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 多重曝光的基本操作技法

人們都說:“攝影是減法,繪畫是加法。”多重曝光是多個影像疊加在一幅畫面上,用相機功能做加法的攝影特技。就多重曝光的具體技巧、技法而言,目前攝影界有多種多樣的提法和論述,名目繁多、說法不一。作者在十多年從事多重曝光攝影的創作實踐基礎上,參考業界的各種提法,總結歸納出了6種常用的多重曝光操作的技巧與技法,并將之命名為:虛實互融法、動靜結合法、異物疊加法、功能變換法、黑卡遮擋法、連續創意法,簡稱“多重融合六法”。以下以佳能EOS5D3相機為例進行詳細講解。

一、虛實互融法

虛實互融法,是多重曝光與虛實對焦、曝光加減控制等技巧相互融合的一種攝影技法。

虛實互融法,常用的方法有3種:一是機位不動,拍攝同一景物,形成虛實互融影像的技法;二是機位移動,拍攝不同景物,形成虛實互融影像的技法;三是機位不動,拍攝同一景物,依靠曝光加減控制,形成濃淡互融影像的技法。

如圖展示的《天壇的傳說》和《水墨秋韻》同屬虛實互融法中的“機位不動,拍攝同一景物,形成虛實互融影像的技法”。以《天壇的傳說》為例,該片的具體拍攝過程如下:

首先,將佳能EOS5D3相機加裝17—40mm廣角鏡頭,并將相機固定在三腳架上。打開相機,選擇“Av”光圈優先自動曝光模式,按下“速控按鈕”分別設置RAW圖像格式、“風光”照片風格、“日光”白平衡、ISO100、光圈F10、點測光等參數。

其次,按下“創意圖像”的快捷鍵,打開多重曝光功能,選擇“開:功能/控制”選項,設置“加法”控制模式、4次曝光;將祈年殿居中構圖,以祈年殿為對焦點對焦,并將鏡頭對焦模式調為“MF”,固定相機,以-0.3EV曝光值進行第一次實焦圖像拍攝。

《天壇的傳說》

第一次曝光技術參數

器材:佳能EOS5D3;鏡頭:17—40mm;圖像畫質:RAW格式;

照片風格:風光;白平衡:日光;焦距:18mm;ISO:100;光圈:F10

《水墨秋韻》

第一次曝光技術參數

器材:佳能EOS5D3;鏡頭:72—300mm;圖像畫質:RAW格式;

照片風格:風光;白平衡:陰天;焦距:250mm;ISO:400;光圈:F5.6

最后,按下“START/STOP”鍵開啟實時顯示功能,輕微旋轉鏡頭上的“對焦環”,使鏡頭脫焦以虛化影像,再旋轉鏡頭的“變焦環”,放大虛化影像,從實時顯示屏查看祈年殿虛實圖像的大小比例、位置和融合程度,調整虛化影像的放大尺度,以-2EV曝光值,進行第二次虛焦影像的拍攝。根據圖像回放的虛實融合程度,決定多重曝光的次數。如果虛實圖像融合過渡不理想,可以繼續進行第三次、第四次虛焦影像的多次再曝光,直至虛實圖像融合理想為止。

天壇祈年殿,是許多攝影愛好者喜歡拍攝的建筑景點,其影像已成為標志性的中國符號。在當今全民攝影時代,如何將天壇拍出新意,這是作者多年一直思考的一個問題。作者想通過攝影作品,讓古老的天壇祈年殿講述“天壇的傳說”,達到“一圖勝千言”的效果。為此,作者嘗試用“虛實互融法”拍攝祈年殿。

使用虛實互融法拍攝祈年殿,要求機位居中不動,才能拍出對稱性構圖的多重曝光作品。所以,一定要用三腳架,確保建筑線條橫平豎直、祈年殿中心線垂直居中、虛實圖像對稱、虛影輪廓均衡。

選用“Av”光圈優先自動曝光模式對焦之后,將鏡頭對焦模式調為“MF”,而后旋轉鏡頭“對焦環”虛化圖像,再旋轉鏡頭“變焦環”放大虛化圖像。這是多重曝光操作過程中,經常使用的小技巧,攝影者要熟練掌握。

