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2活塞連桿機構的熱處理

2.2.1活塞

1.工作條件和性能要求

活塞為曲柄連桿機構的主要部件,活塞的功能是與氣缸蓋、氣缸壁共同組成燃燒室,承受氣缸中氣體的壓力并通過活塞銷和連桿傳給曲軸。

活塞在工作過程中受力比較復雜:活塞交替地壓向氣缸壁,側向壓力作用于活塞裙部;活塞裙、活塞環槽和活塞銷孔凸部都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混合氣的燃燒使氣缸內產生2500K以上的高溫,通過活塞頂、活塞環帶和活塞環將大量的熱傳給氣缸壁。可見,活塞承受不同類型的應力與應變,故應具有低的密度、足夠的強度與剛度、良好的耐熱性、優異的傳熱性、摩擦力小以及良好的耐磨性、溫度變化時尺寸及形狀變化小等特性,滿足其服役需要。引起活塞損壞的原因包括發動機裝配和安裝操作不當(如氣缸蓋螺栓擰緊不均勻引起的氣缸變形、活塞銷在連桿孔中裝配過緊、氣缸套不規則等)。常見的失效方式為活塞拉傷(無油運行拉傷)、活塞頂穿孔、燒蝕、變形與斷裂等。

2.活塞材料的選用

為滿足活塞的以上技術要求,發動機廣泛采用的活塞材料是鑄造鋁合金,常采用ZL108、ZL109、ZL110、ZL201等,它們具有較高的高溫強度和低膨脹系數,適于制作發動機活塞、氣缸頭以及高溫零件。有的柴油機也采用高級鑄鐵或耐熱鋼制造活塞。另外可采用鋁硅合金(AlSi12CuNi)制造活塞,更高負荷則采用AlSi18CuNi、AlSi25CuNi制造活塞。鋁合金活塞具有導熱性好、質量輕、易于加工等特點,均是鑄造加工的,應用比較廣泛。

3.活塞的熱處理

(1)活塞的技術要求 鑄造鋁合金經過熱處理后,同一活塞中的硬度差應不大于10HBW,其力學性能與體積穩定性見表2-1。金相組織應符合JB/T 6289—2005《內燃機 鑄造鋁活塞 金相檢驗》的規定。

表2-1活塞的力學性能與體積穩定性

978-7-111-41987-7-Chapter02-1.jpg

注:其中D為活塞的直徑。

(2)活塞的熱處理工藝 活塞常用鑄造鋁合金的熱處理工藝規范見表2-2。

表2-2活塞常用鑄造鋁合金的熱處理工藝規范

978-7-111-41987-7-Chapter02-2.jpg

(3)表面處理 表面處理包括鍍鉻、噴鉬、鍍錫以及滲氮等。

4.活塞的熱處理操作與質量檢驗

1)活塞采用吊裝或裝夾具加熱,鑄件要均勻分層擺放,避免疊壓,在加熱溫度下裝爐,不要接觸爐壁。

2)固溶加熱設備的控溫精度不大于±5℃,時效處理控溫精度應不大于±10℃,否則會造成活塞硬度與體積穩定性不符合要求。

3)固溶處理的轉移時間應不超過15~20s,活塞淬入水中要不停運動,在水中的冷卻時間不少于5min,并立即在油中或硝鹽中進行時效處理。

4)活塞的熱處理質量檢驗包括硬度、抗拉強度等,在本體上取樣進行性能檢測。

5.鋁合金活塞的熱處理缺陷分析與對策(表2-3)

表2-3鋁合金活塞的熱處理缺陷分析與對策

978-7-111-41987-7-Chapter02-3.jpg

2.2.2活塞環

1.工作條件和性能要求

活塞環是汽車發動機中的重要零件,它對發動機的功率、油耗以及缸體壽命有較大的影響。活塞環包括氣環和油環,氣環用來密封氣體,即用來封閉活塞與氣缸之間的間隙,防止氣缸漏氣和高溫下燃氣滴入曲軸箱內,同時將活塞上的熱量傳給冷卻的氣缸,幫助活塞散熱。油環安裝在活塞的油環槽內,油環的作用是把缸壁上的機油刮布均勻和將多余的機油收集在槽內,并經槽底通孔流回油底殼,減少缸壁上的機油刮入燃燒室內造成燃燒室積炭,避免機油的消耗量增大。

