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離婚
- 系統之超凡農民
- 葉雨青竹
- 2108字
- 2020-06-10 22:17:52
第二十八章離婚
老屋在老嶺上,往南邊岔口進去,看到一排頹坯的房屋,盡頭就是祖祠了。路還是石子路,鋪的鵝卵石,一下大雨還是坑坑洼洼的,極不好走,更別說開車進去了。三叔的屋子就在不遠處,一行人沒一會兒就走到了,李馨雅一副村丫頭打扮,扎了個雙馬尾,腰里系著圍裙,手里捧著小簸箕,正在院里給自家土雞喂食。
“三叔,你家的雞怎么圈起來了,不是散養的,那味道可不一樣了。”李來問道。
今天去鎮上在老農手里買了一只散養土雞,可老貴了。
“入秋就把它們關院里了,林子里黃鼠狼太多了。”三叔笑著說道,“還死了三只雞,白養了大半年。”
“那是可惜了。沒有抓住嗎?”
“抓到了,三只雞換了兩只黃鼠狼,哈哈,也不錯。”
霜降后,園里的時蔬就不那么豐盛了,打霜的茄子,蔫了。霜降也就幾天了,也不能白菜蘿卜度日呢,地里的野生物種成了難得的美味,雖說野生,但也不是深山老林。這里別說山了,老一點的林都難得見到,除了屋瓴,就是農田,江堤的另一邊倒是有一大片防汛林。
每年不少人去那里捕捉野兔。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新嶺與老嶺之間就是一片竹林,不過也被嶺上的人戶給私分了。現在竹子可不便宜,一根老竹賣到鎮上可以賣十幾二十呢,而且搞魚塘插網都要竹子。村里的篾匠把竹子打成背簍簸箕斗笠,那更是可以賺到三五十。
農人們可沒有蘇軾的高尚情操,若是無用,竹林怕是早就變成了田埂。一切以生活和物質為基礎,活著不餓著才能接著偉大。
兩人說著話,一行人都來到了老屋門前,還是很老式的青磚房。李來的爺爺奶奶去世后,這里就沒有人住了,有時間路過的時候,也就除一下外面的雜草。老式鐵鎖已經布滿銹跡,鎖孔更是被鐵銹封得死死的,門環松松垮垮,李春喜拍了下門,發出沉悶的聲響,門環便搖搖欲墜。
“不能住人了,推了重建得咧。”李春喜索性把門樁拔出來,這門已經朽了,沒有多少重量。
里面透亮,布滿蜘蛛絲,屋頂上各種大小不一的窟窿眼。因為前幾天下的一場雨,還散發著糜腐之味,爛木頭泡水后被太陽一曬散發出來的氣味,比汗腳的洗腳水還難聞。
大家都沒有進去,李春喜進去后看了幾眼就出來了,然后說道。
“那還是重建吧,我手里還有些錢。”
“小姑,這錢還是我出得了,我覺得這里的路也不好走,一下雨,車后開不進來,反正一起出錢一起建得了。”李來領會到了父親的眼神,一間不大的平房,加上修路的錢十幾二十萬就可以完工了。
李舒沒有說話,她也知道如今的自己也只是一個落魄的離婚女人,除了爭取到了一些錢財,自己還有一個兒子要養。未來還不知道會怎么樣,孤兒寡母在外面也不容易,這么多年來一直為了家庭,也沒有自己的工作,離婚了,簡直舉步維艱。
不得已,才回來老家,找自己的大哥想辦法。
“你們現在我家住著吧,下午李來再去一趟鎮上,把小璽的學籍處理一下。”李春喜說道,一群人又走了回去,他招呼大家:“大家都去家里吃飯吧,麻煩大家了,小來買了不少菜回來,還有虎子那小子送的魚還在缸里養著呢。”
“就當是劫富濟貧了!”二爺笑著說道,一個月才過一半,去李春喜家吃飯,都吃了三次了,所以開玩笑的說道。
若是以前,大家往他家送菜送酒不說,哪里肯留在他家吃飯,如今不同了,他家飯好吃的緊,百吃不膩,只要李春喜發話,大家跟著熱鬧湊著去吃飯喝兩杯。
“爹,莫亂說。”李春良抱怨道。
“開個玩笑,這也說道。”二爺嘀嘀咕咕:“一年到頭也沒接我去你家吃過一餐。”
“今晚就去,天天都去吃飯。”
“我不去。”
“你又不去,哪里是我不要你去。”
“就不去,我要一只黃鼠狼。”
“還沒曬好,不能吃。”
“我自己曬。”
“給你,都給你,我再去抓得了吧。”三叔李春良語氣已經無可奈何了。
“我不要這么多,一只就夠了。”
三叔不說話了,健步如飛,估計被二爺氣著了。
原路返回,路過三叔家。
一山更比一山高,李來想著自己拔草的時候,被三叔罵的那個慘,總算得到安慰似的,瞬間心情好了不少。
“三嬸,我小姑回來了,等下都到我家去吃飯,別做飯了。”李來喊道。
“好咧,我媽說知道了,等下過去。”李馨雅在屋里喊道。
李來家。
“龍哥,他家好說話嗎?”謝坤端著手中的一次性紙杯,三三兩兩泡開了的綠色茶葉還在漂浮,低聲跟李景龍說道。
“好說話,他家出了名的和善人家,很好說話的,從沒有聽說他們家計較過什么,叔伯輩的六兄弟都是老實巴交的人。”李景龍說道。
“李景虎為什么不來,不是說他和那個叫什么李來的穿一條褲子長大的嗎?”謝婉茹還在憤憤不平。
“沒事,我們又不是來白要,我們出錢買,來不來不都要花錢。”李景龍寬慰道。
“來了還怕搗亂呢!龍哥和李景虎可是親兄弟,他不會不給面子的。”謝坤說道。
李來看到門口的車,就知道打歪主意的人來了。
“春喜叔,您回來了。”李景龍熱情的打招呼。
“你是……春葉哥家的大小子吧!”李春喜看著自家的來客,兩兄弟長得一個像爹,一個像媽,景虎那小子三天兩頭跑來送魚,相熟的很,這哥哥見得少,不過長得像他老子,還是能猜出來的。
“是的呢,還要多謝長輩們照顧景虎呢。”李景龍將車上的東西提了下來。
“連嬌啊,做飯了嗎?大家中午都在家吃飯呢。”李春喜看不是什么貴重東西,都是超市常見的煙酒,也就收著了。
“做著呢,要李來去三嬸家借個鍋,怕飯煮的不夠吃。”
一回生二回熟,嶺上人飯量如何有了保證,就怕來了外面的人,做的飯就沒有保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