啟用實時顯示拍攝功能,可以一邊拍攝一邊觀看曝光疊加、融合效果,便于觀察和調整圖像構圖、疊加部分的比例大小和融合程度。

曝光次數設定為4次,運用虛實互融法實現“一實多虛”的影像效果,仿真國畫中水墨的“洇濕”邊沿的繪畫技法,成就了《天壇的傳說》這幅虛實相見的攝影作品。

要準確把握曝光量,一般情況下,第一次的實焦拍攝要少減曝光量,目的是讓主體明亮、色彩豐富、主題突出;第二、三、四次虛焦影像的拍攝,要多減曝光量,目的是壓暗虛化的背景,以暗托亮,以虛托實,讓作品產生朦朧、夢幻、深邃、遠古圖像的視覺藝術感。

《水墨秋韻》拍攝于安徽黃山宏村,拍攝過程與《天壇的傳說》類似,只是先虛拍,后實拍,使用長焦鏡頭,利用長焦距250mm的壓縮空間特性和大光圈虛化背景,以及鏡頭脫焦虛化圖像等技巧、技法,提高了攝影作品的藝術品位。

《水墨玉泉山》

第一次曝光技術參數

器材:佳能EOS5D3;鏡頭:150—500mm;圖像畫質:RAW格式;

照片風格:風光;白平衡:陰天;焦距:500mm;ISO:800;光圈:F5.6

天氣不同,拍攝的效果也不同。《水墨秋韻》在陰雨、霧霾等所謂的“壞”天氣下,利用散(漫)射光線的特性,拍出了色彩淡雅、虛實明顯的具有中國畫水墨效果的攝影作品。

《水墨玉泉山》屬于“機位移動,拍攝不同景物,形成虛實互融影像的技法”。該作品的陪體素材是2015年在江西婺源的一個陰霾天氣中拍攝而成。拍攝時使用150—500mm鏡頭的長焦距端,參數設置為大光圈F5.6、-2EV曝光值和RAW圖像格式。作品主體取自2017年陰雨蒙蒙的北京玉泉山雙塔,以玉泉山白塔為對焦點,以光圈F8、-0.3EV曝光值等參數進行第二次曝光。

《水墨玉泉山》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陪體的拍攝。一般情況下,要注意陪體和所選主體的環境條件要接近,光影、方向要相似;陪體在曝光上要適當多減EV曝光值,影調要暗于主體;所拍陪體的畫面,要注意留有主體構圖的位置;拍攝陪體必須選用RAW格式圖像,以便同機使用。

按照中國畫的款式要求和繪畫手法,后期將這幅作品局部(或全部)去色轉黑白,題字、寫詩、加印、命題,讓作品更具中國水墨畫的韻味。

《故宮遺夢》與前3幅作品不同,完全是在實焦的情況下創作的,屬于“機位不動,拍攝同一景物,依靠曝光減加控制,形成濃淡互融影像的技法”。此法不僅使作品的色彩濃淡相宜、虛實影像相融,而且賦予了建筑線條韻律美。

首先,選擇“平均”曝光控制模式,設置3次曝光,按下“START/STOP”鍵開啟實時顯示功能進行構圖,以角樓為對焦點對焦,將鏡頭對焦模式調為“MF”,固定相機,對天空點測光,以-0.3EV曝光值拍攝第一張皇城剪影效果的圖像。

其次,從實時顯示屏觀察疊加圖像的構圖位置、比例大小和融合程度;旋轉鏡頭“變焦環”,逐級均衡放大皇城圖像,再以-0.7EV曝光值,第二次拍攝皇城圖像;繼續旋轉“變焦環”向前推進放大圖像,在實時顯示屏中查看疊加圖像效果,確定構圖、融合程度,再以-1EV曝光值,第三次拍攝皇城圖像。皇城經過三次連續、均衡的減曝光,疊加融合成3層濃淡、虛實相間,富有韻律的對稱性建筑構成攝影作品。與以上3個拍攝實例不同的是,此例沒有虛焦拍攝,而是依靠3次實焦,逐次放大和均衡減曝光,人為地讓圖像產生明暗有別、虛實相宜,具有“透明肌理”感的攝影作品。

提示:使用虛實互融法進行拍攝,多數情況下都離不開三腳架。因為,三腳架不僅能保持相機穩定,有助于實現“對正居中”的視覺效果,而且方便找水平,適合慢速拍攝、搖移相機等技術操作。所以,喜歡用多重曝光技法創作的攝影師,務必隨身攜帶三腳架。

《故宮遺夢》

第一次曝光技術參數

器材:佳能EOS5D3;鏡頭:17—40mm;圖像畫質:RAW格式;

