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很快就上來了,袁子杰翻著看了一下自己的Mac and cheese,看了一眼里面的培根。袁子杰失望的搖了搖頭。他叫來了服務員,讓他叫主廚過來,說“Alex Yuan找他。不知道我是誰的話,就說凡是想在廚藝上再上一個臺階的就出來。“
他吃了一口,平心而論還可以。沒什么失誤。但是,培根做的方法和面不配。過油了。芝士本來就油膩,再加上培根就過了。做這種東西一定要把培根的油吸干,或者直接用培根碎(沙拉上的那種不油的)來做。
過了一會兒,那個廚師就出來了。那個廚師激動的跑到袁子杰面前。“你是Alex Yuan?那個唯一一個西餐做到米其林三星的中國主廚。”
“是我。”袁子杰淡淡的說到。
“你很有名?”尼可拉斯奇異的問道。
“只是在特定的圈子里。”袁子杰說完看向了那個主廚。
“美國人跑到中國做意大利菜,有趣。“袁子杰轉頭看相主廚。由于前面交流用的是英文,袁子杰很清楚的知道他是美國人,而且在美國的社會階層不低,有著標準的美式英文。(在美國,受過良好教育的人都有標準的美式英文,(美式英文指的是電臺或新聞里的口音)。)
“我有一次有幸吃到您的食物,和別人的都不同。而且,我從小熱愛食物。所以想來中國看看我能有什么發現。我平時在這里做菜,但休息時去各個餐廳吃飯,了解味道和烹飪方法。”
“你上過廚師學校嗎?”袁子杰很認真的問到。雖然一直有人說廚師學校沒用,廚師學校很貴,廚師學校你能學的廚房里都能學。但是,廚師學校讓廚師養成好習慣,給他們一些很基礎的理論知識,和規范他們的操作。這能讓他們很快就能在餐廳里做應該做的事。
但是沒上過廚師學校的人,很多時候過了半年也達不到要求。很多時候,用哪個鍋子都搞不清楚。后廚沒有他比有他效率更高。做菜的時候會犯一些常識性的錯誤。
“上過。”
“哪所?”
“CIA.(Culinary Institute of America:美國比較好的廚師學校。)”
“哦,不錯。后面去過哪些餐廳?”
“沒有,家里給我前在紐約開過一家餐廳。后來來了中國。”
“這樣吧,你吃一口自己做的食物。說說你的評價。”
那個廚師用了自己的勺子吃了一口,細細的品嘗了一下有些迷茫的看著袁子杰。
“吃不出來問題嗎?”
“感覺還不錯。”
“是還不錯,難道還不錯就夠了?廚師想的是怎么把自己前面的食材做到最完美。而不是還不錯。做菜不難,任何人都能做到還不錯。你怎么體現你的專業。如果我猜的沒錯的話,原來的問題是很多人覺得食物不值他們付的錢。他們認為自己也可以用更便宜的價格做差不多的東西。雖然你們利潤應該不高。”
“你怎么知道的?”
“你應該去別的后廚多學習學習。靠學校里的那些并不可能開好一家餐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