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視野下的化石能源企業財務再思考
- 王峰章 劉國紅
- 4539字
- 2020-11-12 17:19:36
前言
春雨宜耕,夏陽可耘,秋風適收,冬雪利藏。萬物都有其內在的邏輯,會計職業也不例外。財務管理是個古老的行當,走過秦時明月,也跨過了漢時關,一直延續著未了的演繹。借用“古道西風瘦馬”的描述風格,財務工作的典型形象就是,眼鏡算盤數豆者,憑證報表數據庫。時空在轉變,歲月在交替,變的是面孔,不變的是思維。激昂風云昨日起,冷峻雨雪復再來。風起,吹皺了一池春水;漲落,模糊了一席模樣。驀然回首,又步入了經濟的寒冬期,化石能源企業遭遇的沖擊前所未有。映照著秋去冬來的和煦陽光,遠離了春日的啟程與萌動,揮別了夏夜的進程與激動,回眸來時路,足跡串串,汗珠閃閃,我們邊追索邊沉思,邊收獲邊跨越。前頭,有個成功在等待著!總有一個夢想,催我們不斷進取;總有一股力量,催我們繼續前行。
任務之重,重在效益是企業發展的基石。化石能源企業有其天然的特殊性,財務管理也具有一定的獨特性。財務圍著業務轉,業務圍著生產轉,生產圍著效益轉。效益目標指揮到哪里,生產運行就執行到哪里,財務服務就跟進到哪里。事前算贏是為了效益,事中算精也是為了效益,事后算全還是為了效益,財務管理貫穿于效益提升的始終,穩產保效、開源創效、降本增效、提質提效、管理促效,效益就是企業經濟活動的主旋律,財務效率在效益中體現,財務管理在效益中展現,財務價值在效益中突顯,這也是財會人員夜以繼日奮進的方向。
責任之大,大在價值鏈全環節都要擔當?;茉雌髽I涉及上、中、下游產業鏈,從產業鏈中優化價值鏈就是財務的價值所在。價值鏈是企業運營過程中一系列關鍵活動的合集,各環節增值與否決定著企業創造價值的大小。責任源自忠誠,責任重于義務。員工能力的提高,是企業成功之源。財會人員要諳熟經營活動鏈條上價值創造和價值毀滅的各個環節,參與價值鏈分析,不斷修正和優化價值鏈中的關鍵環節,使整條價值鏈能恰如其分地連貫起來,發揮出優勢價值鏈的乘數效應。這便是財務管理創造價值的責任所在、擔當所在、追求所在。
工作之苦,苦在翻過一座山又是一道嶺。國內化石能源企業多是國有企業,注定具有鮮明的國企管理特征。財務的角色在轉變,不再是技藝精湛的數豆者,所起的作用更多地向經營管理滲透。要做企業戰略的實踐者和推動者,參與的層級延伸了,管理的幅面拓展了,自查、檢查、核查一查不少,快報、月報、匯報一報不缺。財務與業務如影隨形,相生相長。財會人員發揚著“白加黑”“五加二”的精神,快步踏上轉型快車道,每一步都在昂首向前,每一步都在超越自我,每一步都闖出一片新天地,總有莫名的力量讓你無法停下邁出的腳步。
管理之樂,樂在攻克新高點后還有新大陸?;茉雌髽I既要高投入,也有高風險,成本管理的難題從未真正解決。徹底打破成本區分可控與不可控的偏見,認定今天的投資是明天的效益,也是明天的成本,產能建設方案的優劣在先期決定著成本管理的難度;財務指標、經濟技術指標、操作運行指標的雙向可逆驅動是成本管理的關鍵所在。成本管理永無止境,管理舞臺無邊界,唯有天空才是極限。思考與探索總能帶給我們無盡的意趣,樂享其中,讓我們在進步的路上走得遠一些,再遠一些。
財務之夢,夢在破解難題中成就多彩職業人生。化石能源企業的轉型發展、跨越發展、非常發展,從來沒有像當前這樣來得如此猛烈和直接。如何推進管理會計視野從二維平面擴展到三維立體讓我們夜不能寐,如何促進企業發展模式從產量先導型到質量效益型讓我們寢食難安,如何改進成本管理方式從線性成本控制到愿景戰略實施讓我們陷入沉思。困擾人的不是難題本身,而是對難題的看法。難則思變,變則意味著超越,意味著整合,意味著引領。當曾經的夢想成為光榮,光榮必將孕育新的夢想,多彩人生就在難題破解之間;成績猶如沙金,雖細屑卻沉甸,雖點滴卻閃亮。