照片風格:風光;白平衡:日光;焦距:16mm;ISO:100;光圈:F11

二、動靜結合法

動靜結合法,是多重曝光與低速曝光相結合,同時搖移相機進行拍攝的一種攝影技法。

動靜結合法,按手動搖移相機的方式,分為推拉、搖移、旋轉3種。這種技法的關鍵是低速快門的確定,以及搖移相機的時機、速度、幅度、方向等“火候”的把控。

使用動靜結合法拍攝的作品有三高:技術含量高、藝術水準高、獲獎概率高。但操作難度大,實踐性很強,曝光與搖移相機要同步,幅度與方向要到位。因此,必須勤學苦練,反復實踐,善于思考,不斷總結,才能熟悉掌握這一技法。

《金碧輝煌上百年》是2015年國慶節期間作者趁天安門、人民大會堂、國家博物館和故宮燈光璀璨之機,在景山山上拍攝的。該片的具體拍攝過程如下:

首先,將EOS5D3相機加裝24—105mm鏡頭,并將相機固定在三腳架上;打開相機,選擇“Tv”快門優先自動曝光模式,啟用“高光警告”功能,按下“速控按鈕”分別設置RAW圖像格式、“風光”照片風格、“自動”白平衡、ISO100等有關參數;按下“創意圖像”快捷鍵,打開多重曝光功能,選擇“開:功能/控制”選項,設置“加法”曝光控制模式,確定2次曝光次數。

其次,按兩次“INFO”信息按鈕,完成相機找水平、構圖,以故宮神武門屋頂為對焦點對焦,將鏡頭對焦模式調為“MF”,固定相機;以-1EV曝光,按快門線進行第一次實景圖像的拍攝。

最后,機位不動,進行第二次曝光拍攝,如果開始選擇變焦鏡頭是24mm端構圖,在低速(1/20秒)曝光的同時,手均勻而平穩地向左旋轉“變焦環”并前“推”鏡頭;如果開始選擇變焦鏡頭是105mm端構圖,則在低速(1/20秒)曝光的同時,手均勻而平穩地向右旋轉“變焦環”回“拉”鏡頭。通過這種“推”與“拉”的技法,在圖像上制造出了放射狀燈光的軌跡,讓安靜的夜晚和靜止的建筑畫面產生動感的藝術效果。

夜景拍攝屬于弱光攝影范疇。動靜結合法拍攝時,要遵照夜間弱光攝影的條件和技術、技巧要求。一般情況下,選擇日落前后20分鐘的時段進行拍攝和創作較為理想。

使用動靜結合法拍攝夜景,離不開三腳架和快門線:一是為了保持相機穩定;二是便于慢速旋轉“變焦環”;三是便于相機找水平、構圖等操作。

《金碧輝煌上百年》

第一次曝光技術參數

器材:佳能EOS5D3;鏡頭:24—105mm;圖像畫質:RAW格式;

照片風格:風光;白平衡:自動;焦距:24mm;ISO:100;快門速度:1/20秒

《荷塘古韻》

第一次曝光技術參數

器材:佳能EOS5D3;鏡頭:70—300mm;圖像畫質:RAW格式;

照片風格:風光;白平衡:白色熒光燈;焦距:70mm;ISO:100;快門速度:1/15秒

夜景拍攝時,推拉鏡頭讓圖像產生放射狀燈光的軌跡,賦予圖像動感的視覺藝術效果,是攝影技藝中常用的一種技法。此技法的關鍵有兩點:一是按快門低速曝光的同時,手動推拉要協調;二是手推拉的速度,要求慢速、均勻而平穩,絕不能忽快忽慢或中間停頓。

在夜景拍攝時,因為燈光照明不規范,光比大小、變化很復雜,所以一般情況下,在拍攝之前應將相機設置為“自動”白平衡,以適用各種色溫的燈光;啟用“高光警告”功能,防止圖像因曝光不準而出現高光溢出的問題。

作品《荷塘古韻》與《金碧輝煌上百年》不同,采用的是動靜結合法中的水平“搖移”相機的技法。

《荷塘古韻》是在陰霾天氣條件下拍攝的,其操作步驟和攝影技法與《金碧輝煌上百年》基本相似,不同點是:選擇多重曝光“平均”控制模式,確定2次曝光:第一次以-1.3EV曝光,快門速度1/15秒,在按下快門按鈕的同時,水平方向移動三腳架上的三維云臺手柄,相機拍出橫向模糊、虛化的動感圖像。而后,以所拍攝的動感圖像作為陪體,再與白塔“主體實焦”完成第二次曝光。

