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時候到這里的,不提前跟我說一聲。”
「沒多久,半小時前就到了,只是和蕭主任聊了一會。」
北鋒回答身旁雙手環抱一身研究制服的孤均。
「還有,你又不是研究人員,為什么要穿制服。」
“你懂什么,這是研發測試中心的勤務服,在這里誰都能穿。”
機動裝甲研發測試中心的勤務服裝是在2100年改制以后采用的統一標準淺藍色,孤均這一身人畜無害的制服跟北鋒的一身深棕色作戰服比起來可謂是對比感強烈。
他在半個月前就是搭乘傾轉旋翼機飛往「無限邊際號」又返回,先是初步考察了那架在戰斗中表現出“透明化”詭異想象機體的殘骸,隨后就很快就返回到測試中心。
也直至一天前,關于這架殘骸機體的數據才被掃描完成,并且得到了初步結論,同時也驗證了之前的諸多猜想。
「說起來你們中心這次邀請我們過來是做什么?」
北鋒抵達這里的時候還是處于一臉懵逼的狀態,他雖然沒有參與到那次作戰當中,只是維持防空圈進行戰斗巡邏任務,以及在后續的戰斗支援中看到了回收殘骸場景。
「不能只是參觀吧?」
他看著正在設備檢修的一架「鐵翼S」一邊詢問身旁的孤均。
“當然不是,只是來打消你之前認為「見鬼」的疑問。”
「什么見鬼…?」
“之前你說過的「鬼魅」,能夠透明化的機體。”
「你們這么快就弄清楚了?」
北鋒有些驚訝的轉過身瞪著孤均,而孤均卻是一副早就預料到自己會表現出這樣神情的樣子。
從殘骸帶回去研究到現在也不過半個月的時間,很難想象會這么快就結論,除非實現那種技術的東西并沒有之前所想的那么邪乎。
“…那個隱身透明化的技術是叫什么來著了?”
「黎浩先生的說法是叫“綠洲紊流”。」
“在解答你的疑問之前,我問一些基礎的技術問題的東西,你要是明白的話,那么后續我所解答的內容也就更好理解了。”
實際上孤均對技術這塊并沒有什么了解,他也不是技術家庭出身,只能說是一位機動裝甲的駕駛員以及反恐專家而已。
不過他并非是對基礎知識毫無了解,至少跟軍事裝備相關的不少認知是很深刻的,所以早在三天前由蕭利雅組織的會議上,他就對幾十名專家的解析理解的很快。
“我們通常說的隱身的專業術語叫低可探測性。”
「嗯。」
這個名詞還是很好理解的,北鋒快速點頭并回應。
“要實現低可探測性無非就兩個主要辦法,一個是外形設計,一個是材料應用。”
“也許我還要講一段關于機動裝甲的歷史。”
“第一代的「先驅者」機動裝甲特點是伏擊和火力支援,并不具備低可探測性,主要是利用光學隱身薄膜,也就是一種自適應隱身涂料,利用電化學方法來實現的遮蔽,但是在移動會脫落而失去所謂的隱身。”
“第二代的「天巡者」則是讓機動裝甲輕量化并具備飛行能力,實現快速增援和火力突襲的任務,受限于設備體積過小,以及執行的任務特點也沒有隱身設計。”
“但是隨著第三代,能夠切換低阻力飛行模式的「海翼」出現,以戰斗機構型的機動裝甲有著更遠的航程和速度,將機動和火力融為一體的靈活性,逐漸的成為主流,雷達的隱身外形設計就有了需求,因為它確確實實的在搶占傳統戰斗機的地位。”
以東亞共和國的海軍航空兵為例,除了「先河號」航母還部署有「超級藍鳥」這樣的傳統艦載戰斗機以外,其他的都是被清一色「海翼M1」機動裝甲所替代。
而空軍之前是擴編而增設專門的機動裝甲部隊,其就有基于海軍型改進的「空翼」機動裝甲,并且在“大洋洲戰爭”結束之后,該部隊得到擴編,而原有的殲擊機航空兵部隊就遭到一定的縮減。
這不只是東亞共和國軍方做出這樣的選擇而已,剩下的包括太平洋聯邦、北歐軍事同盟以及南亞聯合體等在內的幾個區域大國都有類似的情況。
「所以它到底是怎么實現的?」
北鋒聽得一頭霧水,他想要聽到的并不是這個,所以有些焦急發問打斷孤均的講述。
“能夠讓機載雷達探測失效,你知道怎么做到嗎?”
