充對象創建多段線或面域,并使其與圖案填充對象相關聯(可選)。
●“圖案”面板:顯示所有預定義和自定義圖案的預覽圖像,用戶從中選擇所需的圖案。當選擇“SOLID”實體填充圖案時,可以實現純色填充。
●“特性”面板:在該面板中可以查看并設置圖案填充類型、圖案填充顏色或漸變色1、背景色或漸變色2、圖案填充透明度、圖案填充角度、填充圖案縮放、圖案填充間距和圖層名等。
●“原點”面板:該面板用于控制填充圖案生成的起始位置。某些圖案填充(如磚塊圖案)需要與圖案填充邊界上的一點對齊,默認情況下,所有圖案填充原點都對應于當前的UCS原點。
●“選項”面板:控制幾個常用的圖案填充或填充選項,如關聯性、注釋性、特性匹配、允許的間隙和孤島檢測選項等。其中,若選中“關聯”按鈕,則指定圖案填充或填充為關聯圖案填充,關聯的圖案填充或填充在用戶修改其邊界時將會更新。孤島檢測選項包括“普通孤島檢測”“外部孤島檢測”“忽略孤島檢測”“無孤島檢測”,其中,“普通孤島檢測”用于從外部邊界向內填充(如果遇到內部孤島,填充將關閉,直到遇到孤島中的另一個孤島),“外部孤島檢測”用于從外部邊界向內填充(此選項僅填充指定的區域,不會影響內部孤島),“忽略孤島檢測”用于忽略所有內部的對象。
●“關閉”面板:在該面板中單擊“關閉圖案填充創建”按鈕,則退出“HATCH”并關閉“圖案填充創建”上下文選項卡。
需要用戶注意的是,如果在當前工作空間中關閉功能區,即取消激活功能區,那么執行“圖案填充”命令時(如在命令行的“鍵入命令”提示下輸入“HATCH”并按<Enter>鍵),將彈出圖3-37所示的“圖案填充和漸變色”對話框,在該對話框中進行圖案填充操作和在功能區出現的“圖案填充創建”上下文選項卡上進行圖案填充操作實際上是一樣的。

圖3-37 “圖案填充和漸變色”對話框
下面介紹一個圖案填充的操作范例,即在一個機械零件的剖面圖形中繪制剖面線。
1 在“快速訪問”工具欄中單擊“打開”按鈕,彈出“選擇文件”對話框,選擇本書配套的“繪制剖面線練習.dwg”文件來打開,原始圖形如圖3-38所示。

圖3-38 原始圖形
2 切換至“草圖與注釋”工作空間,在功能區“默認”選項卡的“繪圖”面板中單擊“圖案填充”按鈕,打開“圖案填充創建”上下文選項卡。
3 在“圖案填充創建”上下文選項卡的“圖案”面板中選擇“ANSI31”圖案,并在“特性”面板中設置角度值為0,填充圖案比例
為1.25,如圖3-39所示。

圖3-39 指定要填充的圖案及相關的特性
4 在“邊界”面板中單擊“拾取點”按鈕,接著在圖形窗口的區域1、區域2、區域3和區域4內依次任意單擊一點,以選擇這些區域作為要填充圖案的閉合區域,如圖3-40所示。

圖3-40 指定4個區域
5 確保在“選項”面板中選中“關聯”按鈕,在“關閉”面板中單擊“關閉圖案填充創建”按鈕
,則退出“HATCH”并關閉“圖案填充創建”上下文選項卡。完成繪制的剖面線如圖3-41所示。

圖3-41 完成繪制剖面線(圖案填充)
3.11.2 漸變色填充
漸變色填充是指以一種漸變色填充封閉區域,漸變色填充可顯示為明(一種與白色混合的顏色)、暗(一種與黑色混合的顏色)或兩種顏色之間的平滑過渡。漸變色填充的操作與圖案填充的操作是類似的。下面以一個范例進行介紹。
3 在“快速訪問”工具欄中單擊“打開”按鈕,彈出“選擇文件”對話框,選擇隨書配套的“漸變色填充練習.dwg”文件來打開,原始圖形如圖3-42所示。

圖3-42 原始圖形
2 切換至“草圖與注釋”工作空間,從功能區“默認”選項卡的“繪圖”面板中單擊“漸變色”按鈕,則在功能區中出現“圖案填充創建”上下文選項卡,從“特性”面板的“圖案填充類型”下拉列表框中可以看到當前的圖案填充類型為“漸變色”,如圖3-43所示。

圖3-43 圖案填充類型默認為“漸變色”
3 在“圖案”面板中選擇“GB_LINEAR”漸變色圖案,在“特性”面板中設置“漸變色1”為藍色,“漸變色2”
為黃色。
4 在“選項”面板中單擊“關聯”按鈕以選中它,接著單擊“選項”溢出按鈕,并從“孤島檢測”下拉列表框中選擇“普通孤島檢測”選項,如圖3-44所示。