眾所周知,在陰霾天氣條件下,空氣混沌,無光無影,對比度低,透視度極差,多數攝影師束手無策。經過多次實驗與探索,作者認為在這種不良天氣條件下,運用動靜結合法,照樣可以拍出類似《荷塘古韻》這樣的作品。

拍攝《荷塘古韻》的第一個秘訣是運用動與靜的技巧轉化,慢速、水平搖動相機,營造出虛化模糊的朦朧效果;第二個秘訣是選用“Tv”快門優先自動曝光模式、ISO100、快門速度1/15秒等參數和-1.3EV曝光補償值拍攝,降暗色調,制作具有動感效果的圖像陪體,為第二次實景曝光奠定基礎;第三個秘訣是選用“白色熒光燈”白平衡(或4000K左右色溫),讓灰暗的天空變成藍色,讓無光無影變成有光也有影,讓對比度低變成有反差、有層次。所以說,攝影是全天候拍攝,沒有“好”與“壞”天氣之分,只有善于動腦和不會動腦之說。

比較而言,《小白龍演藝春光夢》采用的則是動靜結合法中的對角“搖移”相機的技法。該作品是作者在春暖花開的季節在故宮里拍攝的。在拍攝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次曝光以-1.3EV實焦拍攝;第二次曝光脫焦虛化,快門速度設為1/8秒,在按下快門按鈕的同時,以對角線方向同步搖晃相機,才能拍出動、靜、虛、實影像的動感視覺效果。

《小白龍演藝春光夢》

第一次曝光技術參數

器材:佳能EOS5D3;鏡頭:70—300mm;圖像畫質:RAW格式;

照片風格:風光;白平衡:日光;焦距:229mm;ISO:100;光圈:F5.6;快門速度:1/8秒

《享受綠色》

第一次曝光技術參數

器材:佳能EOS5D3;鏡頭:70—300mm;圖像畫質:RAW格式;

照片風格:風光;白平衡:日光;焦距:79mm;ISO:50;光圈:F11

在拍攝中要用好各種器材,比如用減光鏡來降低快門的速度為1/8秒左右;用球形云臺以保證相機操作的靈活性;用三腳架支撐相機,便于把控搖晃相機的速度、方向、幅度。

在拍攝中用好長焦距變焦鏡頭,采用F5.6大光圈和逆光拍攝,既有拉近主體、壓縮空間的作用,又能虛化枝葉,增強作品朦朧的藝術效果。

《享受綠色》和《繪秋圖》雖然采用的也是動靜結合法中的“搖晃”相機技法,但它們不同于前述動靜結合法的操作,而是用“多重曝光+連拍功能+搖晃相機”的技巧。下面以《繪秋圖》為例,分解操作步驟與攝影技法。

拍攝前,先將佳能EOS5D3相機加裝70—300mm鏡頭,并將相機固定在三腳架上。打開相機,選擇“M”手動曝光模式,啟用“高光警告”功能,按下“速控按鈕”分別設置RAW圖像格式、“自動”照片風格、“日光”白平衡、ISO100、光圈F5.6,將驅動模式調至“高速連拍”。

然后,按下“創意圖像”快捷鍵,打開多重曝光功能,選擇“連拍”“黑暗”控制模式、曝光次數2—9次(依據畫面實際效果確定曝光次數);用鏡頭長焦距對所拍對象進行構圖、對焦,固定相機;在按下“快門按鈕”的同時,輕微“搖晃”相機,完成《繪秋圖》這一動靜結合作品的拍攝。

拍攝《享受綠色》和《繪秋圖》類似水彩畫效果作品使用動靜結合法,事前要仿照中國水彩畫的樣式,尋找合適的拍攝對象進行構圖。好的構圖,通過輕微搖晃相機,讓畫面內的影像抖動,在多重圖像疊加、連拍驅動模式之中產生影像反應,人為地使圖像產生水彩畫的藝術效果。

與此同時,建議使用三腳架和200mm以上的長焦距鏡頭,距離拍攝對象30m開外的地方拍攝,這樣在按下“快門按鈕”的同時輕微搖晃相機,讓相機“抖動”與多重曝光和高速連拍產生連鎖反應,圖像才會生成動靜結合的效果。

提示:使用動靜結合法拍攝,關鍵點是按快門的同時搖晃相機,搖晃幅度的大小、方向和同步時間的把控有一定的難度。所以,一定要多拍、多實踐、多思考。

《繪秋圖》

第一次曝光技術參數

器材:佳能EOS5D3;鏡頭:70—300mm;圖像畫質:RAW格式;