要求活塞環具有足夠高的彈性極限,良好的耐磨性及一定的抗擦傷性,一定的強度、韌性、抗疲勞性,良好的導熱性和良好的抗燃氣腐蝕性。其主要的失效形式為擦傷、磨損和疲勞折斷。

2.材料的選用

根據活塞環的功能與工作條件,制造活塞環的材料應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儲油性、導熱性、耐熱性和高的沖擊韌度,彈性與彈性模量大,具有足夠的強度(包括抗折強度與疲勞強度)等。活塞環通常采用高強度優質灰鑄鐵、合金鑄鐵、可鍛鑄鐵等制造,上壓縮環用合金鑄鐵,其余高應力活塞環是由球墨鑄鐵或高合金鋼制造的。

球墨鑄鐵作為活塞環的材料,應用最為廣泛。對于強力發動機,為保持其動能而采用高合金鑄鐵,如Cu-V-Ti合金鑄鐵、Cr-Mo合金鑄鐵、高P鑄鐵、W-V-Ti鑄鐵及球墨鑄鐵等。這些材料普遍具有高的耐磨性和耐蝕性,在活塞的反復運動過程中,始終能確保不漏油和氣,同時也易于制作,具有小的摩擦因數。活塞環的形式如圖2-1所示,第一道氣環和第二道氣環是防止燃燒氣體泄漏的密封環,而油環的主要作用是控制潤滑氣缸內壁和活塞的潤滑油的油量。

通常鋼制活塞環選用的材料為65Mn、50CrVA、T8A、20Cr13、95Cr18等。鋼制作的活塞環具有強度高、抗折斷、成本低等優點,鋼帶組合油環的控油效果好。

978-7-111-41987-7-Chapter02-4.jpg

圖2-1 活塞環

目前國外已經開始采用鐵基粉末冶金材料制造活塞環,它具有金屬利用率高、材料性能好、內部空隙儲油功能,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3.活塞環的熱處理

考慮到活塞環粗加工后加工應力較大,要進行去應力退火處理。鑄鐵的石墨形狀為片狀,具有良好的導熱性、耐磨性和抗擦傷能力,加入合金元素后提高了熱穩定性,細化了晶粒和提高了耐磨性,因此合金鑄鐵廣泛應用于制作活塞環。

活塞環的熱處理技術要求為硬度98~108HRB,同一活塞環上硬度差不大于3HRB;其組織為細片珠光體(或索氏體)+體積分數少于20%的石墨(長度為0.12~0.18mm)+體積分數少于5%的鐵素體(應分散分布)+磷共晶碳化物(應呈細小均勻分布)。

(1)去應力退火 溫度在550~570℃范圍內,保溫120min結束后出爐空冷或爐冷至480℃出爐空冷,可將加工應力消除90%以上。后一種處理的活塞環的硬度均勻性好。通常鑄鐵環在粗磨兩端面后退火,目的是消除鑄造和機械加工應力、穩定尺寸和精度等。

(2)活塞環的熱定型(固定) 將縫隙大小固定,以使其壓緊于氣缸壁內,在工作過程中有適當的彈性。熱定型是去應力退火的一種形式,活塞環的熱定型采用專用夾具,上下為兩個壓盤,中間穿螺栓壓緊,其中一個底盤固定。定型桿的寬度等于活塞環(脹圈)定型后的開口尺寸。壓緊的程度以裝好后用力抖動活塞環的位置不變為宜。裝夾后的活塞環可在可控氣氛爐中加熱,溫度的選擇以不破壞鑄鐵的組織為原則。定型處理后的硬度為220~270HBW(98~105HRB)。具體鑄鐵活塞環熱定型工藝規范如圖2-2所示。

