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你曾為亂糟糟的家付出的努力
在我將一勞永逸的收納方法告訴你們之前,我更想讓你們先看看我曾經混亂的家,還有我在工作中看到和親身體驗到的,或許也是你們經歷過或正在經歷的,為了改變自己凌亂的家而付出的努力和走過的心碎旅程。
第一階段:邋遢大王之家
我自己也曾經是一個過著“亂糟糟”日子的人。從小學到高中,我都是學校里有名的邋遢大王:書桌上的書總是搖搖欲墜,考試時桌子滿得連張試卷也放不下。邋遢大王的家自然也不會整齊。明明住在大房子,按理說不存在空間不足的問題,卻硬是亂到進門時無處下腳,找不到東西更是家常便飯。

第二階段:決心收納的實踐
當我意識到自己的家已不再宜居時,痛下決心改變現狀。在日常生活里,努力時刻保持整潔、定期打掃,還添置了不少收納家具和用品。


與此同時,這個階段我還學習了“斷舍離”的收納方式,接受了家里不能有太多物品的理論。每周打掃衛生時,整理出的閑置物品會一狠心一咬牙地扔進垃圾桶,許多多年的珍藏品也未能幸免于難。


這些看上去似乎很有效的收納方法,也許是讀到這里的你正在或者正準備用的收納法。
又或者,聰明的你已經發現這其中的不妥之處了。
那一陣子,我傻乎乎地實踐著這些以為會讓我脫離亂糟糟生活的收納法,確實,最開始他們的效果還不錯。與之前各種雜物滿天飛的情況相比,每周的整理和處理無用品確實讓我的家有了些起色:也許是扔掉了很多東西的緣故,家中似乎整潔了不少;而新增的收納用品也在積極地發揮著它們的作用——確實很能裝!看上去,家中凌亂的問題似乎解決了。
可漸漸地,事情卻似乎向著更糟的方向發展。

第三階段:死灰復燃的凌亂
凌亂 多層收納帶來的新“找不到”難題
看到柜子的進深空間還有富余,就忍不住“自作聰明”地決定充分利用空間的深度。于是,柜子中里里外外疊著放置了若干層物品,自己卻還沉浸在自認為提高了收納效率的沾沾自喜中。

可是,這么一來,在柜子深處的物品就一直那么孤獨地在暗無天日的角落中待著,徹底地被遺忘了。

其結果就是,自己會重復購買家里明明就有,卻被自己雪藏的物品,鬧了不少笑話。這曾讓我一度懷疑自己是不是已經開始記憶力退化,癡呆了。
凌亂 周而復始不斷涌來的打掃重任帶來了巨大的家務負擔

雖然每個周末都會整理雜物、打掃衛生,但不經意間,灰塵和滿屋的物品在剛剛打掃完的屋子中像燒不盡的野草一樣,春風一吹它就跳躍地跑出來。
凌亂 錯誤的分類帶來意想不到的麻煩
比如,衣物按照季節分類所帶來的麻煩事兒——換季。
把衣服按照春夏秋冬分類收好,當季的衣物放在手邊容易存取的地方,其他季節的暫時不穿的衣服放在柜子深處。
好不容易全部整理完后,確實覺得方便了不少,至少收拾后的當季可以瞬間把需要的衣服找出來,不用翻箱倒柜地刨衣服了。
但是,一到換季時問題就來了:之前需要的衣物成了暫時不穿的;之前藏進柜子深處的衣服變成了常用的。于是,就不得不把之前收好的換季衣物再拿出來,把這個季節要穿的衣服放在手邊,把過季的衣服收進衣柜深處。這樣規模浩大的換季運動至少每年兩次,每次得賠上一整天的時間,只為了把過季衣物與當季的衣物做個調換,不勝其煩。

除了勞力,還有讓人勞心的事兒。分類收納之后經常忘了當時的分類方法,創造出的新分類時間一久便模糊不清了,分出的“類”也越來越多,這更是雪上加霜。
于是乎,用完的物品要放回原處也遇上了大麻煩——這個東西應該放回到哪里去?
——這本書,是“客廳的雜志”還是“書房的書”?
——這個小擺件,應該是放在“玩具箱”,還是放在“架子上”?
把物品放回原處時總是需要幾秒,甚至更多的時間來回憶。可別小看了這幾秒,往往就是在這回憶的瞬間,腦子中的懶惰小人就會跑出來,攛掇你“算了,隨便找個地方暫時放一下,以后再收拾吧”。然后,曾經千辛萬苦收納好的雜物又在不知不覺間從柜子里溜出來,破壞屋子的整潔。

凌亂 徹底放棄治療的“凌亂癥”,回歸亂糟糟的“自我”
在堅持不懈的“好收納”之后,仍然被上文中的三大“凌亂”重擊的我,漸漸麻木起來。尤其是在一天疲憊的工作之后,血槽早已見底,每日、每周的打掃和整理真正成為有心無力的奢侈事。
就這樣,解決“收納”難題就被無限期地擱置了。

心里懷著對新家的無限美好愿望,為自己的小家而做的那些努力,還有此中的艱辛與經受的一次次打擊……
也許你會不解為何如此邋遢的人會成為建筑和室內設計師。其實,并沒有什么戲劇性的轉變歷程。設計師和“亂糟糟”的環境常常緊密相連,桌上堆滿了圖紙、模型和便當盒,以至于我對于凌亂無序的環境和堆積如山的雜物充滿了免疫力。開始關注收納的契機其實并不是因為我是一名設計師,而是因為當我完成每一個“家”的設計工作,回訪時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它們再一次變得凌亂不堪,不僅屋主痛苦,自己精心設計的細節也被徹底掩蓋。于是,我開始思考,作為設計師,究竟如何才能讓他們、也讓自己的設計成果從“亂糟糟”中解脫出來。
我最開始為客戶設計他們的家時,聽到過很多關于收納的抱怨。令人意外的是,無論是住大房子還是小房子,客戶提出的針對收納的困惑都十分相似:

● 家里東西越來越多,每天都在收拾,但是依然沒有改變。

● 自己每天辛苦地打掃,老公和孩子卻都不珍惜,物品到處亂丟。

● 家里老人什么都不舍得丟,廚房和客廳堆得像垃圾站一樣。

● 我家的東西多得裝不下,想加幾個柜子,請一定幫我設計出能容納大量物品的柜子。
● 我家里有……(此處省略一千種物品的名字,可自行腦補),請你一定幫我們做出一個能收納這些物品的方案。
面對這些困惑,我都盡力從專業的角度重新探討收納與戶型的現狀,系統仔細地分析,并且用自己的家作試驗田,嘗試各種新的收納理念與方法,在一次次與客戶合作和試錯中發現一些出乎意外的驚喜成果。
在經歷了幾百件幫助客戶解決關于收納與戶型難題的實踐案例后,我自己的家竟然不知不覺地保持整潔超過了兩年。兩年中,每日只需要花一點點的時間整理就能輕松保持,兩年中,竟再沒有進行過大規模的收納和大掃除。就這樣,自然而然地,我“和過去慌慌張張收拾的生活沒有再見”,而和我一樣輕松享受真正好生活的客戶也越來越多。
原來,收納真的可以是一件一勞永逸的事情,一旦學會,就可以和你凌亂的家再也不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