照片風格:風光;白平衡:日光;焦距:128mm;ISO:100;光圈:F5.6

三、異物疊加法

異物疊加法,是運用多重曝光將在不同時間、不同空間拍攝的不同景物相疊加的一種攝影技法。

異物疊加法,為攝影師插上了無限聯想的翅膀,把不可能變為可能,把不可思議變成影像中的現實。通過這一技法,攝影師可以在攝影的舞臺上,展露出奇思妙想,創作“攝影的蒙太奇”。

《荷塘月色》

第一次曝光技術參數

器材:佳能EOS5D3;鏡頭:70—300mm;圖像畫質:RAW格式;

照片風格:自動;白平衡:自動;焦距:128mm;ISO:100;光圈:F5.6

《鑄造輝煌》

第一次曝光技術參數

器材:佳能EOS5D3;鏡頭:17—40mm;圖像畫質:RAW格式;

照片風格:風光;白平衡:日光;焦距:17mm;ISO:100;光圈:F8

《皇城京韻》

第一次曝光技術參數

器材:佳能EOS5D3;鏡頭:24—105mm;圖像畫質:RAW格式;

照片風格:人像;白平衡:自動;焦距:50mm;ISO:100;光圈:F4

多年拍攝故宮的經驗告訴我們,冬季是拍攝故宮最好的時機,游客少,光影好。下面以《鑄造輝煌》為例,講述使用異物疊加法拍攝該作品的過程與個人體會。

首先,將佳能EOS5D3相機加裝17—40mm廣角變焦鏡頭,用17mm廣角端,以-2EV曝光值,把體積小而粗糙的鑄鐵缸拍大、拍暗,作為拍攝的第一次圖像陪體素材存入存儲卡。

其次,將相機安裝在三腳架上,打開多重曝光功能,選擇“開:功能/控制”選項,設置“加法”模式和2次曝光,從“選擇要多重曝光的圖像”調出剛剛拍攝的“鑄鐵缸”陪體素材;按下“START/STOP”鍵開啟實時顯示拍攝功能進行重新構圖,從實時顯示屏查看鑄鐵缸素材陪體與主體宏偉的太和殿疊加在一張圖像中的比例大小和融合程度。

最后,以太和殿黃瓦為對焦點對焦,按-0.3EV曝光值進行第二次曝光拍攝,將雄偉的故宮太和殿置于畫面的視覺中心,并將粗糙的鑄鐵缸拍出光滑、透亮的質感效果。

提示:使用異物疊加法,要求攝影師必須具有創意思維、嫻熟的攝影技巧和精準的構圖能力。攝影師要先有想法,再尋條件,拍攝起來才會輕松自如。

從《皇城京韻》和《荷塘月色》這兩幅作品中不難看出,異物疊加法既允許不同景物的創作環境相似,也允許創作環境不同,甚至差別很大。

四、功能變換法

功能變換法,是多重曝光與數碼相機多功能、多模式的變換操作相結合的一種攝影技法。

功能變換法主要體現在:進行加法、平均、明亮、黑暗4種控制模式選擇;進行各種鏡頭更換,以及焦距、焦點的變換;進行白平衡或色溫的調節轉換;隨時啟用實時顯示功能進行重新構圖的選擇。

使用功能變換法拍攝作品,首先要了解拍攝對象所處的地形地貌、季節特點和歷史典故等。所以,為了拍好《仙鶴望日》這幅作品,作者事前構思,將相關的多重曝光陪體素材裝入存儲卡內,然后前往拍攝。具體拍攝步驟如下:

首先,按照拍攝前的構思,選擇拍攝位置和角度,將佳能EOS5D3相機加裝70—300mm鏡頭和圓形可調式減光鏡,并將相機固定在三腳架上。打開相機,選擇“M”手動曝光模式,按下“速控按鈕”,設置RAW格式圖像、“風光”照片風格、“白色熒光燈”白平衡、300mm焦距、ISO100、光圈F8等有關攝影功能與參數。

《仙鶴望日》

第一次曝光技術參數

器材:佳能EOS5D3;鏡頭:70—300mm;圖像畫質:RAW格式;

照片風格:風光;白平衡:白色熒光燈;焦距:300mm;ISO:100;光圈:F8

其次,打開多重曝光功能,選擇“開:功能/控制”選項,設置“加法”模式,2次曝光;從“選擇要多重曝光的圖像”中調出2016年用500mm鏡頭拍攝的故宮“日出疊加屋檐”的素材。