定型后的活塞環改善了組織,降低了基體的硬度,消除了應力,獲得了一定的殘留變形。為了保持彈性的穩定,活塞環還要在氣缸中進行400℃、保溫2~4h的穩定化處理。

鑄鐵活塞環調質處理的目的是提高彈性模量與熱穩定性,球墨鑄鐵活塞環調質處理的工藝規范如圖2-3所示。

978-7-111-41987-7-Chapter02-5.jpg

圖2-2 鑄鐵活塞環熱定型工藝規范

978-7-111-41987-7-Chapter02-6.jpg

圖2-3 球墨鑄鐵活塞環調質處理的工藝規范

(3)鋼帶活塞環的熱處理 鋼帶活塞環的熱處理工藝規范如圖2-4所示。

(4)活塞環的表面處理 其目的是為了提高活塞環的表面硬度與耐磨性,改善表面的儲油能力,以防粘著磨損,改善與氣缸壁的磨合性能,提高其耐熱性;加快活塞環的初期磨合,以改善活塞環與氣缸的運動條件。

978-7-111-41987-7-Chapter02-7.jpg

圖2-4 鋼帶活塞環的熱處理工藝規范

1)一般氣環的工作條件差,外圓面上要進行多孔性鍍鉻,具有硬度高、可儲存少量的潤滑油、使用壽命提高2~3倍等特點。另外,也可噴涂鉬或進行滲氮、激光熱處理,端面進行磷化處理同樣可起到良好的作用。

2)油環鍍錫或磷化處理,也可鍍鉻或噴涂鉬,改善磨合性能和提高活塞環的耐磨性。壓縮環鍍鉻層深度≥0.10mm,油環鍍鉻層深度≥0.08mm。鍍鉻后的活塞環要進行去氫處理,鍍鉻層硬度不低于750HV(200HRB)。應對活塞環的未磨損部位進行防蝕處理,常見的方法為鍍錫、滲氮等,滲層深度為0.001~0.003mm。

表2-4列出了常見鑄鐵活塞環的性能對比。

表2-4常見鑄鐵活塞環的性能對比

978-7-111-41987-7-Chapter02-8.jpg

活塞環的表面處理在其制造過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生產中大量采用了上述處理工藝方法,提高了活塞環的耐磨性。對要求更高的耐熱性和抗粘著活塞環,可進行噴涂鉬處理,為便于比較幾種表面處理工藝及性能,將其列于表2-5中供參考。

表2-5活塞環表面處理工藝及其性能特點

978-7-111-41987-7-Chapter02-9.jpg

活塞環鍍鉻后的硬度比熱處理后的硬度約高2.5倍,其耐磨性提高,電解析出的鉻層與基體金屬具有較高的結合強度,同時鍍鉻溫度在70℃以下,故不會破壞活塞環原來的金相組織,也不會使活塞環產生熱應力變形,故其應用十分廣泛。

活塞環除了采用鍍鉻與噴涂鉬處理外,其他的表面處理還包括磷化處理與發藍處理,少數采用滲硫或滲氮處理。磷化處理是以加快活塞環初期磨損、防止擦傷氣缸為主要目的表面處理方法,在90~98℃的溫度下進行,蒸汽磷化法的磷化時間可縮短到普通的1/10。

(5)鋼帶活塞環的熱處理與表面處理 常用的鋼帶活塞環材料為50CrVA、65Mn、T8A等,刮環用鋼帶的熱處理是在管式可控氣氛爐中進行的,淬火冷卻介質為機械油。熱處理后的鋼帶在繞圈機上纏繞后,與定型胎套一起放進熱定型筒中密封,在電阻爐中進行定型處理。具體熱處理工藝規范見表2-6。

表2-6常用鋼帶活塞環材料的淬火和回火、定型熱處理工藝規范

978-7-111-41987-7-Chapter02-10.jpg

國外鋼制活塞環通常選用Cr13、Cr18等高碳高鉻馬氏體不銹鋼制作,在調質處理后進行氮碳共滲處理(560~580℃×2~3h),滲氮層深度在0.05mm以上,目的是提高活塞環的耐磨性與抗咬合性,進行表面強化處理,但需要采用活塞環專用滲氮工藝裝備,防止縮口,以確保自由開口與尺寸穩定。