關于財務管理究竟是技術還是藝術的爭論仍在繼續,似乎還沒有終結的跡象,但可以肯定的是財務管理需要鮮明的問題思維,找到問題的癥結才是財務管理的精髓。本書便是基于問題思維,重新審視財務管理的本質和財務轉型的課題。賬怎么算?錢怎么管?利潤怎么分?這是財務管理中無法回避的三個基本問題。試舉日常生活中的案例詮釋財務管理中的三個基本等式,也是從一定角度回答了財務管理中的三個基本問題。
案例1:經營成果怎么算?一個年輕人到王老板店里買禮物,禮物成本是18元,標價是21元。年輕人掏出100元給王老板。王老板當時沒有零錢,用那100元向街坊全換成零錢,找給年輕人79元。街坊發現那100元是假鈔,王老板無奈還了街坊100元。請問王老板到底損失了多少錢?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在于如何看待100元假幣,把100元假幣視同費用,不涉及收入和成本,整個問題就豁然開朗了,其要旨就是會計基本等式之一:利潤=收入-成本-費用。
案例2:資金流向怎么看?三名游客住旅館,老板要價30元,三人各拿出10元。后來旅館老板同意優惠5元,老板叫伙計平均退給三人,伙計考慮再三自己留下2元,只退給三人每人1元。這樣問題就來了,三個人每人出9元合計27元,加上伙計截留的2元就是29元,但三人起初各出10元有30元,請問還有1元錢到哪里去了?這個案例描述的經濟活動有多條資金流在運動,抓住會計基本等式之二:現金凈流入=現金流入-現金流出,就可以厘清運動軌跡。30元的流動去向有三個,一是老板收取的房費25元,二是伙計截留的2元,三是退給游客的3元。27元房費的流動去向有兩個,一是老板收取的25元,二是伙計截留的2元。本案例提出的1元錢去向實際上混淆了資金流向,沒有理順資金的來龍去脈,實質是沒有厘清利益關聯方的得失。
案例3:企業利潤怎么分?有位老者臨終前想把養的牛分給三個兒子,要求不殺牛,大兒子1/2頭,二兒子1/3頭,三兒子1/9頭。牛欄里共有17頭牛,請問該怎么分?解決這個問題需要跳出財務看財務,虛擬出1頭牛,按18頭牛分配可以迎刃而解。添加并不存在的輔助物,其實是初等幾何中的輔助線思維,類似于財務管理中的“負債”這一專門概念。17頭牛是所有者權益,虛擬1頭牛作為負債,用資產18頭牛進行分配即可。本案例充分體現出會計基本等式之三: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財務管理的目標是什么?理論界和實務界尚無定論,但達成了共識,用五首歌曲的歌詞可以簡要簡括。目標之一,提高企業盈利能力。利潤是企業擴大再生產的基本保障,沒有利潤企業就很難持續發展,企業實現盈利就要像歌曲《好漢歌》中唱的“你有我有全都有”。目標之二,提高現金創造能力。在一定程度上,現金是最沒有創效能力的資源,只有把資金轉化為機器設備等資產,用資產來創造價值,發揮幾何級數效應,正如歌曲《眾人劃槳開大船》中所唱的“一加十,十加百,百加千千萬”。目標之三,提高價值創造能力。追求的境界就是歌曲《我相信》中的“我相信伸手就能碰到天”。目標之四,提高風險管理能力。小企業多是靠盈利能力在競爭中取勝,大企業往往憑抗風險能力創造長青傳奇,風險可控是企業穩健經營的鐵律,歌曲《天不下雨天不刮風天上有太陽》中所言“天不刮風天不下雨天上有太陽”無疑是最佳狀態。目標之五,提高自我成長能力。任何企業都有一個從小到大的成長過程,通過全球行業對標,并鎖定發展愿景,這就是自我成長的歷程,歌曲《長大后我就成了你》里的“長大后我就成了你”,就是最好的企業成長宣言。條條大道通羅馬。相同的目標,可以有不一樣的途徑;相同的路徑,也有不同的選擇。這就是財務管理的新境界,也是管理會計追求的新目標。
