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地鐵6號線上新街站2號口出來,走一段路就來到了龍門浩老街的范圍。
美國大使館武官住處舊址1號樓,位于龍門浩老街地勢最高處,與東水門大橋相鄰,背靠大南山,眺望渝中半島。歷史文化老街是一座城市的縮影,是一座城市的綜合藝術博物館。它承載著這座城市的歷史、人文、民俗等重大事件。
歷史老街區(qū)是一種既貼近生活,同時也存在著最多所在城市歷史文化的載體。行走于老街,感受歷史文化。在美國大使館的左側有一個觀景臺,地面是由玻璃制成的。在觀景臺這里不僅可以眺望江邊景色,同時也能感受玻璃橋的膽戰(zhàn)心驚。
順著石板路向下,就來到了東水門大橋的旁邊,在這里可以看到東水門大橋的建筑結構。近距離的觀看東水門大橋,它被分為上下兩層,上層是公路橋,下層是軌道,供輕軌通行的道路。
早上志愿者們在游客服務中心集合簽到,換上服裝之后,領隊就開始安排我們的志愿服務的地點。我剛開始是來到里巷子的這個小平臺這里進行志愿服務,為游客指路,服務游客。
前段時間突發(fā)洪水,導致長江河水水位上升。在里巷子這個小平臺上寫著洪水水位的高度。在2020年8月20日,洪水水位達到了191.62m。
沒過多久,有一對母女就過來問我書院怎么走,不過龍門浩老街可沒有書院,有聲圖書亭倒是有一個。也有些游客就問我怎么從龍門浩老街出去,我就告訴他一直沿著上行樓梯走。在里巷子這個平臺人比較少,過了一會之后我就去福門到龍門皓月這一帶去服務游客。有些游客打著導航不知道路怎么走,我詢問他們要去的目的地之后,就為他們指路。還有一些游客喜歡拍照,我會幫她們拍合照這些。
在福門這條路的盡頭,可以看到長江索道。
穿越歷史煙云,在青磚黛瓦中領略重慶之美。徜徉摯愛旅程,在龍門浩老街存放情感記憶。在龍門浩老街下邊的岸邊,每逢枯水季節(jié),便能看到刻有龍門二字的嘖石俯臥在長江的碧波中。龍門浩老街的存在已超過百年,飽經歷史滄桑,其歷史文化底蘊之深厚無法用言語簡單表達。唯有身臨其境,近距離接觸,才能切身感受。做為志愿者的我們也要先了解龍門浩老街的歷史,當游客詢問我們時,才能更好的答出他們滿意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