最后,為了避開雜亂的游人,鏡頭仰視拍攝,將“日出疊加屋檐”的素材與仙鶴、宮殿屋脊等元素疊加在同一個畫面中。為了使“日出疊加屋檐”素材與現場景物和光影相匹配,一邊從實時顯示屏觀看,一邊旋轉可調式減光鏡,壓暗明亮的天空,至圖像呈現日出剪影效果,停止旋轉減光鏡,以-0.7EV曝光值進行拍攝。

眾所周知,早晚光線是拍風光片最好的光線,但故宮的開館時間是8:30—16:30,所以,在故宮拍攝,多是在頂光、硬光的光線條件下。選擇功能變換法進行拍攝,是解決“頂光+硬光”不利條件的一個好辦法。

在拍攝《仙鶴望日》過程中,作者多次運用了相機各種功能變換:由用150—500mm長焦距鏡頭拍“日出疊加屋檐”素材,轉換為用70—300mm中長焦鏡頭拍主體“仙鶴”;變換焦點、焦距、角度,白平衡模式由“日光”轉換為“白色熒光燈”;多次應用實時顯示功能精準構圖;用可調式減光鏡,壓暗影調、降低快門速度等。

《荷塘美景》在光線昏暗、對比度低、透視度差的霧霾天氣條件下拍攝。按攝影慣例,白平衡選擇“陰天”,但選擇色溫4000K,進行2次多重曝光,由此用調整色溫的方法,改變霧霾天氣下的灰黑色圖像為深藍色調的圖像,其中點綴著黃色、紅色的荷花,在作品中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再采用更換中長焦鏡頭,變換焦點、焦距、角度拍攝的方法進行圖像轉換與融合;隨時啟用實時顯示拍攝功能,在拍攝第一張荷塘陪體時,注意為第二張白塔實景留有構圖位置,而且實時查看疊加圖像的融合程度,便于確定第二次的曝光值。

《日出東方》運用功能變換法,先拍延安寶塔山的景觀,再更換鏡頭拍攝剛剛升起的太陽?!睹髟抡瘴洚敗泛汀妒逶抡龍A》都是先拍月亮,再尋找與月亮相匹配的陪體景觀,更換鏡頭拍攝。需注意月亮與其他畫面元素的構圖要呼應,色彩要匹配,影調要融合。

提示:功能變換法,人為地讓多重曝光與相機的其他多種功能、模式交叉變換操作,在操作上更加快捷;在構圖上更加精準;在影像品質上,過渡融合得更加自然。簡言之,要玩轉相機。

《荷塘美景》

第一次曝光技術參數

器材:佳能EOS5D3;鏡頭:24—105mm;圖像畫質:RAW格式;

照片風格:自動;色溫:4000K;焦距:70mm;ISO:200;光圈:F4

《日出東方》

第一次曝光技術參數

器材:佳能EOS70D;鏡頭:

70—300mm;圖像畫質:RAW

格式;照片風格:風光;白平衡:

白色熒光燈;焦距:480mm;

ISO:100;光圈:F11

《明月照武當》

第一次曝光技術參數

器材:佳能EOS5D3;鏡頭:

70—300mm;圖像畫質:RAW

格式;照片風格:風光;白平衡:

日光;焦距:250mm;ISO:

400;光圈:F5.6

《十五月正圓》

第一次曝光技術參數

器材:佳能EOS5D3;鏡頭:70—300mm;圖像畫質:RAW格式;

照片風格:風光;白平衡:日光;焦距:300mm;ISO:800;光圈:F5.6

五、黑卡遮擋法

黑卡遮擋法,是多重曝光時手執黑卡在鏡頭前快速、準確地搖動遮擋,人為減少圖像遮擋區域的曝光量,讓疊加影像自然過渡的一種攝影技法。

黑卡遮擋法有兩種操作:一種是通過快速搖動黑卡遮擋,進行遮擋區域減曝光或不曝光拍攝;另一種是通過快速搖動黑卡遮擋,遮擋減曝光或不曝光的素材區域。

黑卡遮擋法在攝影中有三大作用:一是在光比較強的情況下,在鏡頭前快速搖動黑卡遮擋高光部分,起到平衡光比的作用,可以替代漸變鏡;二是多重曝光時,手執黑卡在鏡頭前快速搖動遮擋,以此減少不應曝光的區域,突出需曝光的部分,讓主體、陪體由于曝光量不同而分離,有利于突出主體;三是快速搖動遮擋不同的區域,有利于影像疊加部分自然過渡、有機融合。

