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貴州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版圖
- 胡艷麗 曾夢宇
- 726字
- 2020-05-28 18:28:35
第一節 綜述
遵義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擁有世界文化遺產海龍屯、世界自然遺產赤水丹霞。它享有中國長壽之鄉、中國厚樸之鄉、中國金銀花之鄉、中國高品質綠茶產區、中國名茶之鄉、中國吉他制造之鄉等稱號。不僅如此,遵義也曾獲得全國文明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雙擁模范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園林城市等多項殊榮。同時它還是中國三大名酒——“茅五劍”之一的茅臺酒的故鄉。
1935年,中國共產黨在遵義召開了著名的“遵義會議”,遵義也因此被稱為“轉折之城”“會議之都”。
遵義位于貴州省北部,處于成渝—黔中經濟區走廊的核心區和主廊道,是黔渝合作的橋頭堡、主陣地和先行區,是西南地區承接南北、連接東西、通江達海的重要交通樞紐,是黔川渝三省市結合部中心城市。它下轄3區9縣2市,轄區面積3.078萬平方公里,占貴州省轄區面積的17.46%。市內有仡佬、苗、土家、布依、彝、侗、回、布依、白、水等36個少數民族。據第六次人口普查,該地常住人口為612.7萬人,各少數民族人口為70.17萬人,少數民族人口中仡佬族和苗族人口居多。
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中,遵義各族人民創造了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以茅臺酒釀制技藝、廖氏化風丹制作技藝、仡佬族儺戲、桐梓苗族服飾等為代表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遵義各民族歷史文化、精神價值、思維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識的體現,是中華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瑰寶的重要組成部分。遵義市在普查的基礎上,經申報、認定、公布,已經基本構架起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承人縣級、市級、省級和國家級四級體系。目前,遵義市在每一個層級都擁有了一定數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和代表性傳承人。截至2018年底,全市共有276項國家級及省、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148名國家級及省級、市級代表性傳承人,省級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4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