圖3-44 指定孤島檢測方式
5 在“邊界”面板中單擊“選擇”按鈕,接著在圖形窗口中通過窗交套索方式來選擇全部的圖形,此時漸變色填充效果如圖3-45所示。

圖3-45 框選全部的圖形
6 在“關閉”面板中單擊“關閉圖案填充創建”按鈕。
3.11.3 創建無邊界圖案填充
在AutoCAD 2019中,還可以創建無邊界圖案填充。下面以一個簡單范例介紹如何創建無邊界圖案填充。
1 在“快速訪問”工具欄中單擊“打開”按鈕,彈出“選擇文件”對話框,選擇隨書配套的“創建無邊界圖案填充練習.dwg”文件來打開,原始圖形如圖3-46所示。

圖3-46 原始圖形
2 在命令窗口的命令行中進行如下操作。
命令:-HATCH↙//輸入“-HATCH”
當前填充圖案:ANGLE
指定內部點或[特性(P)/選擇對象(S)/繪圖邊界(W)/刪除邊界(B)/高級(A)/繪圖次序(DR)/原點(O)/注釋性(AN)/圖案填充顏色(CO)/圖層(LA)/透明度(T)]:P↙//輸入“P”以指定“特性”
輸入圖案名稱或[?/實體(S)/用戶定義(U)/漸變色(G)]<ANGLE>:EARTH
指定圖案縮放比例<1.0000>:2↙
指定圖案角度<0>:45↙
當前填充圖案:EARTH
指定內部點或[特性(P)/選擇對象(S)/繪圖邊界(W)/刪除邊界(B)/高級(A)/繪圖次序(DR)/原點(O)/注釋性(AN)/圖案填充顏色(CO)/圖層(LA)/透明度(T)]:W↙ //選擇“繪圖邊界(W)”提示選項
是否保留多段線邊界?[是(Y)/否(N)]<N>:N↙ //設置定義圖案填充區域后放棄多段線邊界
指定起點://選擇圖3-47所示的點1(可設置對象捕捉模式)

圖3-47 指定點來定義圖案填充邊界
指定下一個點或[圓弧(A)/長度(L)/放棄(U)]://選擇圖3-47所示的點2
指定下一個點或[圓弧(A)/閉合(C)/長度(L)/放棄(U)]://選擇圖3-47所示的點3
指定下一個點或[圓弧(A)/閉合(C)/長度(L)/放棄(U)]:<正交關>//選擇圖3-47所示的點4
指定下一個點或[圓弧(A)/閉合(C)/長度(L)/放棄(U)]://選擇圖3-47所示的點5
指定下一個點或[圓弧(A)/閉合(C)/長度(L)/放棄(U)]://選擇圖3-47所示的點6
指定下一個點或[圓弧(A)/閉合(C)/長度(L)/放棄(U)]://選擇圖3-47所示的點7
指定下一個點或[圓弧(A)/閉合(C)/長度(L)/放棄(U)]://選擇圖3-47所示的點8
指定下一個點或[圓弧(A)/閉合(C)/長度(L)/放棄(U)]://選擇圖3-47所示的點9
指定下一個點或[圓弧(A)/閉合(C)/長度(L)/放棄(U)]://選擇圖3-47所示的點10
指定下一個點或[圓弧(A)/閉合(C)/長度(L)/放棄(U)]://選擇圖3-47所示的點11
指定下一個點或[圓弧(A)/閉合(C)/長度(L)/放棄(U)]://選擇圖3-47所示的點12
指定下一個點或[圓弧(A)/閉合(C)/長度(L)/放棄(U)]:C↙ //選擇“閉合(C)”閉合多段線邊界
指定新邊界的起點或<接受>:↙//按<Enter>鍵
當前填充圖案:EARTH
指定內部點或[特性(P)/選擇對象(S)/繪圖邊界(W)/刪除邊界(B)/高級(A)/繪圖次序(DR)/原點(O)/注釋性(AN)/圖案填充顏色(CO)/圖層(LA)/透明度(T)]:↙//按<Enter>鍵
完成無邊界圖案填充的效果如圖3-48所示。

圖3-48 完成無邊界圖案填充的效果
- 3ds Max 2016中文版完全自學手冊
- CAXA CAD電子圖板2020工程制圖
- Photoshop后期強:數碼攝影后期完全寶典
- AI繪畫教程:Midjourney關鍵詞靈感手冊
- 中文版Premiere影視編輯課堂實錄
- Photoshop CC超級學習手冊
- Cinema 4D 2024+AI工具詳解與實戰(視頻微課·全彩版)
- Unity Game Development Essentials
- MATLAB 2015從入門到精通
- ASP.NET MVC 1.0 Quickly
- Quickstart Apache Axis2
- Puppet權威指南
- Oracle Fusion Middleware Patterns
- Mastercam 2019 完全自學寶典
- Adobe創意大學Premiere Pro CS5 影視剪輯師標準實訓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