黑卡制作樣式別設置RAW圖像格式、“風光”照片風格、“日光”白平衡、ISO100、光圈F16等參數;順光拍攝,按1/3構圖法,以宮殿黃瓦為對焦點對焦后,將鏡頭對焦模式調為“MF”,固定相機;旋轉可調式減光鏡,壓暗畫面,將快門速度控制在8—15秒。

除了以上3種黑卡,經常使用的還有異型黑卡。異型黑卡屬于特殊黑卡,可根據現場拍攝對象和實際情況臨時制作。

注:黑卡要選用沒有反光的黑色卡紙或毛織品制作。

《春夢滿皇城》

第一次曝光技術參數

器材:佳能EOS5D3;鏡頭:17—40mm;圖像畫質:RAW格式;

照片風格:風光;白平衡:日光;焦距:17mm;ISO:100;快門速度:12秒

其次,一只手按下快門線的快門按鈕曝光的同時,另一只手在畫面下部2/3處的游客及雜物區域內快速上下搖晃矩形黑卡遮擋,形成皇宮建筑與下部遮擋區域呈漸變減曝光的黑色區域,完成第一次曝光拍攝,并將拍攝素材存入存儲卡內。

最后,作者另選時間驅車前往北京市順義區鮮花港進行第二次曝光拍攝。拍攝時,選擇順光方向,把相機加裝17—40mm鏡頭安裝在三腳架上;打開多重曝光功能,選擇“開:功能/控制”選項、“平均”模式和2次曝光,從“選擇要多重曝光的圖像”中調出前圖“故宮黑卡遮擋素材”;按“START/STOP”鍵開啟實時顯示拍攝功能進行構圖,從顯示屏查看和調整疊加圖像的構圖、比例大小、融合程度;以郁金香超焦距1/3處鮮花為對焦點對焦,并將鏡頭對焦模式調為“MF”,固定相機;以光圈F11、-0.3EV曝光值進行第二次曝光拍攝。此時,構圖上方1/3區域是故宮建筑群,與遠處的天空相吻合,下方2/3是素材的遮擋漸變黑色區域,被盛開的郁金香疊加融合,由此完成了《春夢滿皇城》作品的拍攝與創作。

矩形黑卡2/3遮擋片(陪體素材)

《京都古城再現》《燕歸玉泉山》屬于“通過快速搖動黑卡遮擋,遮擋減曝光或不曝光的素材區域”的拍攝技法。

拍攝《燕歸玉泉山》時,要注意一只手在按快門線曝光的同時,另一只手在鏡頭前搖晃黑卡,遮擋畫面上半區域。其目的:一是通過遮擋而減曝光,凈化玉泉山寶塔周邊環境,保留原素材的畫面;二是讓玉泉山琉璃塔獲得準確曝光,有利于突出玉泉山琉璃塔這一主體。

提示:黑卡遮擋法的原理是隨著快速搖晃黑卡遮擋,遮擋區域減曝光。遮擋的次數越多,停頓時間越長,減曝光越多;反之,遮擋的次數越少,減曝光越少。

黑卡遮擋法的關鍵是采用低速曝光時,手執黑卡在鏡頭前上下搖晃速度要快,從而使被遮擋區域與不遮擋區域的結合部過渡自然而不生硬。

使用黑卡遮擋法時,必須選擇同一種光照方向。如《春夢滿皇城》2次曝光都是采取順光拍攝,宮殿建筑和鮮花明亮艷麗,色彩豐富,有效地避免了因光照方向不統一而造成的黑影充斥畫面。

使用黑卡遮擋法要注意平行構圖。如運用風光片的1/3平行式構圖法,遮擋區域與不遮擋區域界限清晰,便于黑卡上下搖晃與遮擋。

在應用黑卡遮擋法時,旋轉可調式減光鏡是為了降低快門速度,爭取搖晃黑卡遮擋的時間,讓遮擋區域與不遮擋區域的結合部過渡自然而不生硬,圖像銜接處沒有瑕疵。

使用黑卡遮擋法必須利用三腳架和快門線操控相機,方便搖晃黑卡遮擋,并保證相機的穩定性和圖像的清晰度。

黑卡遮擋法的操作難就難在搖晃與曝光同步,以及過渡區域的把控,要多拍攝、多實踐、多總結,從中悟出搖晃黑卡遮擋的技巧規律。

《京都古城再現》

(中空黑卡遮擋示意圖)

《京都古城再現》

《燕歸玉泉山》

(側空黑卡遮擋示意圖)

