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蜜蜂 貓和紅螞
- 昆蟲記(超值金版)
- (法)法布爾
- 4784字
- 2014-01-10 14:17:25
蟻的尋家之旅
關于蜜蜂的故事,我希望能夠了解更多。有人說蜜蜂有辨認方向的能力,無論它被扔到哪里,它總能飛回到原處。我想親自試驗一下,看看是不是真的如此。
我的屋檐下有一個蜂窩。這一天,我從這個蜂窩中捉了幾十只蜜蜂,并把它們放到紙袋里。我安排我的小女兒愛格蘭在屋檐下等候,然后我帶著這些蜜蜂到了二里半路以外的地方,并打開紙袋,把蜜蜂拋棄在那里。
為了證明飛到我家屋檐下的蜜蜂就是被我帶走的那一群,我捉住蜜蜂之后,在它們背上做了白色的記號。做記號過程中,我的手被刺了好幾下,這是不可避免的。我緊緊地按住那蜜蜂,一直到把工作做完,有時候竟然忘記了自己的痛。當我打開紙袋時,那些被悶了好久的蜜蜂一擁而出,它們向四面飛散,好像在尋找回家的方向。
當時天空中吹著微風,剛從紙袋中被放出的蜜蜂們飛得很低,幾乎是貼著地面飛行。這樣做大概是為了減少風的阻力,可是它們飛得這樣低,怎么可能眺望到遙遠的家呢?我替它們感到擔憂。
我一邊走在回家的路上,一邊揣測它們可能面臨的困難,心想它們肯定是回不了家了。就在我剛要跨進家門的時候,愛格蘭就激動地跑過來沖我喊道:“回來兩只了!它們在兩點四十分的時候到達巢里,身上還帶滿了花粉。”
我是在兩點整把蜜蜂放出紙袋的。這也就是說,那兩只小蜜蜂在三刻鐘左右的時間里飛了二里半路,這還不包括采花粉的時間。
直到天快黑的時候,其他蜜蜂還沒有回來。第二天我迫不及待地去屋檐下檢查蜂巢,發現又多了十五只背上有白色記號的蜜蜂。我一共是放飛了二十只蜜蜂,到現在,已經有十七只準確無誤地回到了家,盡管它們是在空中逆風飛行,盡管沿途都是陌生的景物,但它們居然沒有迷失方向。我想,可能是因為它們心中掛念著巢中的小寶貝和豐富的蜂蜜吧。是這種強烈的本能使得它們回來了。對,這并不是什么超常的記憶力,而是一種本能,一種無法解釋的本能,而這種本能是我們人類不具備的。
有這樣一種說法,我一直沒有相信過,那就是同蜜蜂一樣,貓也能夠認識回家的路。直到有一天這件事在我家的貓身上發生了,我才相信這種說法。
有一天,我在花園里看見一只小貓,這只小貓并不漂亮,而且顯得瘦骨嶙峋,在薄薄的毛皮下露著一節一節的脊背。那時我的孩子們還都很小,他們覺得這只小貓很可憐,于是就常塞給它一些面包,這些面包上還都涂上了牛乳。小貓很高興地接受了,但是吃了幾片之后就走了。我們在它后面溫和地呼喚它:“咪咪,咪咪——”它沒有理我們,自顧自地走了。可是沒過一會兒,這只小貓又餓了。它從墻頭上爬下來,美美地吃著孩子們給它的面包。
這只小貓博得了孩子們的憐憫,最后,我和孩子們達成一致,決定馴養它。后來,它長成一只小小的“美洲虎”,沒有辜負我們對它的期望,我們給它取名叫“阿虎”。再后來,阿虎有了自己的伴侶,這個伴侶也是從別處流浪而來的。后來它們倆又生了一大堆小阿虎。在這將近二十年中,不管我家有什么變遷,我一直都收養著它們。
第一次搬家的時候,我們都為怎么安排這些貓而苦惱。如果把它們遺棄的話,我的這些寵兒將再次流落街頭,重新開始流浪的生活。可是如果帶著它們一起搬家的話,它們能否在路上保持安靜、穩得住呢?雌貓和小貓們倒是不必太擔心,可是老阿虎和小阿虎兩只雄貓是一定不會安靜的。最后我們決定:帶老阿虎上路,把小阿虎留下,替它另外找一個家。
我把小阿虎安置在了我的朋友勞樂博士家,他也愿意收留它。于是,在一個夜空里,我們把這只貓裝在籃子里,送到了勞樂博士家。回到家之后,我們在晚餐席上談起了小阿虎,說它運氣真好,找到了一戶人家收留它,讓它避免了成為一只流浪貓。就在我們談論它的時候,突然從窗口跳進來一個東西。我們都嚇了一跳,仔細一看,原來是被送掉的小阿虎,它快活而親切地用身體蹭著我們的腿。
第二天,我們了解到了事情的經過:在勞樂博士家里,它被鎖進了一間臥室。此時,它意識到自己成了一個囚犯,于是便發狂一般地亂跳,家具上、壁爐架上,都留下了它的足跡。它還使勁地撞玻璃窗,似乎要鬧個魚死網破。勞樂夫人被這個小瘋子徹底嚇壞了,趕緊打開窗子,把它放走了。沒過幾分鐘,它就回到了原來的家。它幾乎是從村莊的一端跑到了另一端,途中還經過了許多街道,這些街道錯綜復雜;還可能會碰上頑皮的孩子和兇惡的狗;途中還有河水的阻攔,不過它那濕透了的毛告訴我們,它只想著快點回家,所以沒有繞遠去走那幾座橋,而是走了最短的路徑,那就是跳入河中。總之,這可真是不容易,這一路上可能遭遇到的危險數不勝數。