「…」
要不是在公開場合,北鋒真的想給孤均一巴掌讓他清醒一下的別去學科研人員將謎語。
“吸波材料,那架機體的主要結構用了很大比例的吸波材料,以及運用了高功率的電子干擾系統,所以才能夠在如此短的距離里讓雷達脫鎖。”
「那它是怎么騙過光電系統的?」
“能夠覆蓋全身的冷卻劑,用的是液氮,從而將機體表現的熱輻射抑制的很低,使得光電系統無法將其跟環境溫度區分出來,當然并非是完全無法被光電探測,還結合自適應光學隱形薄膜給予你的假象。”
「…發動機的尾焰噴口又怎么解釋?」
“答案很簡單,直接停機冷卻,它的逃走實際上是自由落體滑翔,要是待在原有空域一段時間,運氣好的話,你就能看到自適應涂層消耗殆盡的「鬼魅」原有樣子了。”
「你們早就有所猜測,所以才研判的這么快?」
“當然了,只是驗證之前的理論猜想而已。”
“不過,理論歸理論,從這個角度來出發是可以做到,但是實際上的工程整合問題卻是很難以解決的,不得不說那架機體并不是長得像「鐵翼」這么簡單而已。”
“那架機體的設計十分巧妙,能夠遍布機體全身的液氮冷卻系統,以及電化學自適應涂層,吸波材料的結構設計,還有最后的傳感器和武器系統等等,總而言之這架機體就算造出來其也會是十分昂貴,而且不可能會是量產機,黎浩中校也說過這一點。”
「它不是核能機吧?」
“當然不是。”
「怪不得。」
北鋒松了口氣的點頭,他通過北鋒的話和回憶逐漸理解了之前的戰斗,為何那架有透明化技術的機體沒有上來就使用,而是在明顯的劣勢時逃跑才使用,否則其高耗能以機動裝甲的電容器規格難以堅持太久。
但這也激起北鋒另外一個想法,他有點好奇科城在即將擊落這架機體時,為什么對方不用透明化技術逃跑,盡管他在那天科城返航后沒多久就親自去問過。
「那位駕駛員為什么不逃走?」
“不清楚,但是根據科城駕駛的機體監視器上的記錄影像可知,那家伙好像是瘋了一樣,那種舉動完全就不像是之前情報搜集里所表現的情況,我的猜測可能是駕駛員換了,換成了一個菜鳥,之前的可是十分的果斷。”
當然只是在逃跑上比較果斷,實際上面對科城的時候表現的是開火果斷而已,其余的考慮基本都沒有,只想著要將科城的機體擊落,從而動作大膽的反復失位,最終被科城輕松的反擊而擊墜,還來不及反應過來的逃走。
「調查清楚這架機體的技術來源沒有?」
“嘿嘿,你終于問到核心內容了。”
“這架機體需要的技術和資金,可不是一般恐怖份子所能搞到的。”
根據殘骸上的吸波材料和復合材料以及傳感器和航空電子系統等子系統配件來看,其可謂是萬國牌配置,不僅有太平洋聯邦和北歐同盟,還有南亞聯合體。
但是讓孤均說到這里突然臉色突變,一改剛剛的平靜并迅速露出焦慮感。
“我們支援給維爾拉特共和國的技術被外泄,此外太平洋聯邦是最大的技術和資金支持者。”
「…那些混蛋。」
如果是技術和資金都實力雄厚的太平洋聯邦,那么也就見怪不怪了。
“只是驗證蕭主任的猜想。”
“扶持幾年前恐怖組織的殘黨來對我們做出破壞,這點倒是確定,不過這可架殘骸機可成不了什么所謂的石錘證據,我們只要自己知道就行。”
現在北鋒好像明白為什么那架機體的外形會仿照由東亞共和國研發的「鐵翼」的原因了,一方面是為了混淆視聽,一方面是將東亞共和國內部的技術外泄造成輿論壓力,然而即使有了這架機體的殘骸,也正如孤均所說的一樣成為不了決定性證據。
「弗西雅參謀的看法是什么?」
“她啊…她在忙著和總參那些老頭阿婆斗法呢。”
「呃,你最近這里在做什么工作?」
北鋒很清楚自己只是一名機動裝甲的駕駛員而已,他沒有什么決策權去左右暗流部隊今后的走向,而且他實際上也沒有什么思路之后做些什么。
“參謀長正在為「超級海翼」的方案通過預備審查四處奔波。”
「…那是什么,新型機?」
“其實就是重啟「海妖」機型,也就是你現在開的那架,蕭主任打算重新設計一款全新的,為了能夠通過審查,弗西雅提議把名字改為「超級海翼」。”
「這不就是掛羊頭賣狗肉……要是被發現的話…這可就不是項目上馬的問題,可會牽扯到很多人…?!」
“放心,那些人懂什么。”
“沒聽說過東亞的一句老話么?”
「什么…?」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完全就是賭博的行為,可是北鋒換個角度一想,這種亂來的行為放在弗西雅身上的話,好像并不是很讓人感到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