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年讀國學·三字經
- 蕭史
- 352字
- 2020-05-22 15:26:37
倉頡造字
原文
首孝悌,次見聞,
知某數,識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
百而千,千而萬。
釋義
做人首先要學會的是孝順長輩、敬愛兄長,其次是增廣見聞,學會計算,認識文字。一到十是基本數字,十個十是一百,十個一百是一千,十個一千是一萬。

明刻本《歷代帝賢像》中的倉頡畫像
故事
倉頡造字
漢字的發明,經歷了漫長的過程。在文字還沒有被發明的上古時期,人們用的是在繩子上打結記事的方法。到了黃帝時期,有個名叫倉頡(jié)的史官,受當時人們占卜的啟發,開始“符號”的創造。山川河流的去向、鳥獸魚蟲的斑紋羽毛、人類與動物活動的姿態都成了他研究的對象。經過艱苦的努力,他終于找到了創造文字的方法。傳說,這一創舉曾使天地震動,鬼神哭泣。
由此可以看出,青少年學習文化雖然艱苦,但是如果腳踏實地,就一定能達到輝煌的頂點。

新石器時代陶器上的刻畫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