4.活塞環的熱處理工藝分析與操作要點

1)活塞環的熱定型包括鑄鐵熱定型與鋼帶熱定型兩種,前者采用鹽浴爐或電爐進行處理,后者則在電爐中完成。活塞環在心軸上的裝配應壓緊,墊片與插入的開口定型金屬鑲塊應垂直無變形。加熱完畢后空冷即可。

2)應根據活塞環的磨損與潤滑條件采用不同的表面處理方法。為提高活塞環的耐磨性,同時降低氣缸的磨損,可選用鍍鉻工藝。為防止干摩擦,提高缸的抗拉能力,則選擇噴鉬和鑲嵌金屬氧化物填料的方法。為使環與氣缸突出部位相接觸而加劇磨損,縮短磨合期,使活塞環進入穩定的工作狀態,應選擇鍍錫、發藍和磷化處理等。

3)活塞環作為有特殊要求的零件,在鍍鉻后應進行除氫熱處理,目的是使大部分殘留氫氣排出,減小零件的脆性,提高其疲勞強度。采用的方法有水煮法(煮沸6h)、油煮法(250℃×2h)和空氣加熱法(180~200℃×2~3h),其中油煮法效果最好,采用空氣加熱工藝較為普遍。

4)鋼帶活塞環的熱處理回火溫度與定型溫度是一致的,硬度不會降低,其回火托氏體組織又具有良好的彈性,起到穩定化的作用。質量檢驗包括以下內容。

①硬度為98~108HRB,同一活塞環上的硬度差不大于3HRB。

②金相組織為細片珠光體(或索氏體)+體積分數為20%的石墨+體積分數為5%的鐵素體(應均勻分布)+磷共晶碳化物(細小均布)。

③外觀檢查包括:不允許有裂紋、毛刺、銹跡和崩缺等,鍍鉻后的活塞環表面無鉻瘤、鉻層裂紋、尖銳鉻邊和崩塊等,鉻層與活塞環應牢牢結合,無脫落現象;活塞環外圓表面及上下端面無粗加工后的刀痕、振紋以及氧化皮等,退磁徹底,否則將造成活塞環的異常磨損。

2.2.3活塞銷

1.工作條件和性能要求

活塞銷是發動機上用于連接活塞和連桿小頭的結構件,相當于雙點支承架,為鋼制的空心圓柱體。其作用是連接活塞和連桿,將活塞承受的氣體作用力傳遞給連桿。由于在較高的溫度下工作,同時要承受非對稱交變的載荷、一定的沖擊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且表面處于潤滑條件較差的摩擦條件下(一般靠飛濺潤滑),因此要求它具有足夠高的強度和剛度,韌性、表面耐磨性好,具有高的疲勞強度,質量盡可能小,同時要求配合表面有很高的表面質量和尺寸精度等。活塞銷失效的主要形式為表面磨損和疲勞裂紋,活塞銷的內孔形式如圖2-5所示。

2.材料的選用

根據活塞銷的工作特點,活塞銷在高溫下承受極大的周期性沖擊載荷,潤滑條件差,故要求選用的材料有足夠的強度、韌性、耐磨性及高的疲勞極限等,為減小往復慣性力,要求其質量輕。因此,制作活塞銷的材料通常選用韌性較好的低碳鋼或低合金結構鋼(滲碳鋼),常見的材料為15、20、12CrNi3A、15Cr、18Cr2Ni4WA、20Cr、20Mn2、20CrMnTi、20CrMnMo等低碳鋼與低碳合金結構鋼,也采用滲氮鋼制造。為提高其在彎曲疲勞下的表面壓力,外表面必須進行硬化處理,而內部具有高韌性,事實證明冷拔材料的耐久性較好。

978-7-111-41987-7-Chapter02-11.jpg

圖2-5 活塞銷的內孔形式

a)圓柱形 b)組合形 c)兩段截柱形

3.活塞銷的熱處理

(1)技術要求 活塞銷的外圓硬度為58~64HRC,其余技術要求見表2-7和表2-8。

表2-7活塞銷的心部硬度與壁厚的關系

978-7-111-41987-7-Chapter02-12.jpg

表2-8活塞銷的滲碳技術要求(成品)