財務管理真的重要嗎?重要不重要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不妨先看看國內化石能源企業的現狀,在高油價時期,穩產、上產、增產是能源型企業的第一要務,以生產為主表現尤為突出,唯產量論英雄很是普遍。隨著國際油價連續下跌,國內化石能源企業尚不具備左右油價的實力,開始出現虧損,只能在成本控制上做文章。企業盈利往往歸結為管理者經營有方,企業虧損集中反映在財務報表上,容易出現財會人員能力不足的質疑,財務管理頓時受到更多的關注。戰寒冬、創效益成為迫切任務,管理者提出以財務管理為核心,希望借助低成本戰略幫助企業扭虧脫困。于是,財會人員終于發現了突然的自我,財務管理也就這樣被推到了風口浪尖。財會人員的三大職業瓶頸成為財務管理需要逾越的三座大山。第一座大山是非黑即白。保守和謹慎是財會人員的職業病,企業管理者一旦提出非正規的財務要求,財會人員就會立刻陷入非黑即白的循環邏輯。面對同一組財務數據,管理者往往考慮企業利益多一些,財會人員更加關注合法合規。第二座大山是回避沖突。財會人員要敢于說不,有魄力做事情,有專業能力做好事情,這是財會人員最寶貴的職業價值;如果回避沖突,不敢擔當,企業就如同不加控制的汽車,風險隨時可能襲來。第三座大山是疏于換位思考。財務與業務雖有矛盾,但總體目標是一致的。財務要成為業務的決策助手,互信機制是必不可少的。沒有換位思考的勇氣,很難達成財務與業務的融合。
財務作用要怎樣發揮?身處業務與財務交織融合、生產經營和信息傳遞基于互聯網環境、商業模式不斷創新的現代經營環境,一個特立獨行的會計人員、一個不能成為企業價值創造鏈條有機一環的財務部門,它存在的價值是什么?作用不是靠爭取而來的,工作并能產生應有的效用,這就是作用的基本意涵。但問題在于,財會人員多數置身于日常的基礎性工作,注重核算和反映過去,忽視預測和展望未來,這與企業管理者的真實期望相差甚遠。其中原因很多,人的因素還是主要的,但要進行分層解析,財務系統有沒有好的領頭雁至關重要,其實就是總會計師的領隊作用。財會人員的能力框架存在缺陷是硬傷,從學校教育開始,理論與實踐脫節一直就是病根。財會人員往往擅長與數字打交道,與人打交道不是他們的長項,但溝通與交流是管理的基本手段,不溝通觀念不能被傳播,不交流主張不能被接受,這于企業管理該是多大的困惑?。∝敃藛T的職業思維相對封閉也是瓶頸,從哲學層面解放思想,是不得已而為之的補習課。
財務轉型出路在哪里?窮則變,變則通。新問題還要用新思維來解決,財務管理也要創新,理念和思維的更新是當前要務??癸L險能力強是世界著名石油公司的共性,而國內化石能源企業約束框架尚未實質健全,治理結構有待持續完善。有鑒于此,財務轉型首先要著眼于內控與風險管理,不安全的效益是不可持續的?;A不牢,地動山搖。只有企業管理的基礎扎實了,財務優化、低成本戰略、扭虧增效等專項工作才能落到實處。在成本管理方面,財務轉型要從成本核算向成本控制轉變,從成本的經營控制向成本的規劃性控制轉變,從產品制造成本管理向產品全口徑成本轉變,從靜態成本管理向動態成本管理轉變,從而打造企業競爭優勢和核心競爭力。在預算管理方面,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大數據將呈現出無可比擬的優越性,局限于企業內部和歷史數據的分析困境將會被打破,同行業間的參考數據對標成為可能,真正意義上的全面預算會有新的內涵和支撐。
本書采取追溯求源和窮舉查擺的方法,對財務管理中的特定問題進行專門研究。本書既可以作為有關政府部門、研究機構、企業管理者和財會人員的參考書,也可以作為院校擬從事化石能源行業工作和研究的學生和教師的參考書。
限于學識、時間和精力,書中(包括注釋和參考文獻)難免存在疏忽、遺漏和錯誤,敬請同行專家和廣大讀者批評指正,以便再版時修訂和完善。
作者
2016年4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