這只小貓對家是如此忠心,這讓我很可憐它,我們最后決定帶它一起走。正當我們在考慮怎樣讓它在路上變得安分一點的時候,這個難題突然不存在了。因為幾天之后,它就死在了花園的矮樹下,當我們發現的時候,它的身體已經變得僵硬了。它是被毒死的。是誰下的黑手呢?這讓我們感到很氣憤。
還有那只老阿虎。在搬家的時候,我們到處都找不到它。最后,我們不得不給了車夫一點兒錢,讓他們幫忙尋找老阿虎,無論什么時候,只要發現它一定要把它帶到新家這邊來。車夫在運送最后一趟家具的時候帶來了老阿虎。車夫可能是怕它跑掉了,就把它藏在了自己的座位底下。當我們把這個囚箱打開的時候,它已經被關在里面兩天了,它那副樣子讓我不敢相信它就是我的老阿虎。
它像一頭可怕的野獸一樣從里面跑了出來,不停地揮舞著腳爪,嘴里流著口水,嘴唇上沾滿了白沫,眼睛里滿是血絲,渾身的毛都倒豎了起來,不知道是恐懼還是憤怒。無論是神態還是風采,都與原來的阿虎截然不同,我們甚至懷疑它瘋了。等把它仔細檢查了一遍之后,我們終于明白,原來它并沒有瘋,只是被嚇著了。可能是在車夫抓它的時候受到了驚嚇,也可能是在黑暗中被關了兩天,加上長途的旅行讓它感到恐懼。至于到底是什么原因我們不得而知。不過,從此之后它的性格有了很明顯的變化,它變得粗暴、變得憂郁,不再自言自語,不再摩擦我們的腿和我們親熱。我們知道,這種親熱已經不能緩解它的痛苦了,但是它的這種痛苦是什么?來自哪里?我一直沒搞清楚。終于有一天,我們發現它死在了火爐前的一堆灰土上,結束了它的憂郁和傷痛。我一直在想,如果它的體力還充沛的話,它會不會跑到老房子那里去呢?如果它是因為得了思鄉病,而體力又不允許回老家看一看,就這樣郁郁而死的話,真是讓人感慨!
在后來第二次搬家的時候,家里的貓已經完全換過一批了,老的死了,小的出生了。這些貓中,有一只小阿虎長得特別像它的先輩老阿虎。同老阿虎一樣,它是我們搬家過程中唯一的麻煩。其他的小貓和它們的母親都十分的乖巧、順服,從來不給人添亂,只需要把它們放進籃子里就行了。小阿虎卻不得不被單獨關進另一只籃子里,因為不這樣的話,它就會鬧得天下大亂。就這樣我們上了路,一路上總算相安無事。
終于到了新居,我們先把母貓們抱出籃子。它們審視和檢閱著陌生的環境,用鼻子一點點地嗅著新家具的氣味,挨著屋子一間一間地看過去。最終,他們找到了屬于自己的桌子、椅子和鋪位。它們發出微微的“喵喵”聲,眼里放出懷疑的目光,可能是這個陌生的環境讓它們感到驚奇吧。為了不使它們感到害怕,我們輕輕地撫摸著它們,并送上一盆盆牛奶讓它們喝。到了第二天,它們就習慣了這里,就跟在原先家里一樣。
可是輪到小阿虎的時候,就完全是另一番情形了。我們把它安排到閣樓上,那里有好多空屋,這樣它就可以自由地游玩了。為了讓它漸漸習慣新環境,我們輪流陪著它,還給它開小灶,它的食物是其他貓的好幾倍。除此之外,我們還會隨時把其他的貓也帶到閣樓上去,陪它做伴。這么做是想讓小阿虎明白,在這個新家里它并不孤單。為了讓它忘掉原先的家,我們想盡了一切辦法。后來,它好像真的忘記了。它開始變得非常溫馴,尤其是在我們撫摸它的時候,一喊它的名字,它就會邊“咪咪”地叫著,邊走過來,有時還把背弓起來。在關了一個星期之后,我們覺得它已經完全適應了這里,于是決定恢復它的自由,把它從閣樓上放了出來。它先是走進了廚房,同其他的貓一起在桌子邊站了一會兒,后來又進了花園。我的女兒愛格蘭怕它做出什么異常的舉動,便緊緊地盯著它,只見它東瞅瞅,西瞧瞧,表現出一副乖巧聽話的樣子,最后踱步回到了屋子里。我們都很高興,覺得小阿虎適應了這里,不必擔心它出逃了。
可是到了第二天,我們才發現上了它的當。任憑我們“咪咪咪咪——”地叫了無數次,始終沒有見到它的影子!我們又到處去找,最終還是沒有結果。它還是走了,可是能去哪兒呢?我說它應該回老家那里去了。可是家里人都不相信。
為了找到小阿虎和驗證我的說法,我的兩個女兒特意回了一次老家。果然不出我所料,小阿虎在那里被她們找到了。她們用籃子把小阿虎帶了回來,它的爪子上和腹部都沾滿了沙泥,不過現在天氣干燥,沒有泥漿啊。噢,我知道了,它一定是渡河回的老家,先是沾上了水,然后當它穿過田野的時候,又粘上了土,便成了身上的泥。而我們的新屋與原來的老家之間足足有四里半的距離呢!