978-7-111-41987-7-Chapter02-13.jpg

活塞銷的滲碳層深度較深為0.8~1.9mm時,滲層深度包括共析層深度、過共析層深度和1/2過渡層深度,不允許有大塊的碳化物。內孔表面脫碳或貧碳層不大于0.03mm。

(2)退火處理工藝 大多數的活塞銷是經冷擠壓或溫擠壓加工成形的,因此熱處理前首先進行預備熱處理即退火與軟化退火。常見活塞銷(冷擠壓坯料)的退火工藝規范見表2-9。

表2-9常見活塞銷(冷擠壓坯料)的退火工藝規范

978-7-111-41987-7-Chapter02-14.jpg

活塞經過擠壓成形,材料的晶粒被擠壓后出現加工硬化,故應進行軟化退火或再結晶退火,其規范為680~720℃×12~14h,爐冷至300℃出爐后空冷。

(3)活塞銷的滲碳工藝 一般活塞銷采用20Cr、20CrMo經冷擠壓成形及進行雙面滲碳處理,20Cr鋼活塞銷滲碳工藝規范見表2-10。

表2-1020Cr鋼活塞銷滲碳工藝規范

978-7-111-41987-7-Chapter02-15.jpg

注:此表是在RJJ-90-9滲碳爐中滲碳時的具體數值。

為控制滲碳層碳化物級別,要嚴格控制碳勢。推薦采用雙面滲碳,雙面滲碳后活塞銷內孔表面得到強化,產生了較大的殘留壓應力,防止了內孔的縱向開裂,同時可抵消部分外加拉應力的作用,因此提高了疲勞強度,延長了其使用壽命。20Cr鋼活塞銷的滲碳處理工藝為920~940℃×6~10h,具體工藝如圖2-6所示。

20鋼滲碳層的檢驗一般是在850℃保溫20min空冷后進行的;15Cr、20Cr、20Mn2等經過850℃×15~20min+650℃×10~20min退火后在100倍顯微鏡下測量。

978-7-111-41987-7-Chapter02-16.jpg

圖2-6 20Cr鋼活塞銷的具體滲碳工藝規范

(4)淬火和回火 活塞銷滲碳結束后既可在860℃左右冷卻,也可緩冷到室溫后重新在鹽浴爐或保護氣氛爐中加熱處理,在860~870℃保溫后油冷。加熱保溫系數按0.7~0.8δ(單位為min/mm)計算,其中δ為活塞銷的壁厚。淬火后的硬度不小于58HRC,應無淬火軟點或軟帶。在硝鹽爐或油爐中進行180~200℃×1.5~2h回火處理,回火后硬度控制在58~64HRC,同一活塞銷中硬度差不大于3HRC。如采用網帶爐或振底爐,則工藝參數為840~850℃×60min,采用循環油冷卻,馬氏體級別1~5時為合格,碳化物為1~3級時合格。

4.熱處理工藝分析與操作要點

1)15Cr鋼活塞銷930℃滲碳空冷后,采用850℃×2h油冷熱處理,要求低溫回火后硬度為57~65HRC,抗拉強度為800~1250MPa,但油冷后個別活塞銷存在軟點,硬度為50~55HRC,抗拉強度明顯低于要求。15Cr鋼活塞銷930℃滲碳后經不同熱處理后的各項技術指標的對比見表2-11。

表2-1115Cr鋼活塞銷930℃滲碳后經不同熱處理后的各項技術指標的對比

978-7-111-41987-7-Chapter02-17.jpg

從表2-11中可知,活塞銷油冷后出現軟點,心部有鐵素體組織,將影響其使用性能。采用三硝水作為淬火冷卻介質,則心部形成馬氏體組織,抗拉強度在800~1250MPa范圍內,完全符合技術要求。

2)15Cr、20Cr鋼活塞銷滲碳后大多采用二次淬火工藝,其缺點在于滲碳層的碳質量分數為1.0%~1.3%,超過了共析成分,在淬火時得到了較多的碳化物,同時殘留奧氏體增加,個別位置的硬度降低,因此在活塞銷的摩擦部位會有麻點產生,造成其耐磨性的下降。經反復實踐證明,通過調整活塞銷的滲碳氣氛,控制碳質量分數在0.8%左右,淬火后得到馬氏體+均勻分布的顆粒狀碳化物,因此可在滲碳后進行一次淬火工藝,20Cr鋼活塞銷滲碳新工藝如圖2-7所示。