《燕歸玉泉山》

六、連續創意法

連續創意法,是將使用上述多重曝光技法所拍攝的圖像素材,再連續進行多重曝光,疊加融合成一幅創新影像的攝影技法。

連續創意法,操作難度大,技術含量高,成功率較低,必須進行連續的創意實驗,弄清楚哪些模式與功能融合后相互抵克,哪些模式與功能融合后相輔相成,才能體會其中的奧秘。

《雙龍戲珠》是一幅典型的應用連續創意法創作的作品,歷時4年,經過5次曝光才最終完成。作者將拍攝于四川省的太陽、承德外八廟的雙龍、北京的紅云和反光的落日湖水、內蒙古自治區壩上的平流霧等不同時空的元素,運用連續創意法多重疊加、融合而成最終的作品。下面介紹其具體拍攝步驟:

《雙龍戲珠》(4年5次連續創意法拍攝操作步驟示意圖)

《雙龍戲珠》(最終完成的攝影作品)

第一次曝光技術參數

相機:佳能EOS5D3;鏡頭:70—300mm;圖像畫質:RAW格式;

照片風格:風光;ISO:100;白平衡:日光;光圈:F5.6;快門速度:1/125秒

《頤園風云》(3次曝光+轉換焦距+變換色溫的連續創意法)

第一次曝光技術參數

相機:佳能EOS5D3;鏡頭:70—300mm;圖像畫質:RAW格式;

照片風格:風光;色溫:8000K;焦距:170mm;ISO:100;光圈:F10

首先,將佳能EOS5D3相機加裝70—300mm鏡頭和可調式減光鏡,并將相機固定在三腳架上。打開相機,選擇“M”手動曝光模式,啟用“高光警告”功能,設置RAW格式圖像、ISO100、“日光”白平衡、光圈F5.6、快門速度1/125秒等參數,以-3EV的曝光量,拍攝第一張“紅太陽”素材(圖1),存入存儲卡內。

其次,當作者在承德外八廟看到殿頂上的雙龍望眼欲穿、活靈活現的神態時,便立刻聯想到“雙龍戲珠”這句成語,一幅“雙龍戲珠”的構思映入腦海,遂將佳能EOS5D3相機加裝17—40mm鏡頭,并將相機固定在三腳架上,打開相機,按下“創意圖像”快捷鍵打開多重曝光功能,選擇“開:功能/控制”選項,設置“平均”模式和2次曝光,從“選擇要多重曝光的圖像”中調出在四川拍攝的“紅太陽”素材,與承德外八廟“雙龍”景觀(圖2)重新構圖、對焦、固定相機;以-0.7EV曝光拍攝第二張作品(圖3) 。

最后,按照上述多重曝光操作程序,連續疊加了“北京的紅云”(圖4)、“反光的落日湖水”(圖5)、“壩上的平流霧”(圖6)等不同元素,最終創作出這幅《雙龍戲珠》。

《頤園風云》是2017年一個深秋的傍晚,在北京頤和園昆明湖畔,應用連續創意法拍攝的一幅自然風光作品。作者綜合運用了3次曝光、鏡頭轉換焦點、色溫調整變換等技法,目的是渲染頤和園佛香閣的落日美景。

提示:使用連續創意法,第一張多重曝光素材拍攝很重要。一般而言,拍第一張素材要求各技術參數設置到位,為以后的多次連續曝光打下基礎。

使用連續創意法,多數情況下建議使用三腳架、快門線、減光鏡等攝影器材,并啟用“高光警告”功能和實時顯示功能。這一是為了防止相機抖動而影響圖像清晰度;二是便于進行畫面構圖;三是便于隨時調節減光鏡,壓暗圖像,降低快門速度;四是為了防止過曝光。

連續創意法可以幾次、幾十次,甚至上百次疊加生成一幅新颕別致、神奇莫測的攝影作品。關鍵是創意圖像要有內涵,有意義,有藝術價值。

連續創意法,具體操作并不難,難的是反復、多次的拍攝實踐,因此需要攝影師的耐心、苦心、熱心、恒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彭阳县| 西畴县| 武宁县| 聂拉木县| 法库县| 肥城市| 福清市| 友谊县| 克什克腾旗| 武城县| 万荣县| 贵定县| 苍南县| 福贡县| 南川市| 勃利县| 福泉市| 嘉善县| 福泉市| 济源市| 镇安县| 溧阳市| 灌阳县| 扎囊县| 香河县| 广宁县| 日土县| 维西| 漳浦县| 江安县| 特克斯县| 蚌埠市| 都匀市| 凤翔县| 临江市| 奉节县| 兴业县| 息烽县| 博湖县| 崇礼县| 霍林郭勒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