這個逃犯被我們關在了閣樓上,等到再把它放出來,已經是兩個星期之后了。可是,不到一天時間,它又跑了回去。我們拿它沒有辦法,只能讓它自己選擇自己的未來了。后來有一次,一位以前的老鄰居來我的新家做客,談起小阿虎的時候,他說他有一次見到小阿虎躲在籬笆底下,嘴里還叼著一只野兔。我想,是啊,它得靠自己的本領吃飯了,再也沒有人喂給它食物了。從此之后,我們就再也沒有過關于它的消息。我可以想象到它那悲慘的結局,既然選擇了做強盜,就得接受強盜的命運。
我講了這么多關于貓的故事,就是想證明貓在辨別方向方面,有著和蜜蜂一樣的本領。有這個本領的還有鴿子、燕子,它們能從幾百里以外的地方找到自己的老巢。這樣的鳥還有很多。在昆蟲中,螞蟻和蜜蜂很相似,它們都是群居,都非常勤勞。那么,螞蟻是不是也像蜜蜂一樣具有辨別方向的本領呢?我想弄明白這個問題。
我在一塊廢墟上發現了紅螞蟻的老巢。紅螞蟻是一種非常奇怪的螞蟻,它們既不會撫育兒女,也不會出去尋找食物。為了生存,它們便去掠奪黑螞蟻的兒女,然后把它們養在自己家里,將來當做奴隸使喚。紅螞蟻的這種不道德的做法讓人不齒。
我經常在夏天的下午看到紅螞蟻出征,這支出征的隊伍有五六碼長。當這支隊伍靠近黑螞蟻的巢穴時,其中的幾只紅螞蟻離開了隊伍往前走去,可能是進行間諜工作。剩下的螞蟻繼續前進,隊伍在大地上蜿蜒前行,有時穿過小徑,有時出沒于荒草、枯葉中。
等它們找到了黑螞蟻的巢穴,就長驅直入。先是沖進黑螞蟻嬰兒的臥室里,把它們抱出巢。之后,紅螞蟻和黑螞蟻在巢內要進行一番激烈的廝殺,結局總是黑螞蟻被打敗,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孩子被強盜們搶走。
它們在回家的路上也挺有意思,讓我來看一下。
在一個大風天氣里,我看到一隊螞蟻沿著池邊前進,它們剛剛打劫歸來。這隊螞蟻中很多都被大風刮進了池塘的水中,不幸成為了魚的美餐。不過,這一次魚除了紅螞蟻以外,還意外收獲了另一種美食,那就是黑螞蟻的嬰兒。蜜蜂會選擇另一條路回家,螞蟻很顯然不會,它們回家總是沿著原路返回。
我不可能在螞蟻身上消耗一下午的時間,所以我叫小孫女拉茜來幫忙,幫我監視著它們。關于螞蟻的故事她很喜歡聽,也曾親眼看到紅螞蟻與黑螞蟻的大戰,對于我交給的這項任務她很高興地接受了。只要是天氣不錯的話,我總能看到小拉茜蹲在園子里,瞪著小眼睛往地上張望。
有一天,我正在書房里看書,突然聽到拉茜的聲音,“快來看啊!紅螞蟻進了黑螞蟻的家了!”
“你還記得它們走的是哪條路嗎?”
“是的,我在那條路上做了記號。”
“什么記號?你怎么做的?”
“我沿路撒了小石子。”
我趕忙跑到園子里,看到紅螞蟻們正凱旋而歸,它們正是沿著小拉茜撒下白色的石子的那一條。我用一片葉子從中截走了幾只螞蟻,把它們放到了別處,這幾只螞蟻就迷了路。而大部隊則順著原路回去了。這說明,螞蟻并不能像蜂那樣找到回家的方向,它們能順利回家,完全是依靠對沿途景物的記憶。這種記憶力很強,有時候它們會出征幾天幾夜,但只要沿途不發生變化,它們照樣能夠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