978-7-111-41987-7-Chapter02-18.jpg

圖2-7 20Cr鋼活塞銷滲碳新工藝

3)活塞銷除了采用一般的熱處理工藝進行淬火和回火外,對其進行高頻感應淬火更有意義。高頻感應淬火后的顯微組織分級是控制產品質量的一個重要指標,活塞銷同樣也不例外。通常活塞銷的顯微級別為3~6級,同時3~6級也是高頻感應淬火的常見金相組織級別,能滿足零件的技術要求和確保零件使用壽命的提高。

感應加熱速度快,組織變化比較大,因此顯微組織能夠及時反映感應淬火后是否過熱或欠熱、加熱不足等,從上面的講述中可以了解到:3級為中等針狀馬氏體;4~5級為細針狀馬氏體;6級為細針狀馬氏體,是最理想的組織。

4)質量檢查檢驗包括以下幾個方面:滲碳層深度符合要求;活塞銷的內孔硬度合格,同一銷的工作面硬度差不大于3HRC;金相組織為細針狀馬氏體,允許存在少許粒狀碳化物;表面不允許有任何形式的裂紋和銹跡,無尖角、毛刺和氧化物,應進行磁粉無損檢測;外圓不得有麻點、黑斑、刻痕以及磕碰傷。

5.活塞銷的常見熱處理缺陷和預防挽救措施

在活塞銷滲碳和熱處理過程中,有一些因素直接影響產品質量。常見的活塞銷熱處理缺陷和預防補救措施見表2-12。另外,材料本身的原因也會造成活塞銷的淬火開裂,如材料的化學成分、材料的質量狀態及原始應力狀態等,而成分主要取決于零件的工作狀況和服役條件,高的硬度要選擇含碳量高的材料;對于大轉矩、大彎矩作用下工作的零件,要求材料具有高的抗扭強度或抗彎強度和高的彎曲疲勞強度等。

表2-12常見的活塞銷熱處理缺陷和預防補救措施

978-7-111-41987-7-Chapter02-19.jpg

2.2.4活塞桿

1.工作條件和技術要求

活塞桿同活塞一起在腐蝕的環境下工作,負責動力的傳遞,在工作過程中受到往復拉、壓交變應力的周期作用,活塞環與填料之間發生滑動摩擦,因此要求活塞桿具有足夠的強度和高的表面硬度,以及具有抗腐蝕、抗疲勞、抗擦傷和抗咬合能力。

從活塞桿在工作過程中的受力狀況而言,選用的材料應為調質鋼,熱處理后表面硬度高,而內部有良好的綜合力學性能。為提高活塞桿的使用壽命,其表面應進行強化處理,以滿足其表面耐磨、耐蝕、摩擦因數小的技術要求。

2.材料的選用

38CrMoAlA是活塞桿的首選材料。

3.活塞桿的熱處理工藝

熱處理技術要求:調質處理硬度為28~35HRC,滲氮層深度大于0.35mm,表面硬度為1100HV5以上,脆性2級,無網狀與脈狀組織。

(1)材料的預備熱處理 38CrMoAlA鋼的預備熱處理包括正火和調質,其正火工藝為770℃×60min+940℃×30min,保溫結束后取出空冷。

調質工藝為880~900℃×30min+930~950℃×25~30min,預冷至880℃左右淬油,在610~630℃×120~180min高溫回火后空冷,基體硬度為28~35HRC。

活塞桿經真空熱處理可以發揮材料的潛力,避免零件表面的氧化和脫碳,具有表面光亮和變形小等特點,表面的狀態沒有受到影響,因此明顯提高了疲勞強度。

(2)材料的最終熱處理——離子滲氮 采用離子滲氮是為了提高活塞桿的表面硬度、獲得良好的耐磨性和耐蝕性,可明顯提高其使用壽命。

在活塞桿的實際生產過程中通常選用三段離子滲氮工藝,即510~530℃×4h+560~580℃×8h+510~530℃×4h,滲氮結束后隨爐降溫至100℃以下出爐空冷。滲層深度為0.37~0.39mm,硬度為1096~1150HV5,脆性小于2級,滲氮層無網狀、脈狀滲氮物,組織正常。

