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7章 收玉米

  • 杜鵑記
  • A元霜
  • 2940字
  • 2021-12-05 18:51:41

范寧不知道父母已經商量好了自己的培養計劃,心心念念都是多認些字,她覺得這里的生活雖然窮了些,但平靜安逸,比起前世快節奏的生活,這里的人考慮的是如何吃飽穿暖,沒有那么多物欲橫流,只是她實在想念大米飯,想吃肉,她想要獲取這個時代的知識,發家致富,其實她自己是有本事能掙錢的,范家祖上是醫藥世家,書房里也有不少醫書,但她前世就是醫生,對這個職業可謂是又愛又恨,她不想再走老路,只能另尋他徑。

范寧前世是個中醫院的婦產科醫生,大學本科學的中醫,學習的都是中醫的望聞問切等傳統中醫藥理論知識,她研究生階段選擇了婦產科方向,開始了臨床輪轉,才發現中醫院里雖然也有用中藥方劑治病的,但大多是上了年紀的老教授,這些人以前是師傳的,一直用古方治病,但他們自師傳而來,大多也有自己的徒弟,自然不愿意輕易教旁人,前世西醫繁榮,風頭無兩,許多年輕醫生用的也是西醫的方法診斷治病,她的研究生生涯并沒有學到太多中醫手段,每日里都在手術間里度過,她心里是惋惜的,但一畢業,中醫專業的研究生在就業上并不占優勢,中醫院也不一定只招中醫,她好不容易簽了家中醫院,剛剛工作的住院醫生,每日里都是收病人,開醫囑,做手術,辦出院,剛剛工作的小醫生,治療的大方向都由上級制定,收入不高,與朋友們合租在一起,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好好工作,早點買一套自己的房子,有個屬于自己的家,對于房子的追求大概是每個女孩兒的執著,即使這房子再小再破,也能成為避風的港灣,心里都會踏實。

在她工作第十年的時候,這個愿望終于實現了,她更加努力工作,每日里忙得不行,好不容易熬成了高級職稱,成了主任,每日里跑會診,搞科研,依舊忙碌,心里想的是高效安全地把患者治好,市面上雖然也有中藥,但市場化經濟的發展,藥農們種藥的時候也用上了農藥化肥,藥效大打折扣,許多方劑里的藥材的藥性早已與古方不同,因此效果也不同,范寧自己也不放心開中藥方了。

有一位中醫大家曾說過,中醫將亡于中藥,就是這個道理。

范寧剛重生的時候,總覺得這個朝代太落后貧困,又常常為自己太年幼而苦惱,現在又覺得,能重生一次,開啟新的人生,是多少人做夢都求不到的事,新的人生,新的開始,真是上天的恩賜。

范思勉在家住了兩日,又啟程去了書院,范寧每日里跟著祖母與母親,白日里下地干活,她人小,也就是揪上幾把野草,留著背回家喂豬雞,夏季野草長得快,顧氏與秦氏要除草,她扛不動鋤頭,太陽又大,便坐在田埂上的樹蔭下自己玩耍,鄰居家的小孩田間地頭跑跑跳跳,喊她一起過來玩,幾個小孩子玩的是過家家,挖了泥巴,做成泥饅頭,泥包子,泥肉,又扯了野草來擺成菜肴,嘻嘻哈哈地笑鬧,似乎怎么也不覺得累,范寧覺得幼稚,不過看著小屁孩們的笑臉,心情也格外地好,傍晚的時候,小孩兒們身上臟兮兮的,免不了被大人們責罵幾句,拎著回家,顧氏見范寧身上倒還干凈,道:“我們寧姐兒原來還是個愛干凈的。”

秦氏背著滿滿一籃子豬草,也笑:“女孩子家愛干凈才好呢。”

顧氏右肩抗著鋤頭,左手牽著范寧,回家之后,秦氏進了廚房做飯,顧氏喂了豬雞,洗干凈手,才書房拿書教范寧認字,農家人收工晚,沒讀幾個字天就黑了,傍晚時分讀書最傷眼睛,山村里的人家窮,舍不得點燈,匆匆闔了書本,吃完飯收拾干凈就進屋睡覺了。

夏秋兩季都是農忙時節,尤其到了收玉米的時候,顧氏與秦氏天還不亮就起身了,草草吃點東西,背著干糧和水,匆匆往田地里趕,到了中午,也只吃點干糧,休息片刻又下了地,幸好書院有秋收假,范思勉也回家收玉米,否則,就憑家里兩個女人,玉米不知要何時才能收得完。

范寧四歲了,幫不了什么忙,就坐在收好的玉米堆旁邊守著,防止老鼠和鳥雀來偷吃,母親和祖母負責掰玉米,父親負責背回去,這個時代的玉米產量低,一株上只結了一個玉米棒子,最飽滿的也只有成人手掌長,一畝地的產量連現代一半斗趕不上,卻是農家人的口糧,李家的小胖墩蹦蹦跳跳地捂著雙手過來,笑嘻嘻地問范寧:“妹妹,猜猜我手里有什么?”

