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前言

在我國廣袤的西部地區,資源稟賦充足,傳統能源帶動了西部地區資源型城市經濟的快速增長。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西部地區也進入了增速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疊加”階段,社會發展與能源資源、生態環境之間的矛盾也越來越凸顯。傳統能源存量減少、經濟結構單一、環保壓力增大、城市霧霾嚴重等問題,使西部地區發展面臨著更大的挑戰。加快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已經成為西部能源領域的關鍵要務。

黨的十八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推動“能源革命”,支持“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再次提出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增加天然氣供應,完善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新能源發展扶持政策,提高清潔能源比重,逐步削減高污染、不可再生資源比例,建立以新能源為主的能源體系,既是淘汰落后產能、加快能源革命、驅動供給側改革、實現經濟轉型的主要推動力,更是改善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2018年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結構優化升級,能源行業需要提質增效。能源供給側改革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占據重要地位。能源供給側改革本質上就是改革能源供給結構和供給質量,實現能源供給從量到質的轉變;核心在于以高碳能源低碳發展、黑色能源綠色發展為原則,依靠能源體制改革和能源技術創新雙輪驅動,不斷培育和催生新的能源形態,提升傳統能源的綠色清潔供應能力。在當前能源消費增長減速換擋、結構優化步伐加快、發展動力開始轉換的新常態下,我國能源發展方式要從粗放式發展向提質增效轉變,能源工作方式要從審批項目為主向推進改革和技術創新轉變,必須創新能源體制機制,大力推進能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我國西部地區新能源資源種類多樣,儲量豐富,有風能、太陽能、地熱能、生物質能以及煤層氣、頁巖油氣等多種非常規油氣資源,目前的勘探程度和總體利用水平低,具有巨大的可供勘探開發潛力。改變西部地區長期處于“欠發達”的境地,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是西部地區發揚自身優勢、開創新的發展模式、實現基于歷史積累和時代機遇的跨越式發展的重要突破口。但是目前西部地區新能源產業比較分散,產業化程度不高,產業關鍵核心技術及優勢產品的研發能力較弱,產學研用結合不夠緊密,促進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的體制機制亟需完善,鼓勵風電和光伏發電依靠技術進步降低成本、加快分布式發展的機制尚未建立,可再生能源發展模式多樣化受到制約。如何保持新能源產業的持續穩定增長、擴大新能源產業規模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篳路藍縷,以啟山林。我們一方面要深深扎根于四川乃至中國新能源產業發展的豐富實踐,另一方面更要理性地、深入地反思新能源產業的過去,審視新能源產業的現在,展望新能源產業的未來。本書將目光聚焦于能源供給側改革背景下西部地區新能源產業發展,對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新能源產業發展進行階段性評價,把脈未來發展。通過深入調研與探索新能源產業鏈發展現狀與問題,對新能源產業集群形成的影響因素進行提煉,對新能源產業集群進行科學定位。基于邏輯斯蒂增長曲線和生命周期理論,開展“新能源企業、大學和科研主體、政府”三個生態圈創新主體在中介服務機構搭橋下的重疊式螺旋互動,基于“供應鏈”整合、“技術創新”模仿擴散、“產學研”協同、“制度創新”保障的“四式一體”集群發展模式,最終建立起一個由政府主導,企業和科研機構推進,政產學研協同并進,由多方主體共同參與的產業創新集群發展模式。基于價值鏈和集群網絡等理論,繪制出四川省新能源產業發展路徑圖,建立“雙源聯動、四驅平臺”的產業集群發展運行管理模式。研究新能源產業發展路徑的國際共性,從技術層面、立法角度、政策調整等方面探尋國別之間的個性差異與啟示,以此提出規劃戰略,以四川省為例,描繪西部地區新能源產業發展的未來藍圖。

新能源產業發展不僅關系到整個西部大開發的成效和經濟協調發展問題,還承擔著國家能源調整的重任。本書將理論研究與實際研究相結合,以新能源產業發展為著眼點,構建供給側改革下的新能源產業集群發展路徑,建立新能源發展的長效機制,促進新能源開發與利用,推進能源革命的進程。

龐敏

2019年于西南石油大學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泉市| 台湾省| 长宁县| 邮箱| 中卫市| 阿拉尔市| 达孜县| 荣昌县| 威海市| 敦煌市| 奉新县| 达尔| 吉首市| 满城县| 株洲市| 固原市| 长兴县| 长沙市| 大理市| 慈溪市| 宁南县| 河曲县| 新乡县| 凯里市| 汤原县| 旌德县| 沾益县| 昔阳县| 交口县| 行唐县| 舒城县| 邵武市| 济宁市| 南康市| 宜章县| 外汇| 任丘市| 宾川县| 永定县| 汾阳市| 那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