目前用中頻感應淬火來代替活塞桿的離子滲氮,實際使用效果不錯。首先進行調質處理后再進行中頻感應淬火,可使表面硬度控制在52~60HRC之間,變形量小于0.5mm。

4.熱處理工藝分析與操作要點

1)正火時活塞桿均勻散開,防止冷卻不均勻而影響后面工序的調質處理質量,同時也會產生較大的變形。

2)離子滲氮前的去應力退火溫度為580~600℃,保溫8~10h。目的是消除校直和機械加工產生的應力或錘擊力,避免后面工序中出現變形等缺陷影響加工質量,不能進行人工校直。

3)進行離子滲氮時應對螺紋部分進行保護處理,可套上螺母或銅環等加以屏蔽。

4)質量檢驗包括基體硬度、組織、表面硬度與滲氮層深度、變形量等,按要求進行檢查。

5.活塞桿的常見熱處理缺陷與對策(表2-13)

表2-13活塞桿的常見熱處理缺陷與對策

978-7-111-41987-7-Chapter02-20.jpg

2.2.5連桿

1.工作條件和技術要求

汽車發動機連桿(圖2-8)將活塞和曲軸連接起來,小頭與活塞一起作往復運動,把作用于活塞頂部端面的膨脹氣體壓力傳遞給曲軸,將活塞的往復直線運動變為曲軸的旋轉運動,連桿在工作過程中將活塞受到的氣體壓力傳遞給曲軸,再由曲軸轉變成輸出的轉矩。連桿的大頭和曲軸一起作旋轉運動,而桿身作十分復雜的平面擺動等,因此連桿在工作過程中會受到交變的拉應力和彎應力作用,同時承受急劇變化的動載荷的沖擊,其受力方式十分復雜,整個截面都要承受均勻的拉應力、壓應力以及脈動交變應力的作用。因此要求其所用材料具有良好的綜合力學性能。

綜上所述,連桿在工作過程中受到壓縮、拉伸、彎曲和沖擊交變載荷作用。因此,和活塞一樣,要求連桿質量輕,具有足夠的剛度和強度、高的疲勞強度和沖擊韌度等,否則連桿螺栓、桿身的大端蓋將發生斷裂,造成發動機的損壞。作為發動機容易損壞的零件,其損壞形式為斷裂,疲勞斷裂發生在連桿的三個高應力作用區,即大頭與桿身和小頭與桿身的過渡區(在螺栓孔附近)以及桿身中間。斷裂與原材料缺陷、鍛造折疊及淬火裂紋等造成的失效有關。

978-7-111-41987-7-Chapter02-21.jpg

圖2-8 汽車發動機連桿

1—襯套 2—小頭 3—桿身 4—螺栓 5—大頭 6—軸瓦 7—軸承蓋 8、9—止口

2.材料的選用

根據連桿的工作條件和技術要求,連桿調質處理后的顯微組織應為均勻、細小的索氏體,為確保連桿既具有足夠的強度,又獲得較高的韌性以及優良的抗疲勞性能,不得有片狀鐵素體和非金屬夾雜物。最后需進行強化噴丸處理。對于非調質鋼可采用鐵素體-珠光體鋼制造汽車曲軸和連桿工藝,如35VS、35MnV、35MnVS、40MnV以及43MnS等。目前國外汽車公司在賽車上使用鈦合金連桿,具有強度更高和質量更輕的特點,減輕了質量且提高了使用壽命。

根據連桿的工作環境的具體要求,連桿通常采用中碳鋼或合金鋼模鍛或輥鍛而成,常見的材料有40、45、50、45Mn2、40Cr、35CrMo、42CrMo等,也有少數采用稀土-鎂球墨鑄鐵制造的連桿。

