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章 文獻綜述

第一節 國外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的主要學說

一、劉易斯的二元結構理論及劉易斯轉折點

美國經濟學家劉易斯(1954)將一國經濟分為兩個部門:現代城市部門和傳統農業部門。劉易斯認為,在允許勞動力自由流動的條件下,只要現代部門勞動力的工資水平高于農業部門,來自農業部門的勞動力供給具有無限性。劉易斯還認為,在二元經濟結構中,在剩余勞動力消失之前,社會可以源源不斷地供給產業化所需要的勞動力,同時工資還不會上漲。直到有一天,產業化把剩余勞動力都吸納干凈了,這個時候若要繼續吸納勞動力,就必須提高工資水平;否則,農業勞動力就不會進入產業。這個臨界點就叫作“劉易斯轉折點”。

劉易斯模型的勞動力無限供給、現代部門就業創造率與傳統部門勞動力流動率相適應以及現代部門不存在失業等觀點,受到一些經濟學家的質疑。

二、拉尼斯—費景漢的農業勞動力轉移模型

美國經濟學家拉尼斯和費景漢(1961、1964)提出了以分析農業剩余勞動力轉移為核心、重視技術變化的“拉尼斯—費景漢模型”。該理論闡述的關鍵問題是如何把隱蔽性失業人口全部轉移到產業中去。該理論認為在產業部門擴張的同時,必須努力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使農業發展與產業發展同步進行,這樣才能在勞動力轉移的同時,不減少農業剩余產品,從而使工資水平保持不變,促進經濟持續發展。

拉尼斯—費景漢模型的意義在于它發展了劉易斯理論:農業不僅為產業提供所需的廉價勞動力,而且為產業提供農業剩余產品;不僅把資本積累看作是擴大產業生產和經濟發展的基礎,同時更強調資本積累和技術進步的重大作用。拉尼斯—費景漢模型除了存在與劉易斯理論共有的缺陷外,還有一個嚴重的缺陷,即農業勞動者的工資不會隨著農業生產率的提高而提高,這顯然是不符合事實的。

三、托達羅關于農村勞動力向城鎮轉移的模型

托達羅模型的出發點是:農村勞動力向城市遷移的決策,是根據“預期”收入最大化目標做出的。這種決策決策主要基于兩個方面:第一是預期的城鄉收入距離;第二是農村勞動力在城市可以找到就業崗位的概率。引進這一概率變量,是托達羅理論的一個重要貢獻,從而可以解釋農民為什么在城市存在高失業率的情況下還會做出遷移的選擇。

托達羅模型具有重要的改革意義:①依靠產業擴張不能解決當今發展中國家嚴重的失業問題;②全部人為地擴大城鄉實際收入差異的行為必須消除;③大力發展農村經濟才是解決城市失業和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問題的基本出路。

托達羅模型的局限性:只關注城市失業,沒有認清城市化的意義,更沒有看清正是城市人口的聚合效應創造了若干就業機會。托達羅認為不通過流動農村剩余勞動力便可以發展農村,消除城鄉收入距離,這純粹是空想。

四、哈里斯—托達羅模型

哈里斯與托達羅(1970)建立哈里斯—托達羅模型。此模型中得出的一種假設是較高的城市工資會導致較多的城市失業。如果農村收入水平不能提高到必然程度,那么城市部門中充分就業的努力就注定要失敗,因此創造額外的就業機會將導致更多的移民流入城市部門。

自托達羅模型和哈里斯—托達羅模型問世以來,由于其對發展中國家城鄉人口遷移和城市失業貼近事實的解釋,引起了眾多研究者的關注,成為研究發展中國家二元經濟的重要理論。尤其是該模型所創立的兩部門交易模型成為發展經濟學家研究二元經濟條件下收入分配的普及應用工具。

五、斯塔克關于農村勞動力轉移的相對貧困假說

斯塔克等人(1991年)用相對貧困這個概念來解釋轉移問題。他們假設人們轉移不僅受城鄉收入距離的影響,還受到農村戶與戶之間收入相對距離的影響。那些按照當地基本要求來看,收入水平太低的農戶,感受到經濟地位降低而產生轉移的動機。

六、戴爾·喬根森(D.Jorgenson)對農村勞動力轉移的論述

美國經濟學家喬根森的論點可以概括為以下三個方面。

其一,農業人口向非農業部門轉移的基本原因在于消費結構的變化,是消費需要拉動的結果。

其二,農業人口向產業部門轉移的基礎是農業剩余而非邊際生產率為零或雖然大于零,但小于實際收入水平的勞動力的存在。

其三,在農業人口向城鎮產業部門轉移的過程中,工資水平并非固定,而是不斷上升的。

七、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相關論述

馬克思認為資本主義產業的發展導致了人口的“全面流動”,這是由于產業日益集中的趨勢使作為生產因素的勞動力也像資本一樣集中起來,而資本主義產業發展所產生的現代產業技術又為人口的大規模、頻繁流動創造了條件。列寧進一步指出,城鄉經濟差異是造成城鄉人口流動的經濟動因。

主站蜘蛛池模板: 雅安市| 宁陕县| 渭南市| 文成县| 盘锦市| 阿图什市| 贡觉县| 敦化市| 葵青区| 监利县| 普洱| 凤冈县| 临颍县| 栾城县| 三亚市| 任丘市| 深圳市| 库尔勒市| 孙吴县| 叶城县| 双城市| 高安市| 潮州市| 鄂托克旗| 化州市| 新乡市| 平昌县| 万山特区| 原平市| 凌海市| 康平县| 新安县| 乐陵市| 资溪县| 南皮县| 清水县| 沂水县| 灵宝市| 鄂伦春自治旗| 诏安县| 新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