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19年6月30日,是基金半年一度排名的日子。對基金經理來說,考核的標準基本都是排名。選取2019年以前成立的股票型與偏股混合型基金,剔除聯接基金之后剩余的1409個樣本,其中排名前6名的為:
1.招商中證白酒,上半年收益率73.73%,被動指數型基金。
2.鵬華中證酒,上半年收益率為66.69%,被動指數型基金。
3.國泰國證食品飲料,上半年收益率為58.33%,被動指數型基金。
4.匯添富中證主要消費ETF,上半年收益率為58.11%,被動指數型基金。
5.富國消費主題,上半年收益率為58.10%,偏股混合型基金。
6.嘉實中證主要消費ETF,上半年收益率為57.55%,被動指數型基金。
前6名中有5個是被動指數型基金。由此可以看出指數基金的“威力”。當然,這里還有一個前提,那就是選對了行業——白酒、必消品。
指數基金成為全球投資行業的寵兒不是沒有理由的,它是一籃子成本低、風險小的股票,每一只股票都是由指數編制公司精挑細選,具有高成長性、低波動性。
指數基金在國內的發展僅有十幾年,之前一度有過指數基金跑輸主動型基金的案例,但近年來,投資者對指數基金的關注度反而越來越高。
投資者虧錢有兩個主要原因:高買低賣和頻繁交易。大多數投資者在市場行情看漲時買入,在市場看跌時賣出,造成高買低賣;A股市場行情波動很大,追波動的人又喜歡頻繁交易,導致交易成本提高,即使判斷正確,高成本也銷蝕了盈利部分,終成為股市輸家。
而指數基金因為是被動跟蹤指數,管理費率較低,如果采用定期定投的方式,在市場高位,可以享受收益,在市場低位,可以攤平成本。既不用頻繁交易,又不怕市場震蕩,市場波動對定期定投更有益。
那么,指數基金有踩雷的時候嗎?
當然也有。
在港股里面,有一只股票叫作輝山乳業,2017年3月的一天,其股價跌了90%(香港市場沒有漲跌停限制)。持有香港中小指數基金的投資人當天很慘,因為輝山乳業是香港中小指數基金的成分股之一(權重為1%),一個雷導致指數一天跌了0.9%。
但因為個股權重小,指數基金相對主動型基金損失較小。要知道,深入研究、集中持股是主動型基金的宿命,深入研究就是為了集中持股,但是深入研究就可以避開雷股嗎?
答案是不能!
歷史上大成基金踩雷重慶啤酒,最近的東方紅踩雷新城控股,有些雷即使深入研究也是躲不開的,想獲取超額收益就要承擔更大的風險。
與之相反,指數基金是分散投資,它持有的是一籃子股票,而且指數公司會定期更新股票,將已經走下坡路的股票剔除,換上更有成長性的優質股票,為投資者避開了一部分風險。
但是,現在的投資者更關心的是投資指數基金能否實現投資收益率十年十倍。
十年賺十倍,意味著:
(1+X)10-1=10
X=0.27
即需要每年27%的年化收益率,才能達到十年十倍的收益目標。歷史上,寬基指數中證500實現了這樣的收益。從2005年1月1日開始投資,到2015年6月12日,投資中證500的收益達到1155%。
最好的年份已經過去了,未來達到這樣的收益非常難,但通過指數基金定期定投、長期持有,能實現更好的收益,這是毋庸置疑的。
那么怎樣實現更好的收益呢?這就是本書的寫作主旨。
綠巨人組合創立于2016年5月27日,截至2019年9月5日,累計收益35.74%,年化收益率9.8%。作為綠巨人組合的創建者,在實際投資中,我養成了隨時記錄投資日志的習慣。《指數基金投資日志》就是根據綠巨人的投資實錄來解讀指數基金投資的相關知識。
《指數基金投資日志》采用的是由淺入深的解讀方式,使投資新手可以迅速了解指數基金,掌握指數基金的投資策略。同時又加入了綠巨人的投資日志,從整個投資市場的變化發展來看指數基金投資,使具有一定投資經驗的投資者也能從中受益。
最后,還要要感謝房崇倫、范為和鈴子,以及所有支持我的朋友對本書創作的幫助和支持!
望京博格
2019年10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