3.連桿的熱處理

目前連桿的生產廠家利用鍛造余熱進行淬火和回火,以此來取代調質工藝,但應注意回火后的連桿在熱校直后,仍要進行低溫回火處理。

連桿的熱處理技術要求為:花鍵與桿部硬度為37~44HRC,盤外圓硬度為24~34HRC。常見連桿常用材料的預備熱處理技術要求見表2-14。

表2-14連桿常用材料的預備熱處理技術要求

978-7-111-41987-7-Chapter02-22.jpg

(1)調質處理 連桿經調質處理后可獲得良好的力學性能,降低了硬度,改善了切削加工性,細化了晶粒,為最終熱處理做好了組織準備。表2-15為常見碳素鋼、合金結構鋼連桿調質處理工藝規范。

表2-15常見碳素鋼、合金結構鋼連桿調質處理工藝規范

978-7-111-41987-7-Chapter02-23.jpg

(續)

978-7-111-41987-7-Chapter02-24.jpg

(2)利用鍛造余熱進行連桿的淬火和回火 該工藝具有可簡化程序、節省能源、改善切削加工性、提高力學性能的優點。資料介紹,40Cr和45鋼連桿分別利用余熱淬火和回火,與調質處理的力學性能相比,抗拉強度、斷面收縮率、沖擊韌度和硬度均有提高,二者的工藝和力學性能比較見表2-16。一般碳的質量分數為0.40%~0.55%的中碳鋼鍛件均可采用余熱淬火。

表2-1640Cr和45鋼連桿鍛造余熱淬火工藝與一般調質處理的工藝和力學性能比較

978-7-111-41987-7-Chapter02-25.jpg

(3)連桿的噴丸強化處理 連桿經調質處理后,硬度為228~269HBW,連桿經過噴丸處理后,表層會產生一定的塑性變形,這將使晶體的點陣發生畸變,表層形成高密度的位錯纏結,從而使表層得到了強化。采用噴丸強化處理后,連桿表面的殘留壓應力增大,表面硬度得到了明顯提高,如45鋼的壓應力增大到-350MPa時,其疲勞壽命從48萬次提高到190萬次以上,即使用壽命約提高到原來的4倍。可見對連桿進行噴丸強化后,明顯提高了疲勞強度、使用壽命、抗彎強度等。表2-17為常見連桿材料噴丸強化工藝參數。另外對連桿進行滾壓加工也不失為一種良好的強化工藝措施,既可消除切削加工的痕跡,又可使槽的幾何尺寸和形狀精確,提高了連桿的疲勞壽命。

表2-17常見連桿材料噴丸強化工藝參數

978-7-111-41987-7-Chapter02-26.jpg

注:0.18C表示C型標準試樣的測量弧高為0.18mm。

4.熱處理工藝分析與操作要點

1)連桿的鍛造加熱溫度控制在1100~1220℃為宜,終鍛溫度(淬火溫度)為900~1000℃,鍛造后油冷應控制入油的停留時間,以防析出鐵素體。

2)要控制淬火油溫和在油中的冷卻時間,連桿要及時回火,否則會引起裂紋的產生。

3)目前,對連桿進行中頻感應加熱是一種經濟有效的毛坯熱處理方法,處理后的各項技術指標符合連桿的要求。

4)40、40Cr、40MnB鋼連桿的熱處理質量檢驗項目見表2-18。

表2-1840、40Cr、40MnB鋼連桿的熱處理質量檢驗項目

978-7-111-41987-7-Chapter02-27.jpg

(續)

978-7-111-41987-7-Chapter02-28.jpg

5.連桿的常見熱處理缺陷和補救措施(表2-19)

表2-19連桿的常見熱處理缺陷和補救措施

978-7-111-41987-7-Chapter02-29.jpg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赫章县| 麻江县| 阜阳市| 朝阳区| 五峰| 雅江县| 纳雍县| 定远县| 西丰县| 乌鲁木齐市| 搜索| 贵州省| 永州市| 牡丹江市| 江阴市| 尼勒克县| 白玉县| 宝坻区| 双鸭山市| 贺兰县| 宁城县| 龙南县| 西和县| 扎兰屯市| 株洲市| 独山县| 开江县| 米泉市| 临清市| 施秉县| 贵南县| 庆安县| 台安县| 霞浦县| 阜南县| 东莞市| 开远市| 阆中市| 铜川市| 清原| 荃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