這個小胖墩十分調皮,比范寧大三四歲,他父親李大郎總喜歡上山抓野味去賣,李小胖從小便學得了一手抓蛇掏鳥的本事,年紀越大越調皮,范寧道:“不知道。”

”好東西,妹妹,你伸手來接吧!“

“我不想要。”

李小胖存心捉弄她,手一松,幾只蛐蛐掉到了范寧膝蓋上,蹦蹦跳跳地亂飛,小胖墩捂著嘴咯咯咯笑個不停,又夸張地發出尖叫。

范寧倒是不怕蛐蛐,許多昆蟲都可以做中藥,更何況蛐蛐又不會咬人。誰知范思勉恰好來到,見到李小胖拿蛐蛐嚇唬女兒,連忙過去哄她:“寧姐兒,不怕,不怕。”又教訓小胖墩:“不許欺負你妹妹,快回家去。”

李小胖他娘也在地里收玉米,聽到動靜,抬頭見到范思勉,生怕得罪童生老爺,連忙叫兒子回去。

李小胖吐了吐舌頭一溜煙跑了,范思勉見女兒不說話,還以為她被嚇傻了,摸摸她小臉:“不怕了啊。”

范寧看見父親一臉的汗,知道他背玉米辛苦,田地雖然不遠,但背著玉米一天幾個來回,肯定會累,她道:“爹,沒事兒,我不怕,你放我下來吧。”

范思勉見她果真面無懼色,覺得驚奇,放她下來,笑道:“寧姐兒好樣的,下次那李小胖再來,你別理他,他要是再嚇唬你,你告訴爹,爹幫你罵他。”

范寧笑呵呵地應了,有父親護著的感覺真好,她抱起地上的水壺:“爹,渴了吧,喝口水吧。”

范思勉接過來晃了晃,只剩半壺水了,他沒喝,背了這趟玉米回家再喝就行了,這些水還是留給地里勞作的妻女,他忙著將玉米撿進籃子里,收玉米不能拖,秋季的雨水都是說來就來的,否則下了雨,爛在地里,這一年的收成就泡湯了,范寧也過來幫忙,很快就裝滿了,他背起籃子,對著秦氏吆喝了一聲:“你瞧著寧姐兒些,別讓那李小胖再拿蛐蛐兒來嚇她。”

秦氏先前沒注意這邊,過來問了兩句,嘟囔道:“李大郎也真是,兒子那么調皮也不管管。”又安慰了范寧幾句,抬頭看見李小胖被他娘拘在地里撕玉米,秦氏道:“我看他家也只有李大郎媳婦會管一管李小胖了。”

李家正是先前那給了女兒去縣里做妾的一家人,李二姑娘正是李大郎的妹妹,李小胖的嬸子,范思勉很是瞧不上李家人的做派,只是鄉里鄉親的,見了面還是得假裝客氣幾句,應了秦氏幾句,又忙著背玉米回家了。

家里的玉米一直到了中秋節前一天才收完,堆在院子里黃澄澄的一片,范家人圍在院子里撕玉米,留下幾片葉子栓在房梁嚇風干,才能裝進倉庫里,阿花一日比一日老,不大愛出門了,不過家里的糧食倒是沒有老鼠敢偷吃。

今年的收成不錯,只是糧食還沒裝進倉庫,官府就發了通告,要求各家各戶交賦稅,今年的賦稅上調了,往年都是每畝一斗,今年要交一斗半,直接翻了一半。

范家是外來戶,只有八畝地,要交十二斗,也就是一百二十斤,在古代,這可不是一個小數字,這個時候還沒有農藥化肥,全靠著農家肥滋養土地,糧食產量低下,要是遇上病蟲害或者天災,顆粒無收也是有可能的,范家這八畝地就算全部種滿,收成好的年份也只能產出三百多斗,可農民們大多不會將地全部種滿,否則,土地肥料不夠,今年種滿了,明年產量會大打折扣,所以,范家只種了六畝地,每年總有兩畝地輪換著修整,今年算是收成好了,產了兩百多斗玉米,差不多要交一成的賦稅,剩下的大概兩百斗玉米,要供一家四口人一年的口糧。

范寧粗略算了算,剩下大概兩千斤玉米,也就是一噸的重量,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平均每天下來,只有兩公斤左右,這還不算走親戚所用,日子真是過得緊巴巴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定县| 绥德县| 克什克腾旗| 卢氏县| 南昌县| 敦化市| 曲周县| 肥乡县| 澄迈县| 崇州市| 淮滨县| 寻乌县| 油尖旺区| 昆明市| 郓城县| 罗平县| 广西| 潼南县| 漠河县| 武陟县| 博白县| 洞口县| 邢台县| 苏尼特左旗| 北流市| 工布江达县| 南通市| 南靖县| 望谟县| 马边| 平原县| 定边县| 札达县| 武宣县| 仁化县| 通江县| 漾濞| 尼勒克县| 五峰| 错那县| 文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