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是我的大學同學,身高188體重188的那種十分強壯的體型,讓人在人群中一眼就能看到。
G的名字十分可愛,聽說是他家里的老人家上戶口的時候,因為方言的諧音搞錯了。
可能是因為他是我班班長的關系,加上自己本身老干部的氣質,我們都把他當做家長的角色。
不過我現在還在怪他,因為大一剛開學的時候同一個校區土木建筑系的同學要和我們聯誼,結果被G哥拒絕了,聯系人還拉黑了我們,不知道G跟他說了什么,大概就是我們班里的女孩子要先在內部解決掉,我們班的男孩子還都是單身,怎么會跟你們聯誼之類的。
我一直覺得我大學沒有談戀愛就是因為G那次拒絕了聯誼,破壞了我的桃花運,不過后來我知道他是假公濟私,因為他后來和我室友靜靜在一起修成正果了。大概是因為當時就對靜靜有意思吧。
他們兩個老家離得很近,又一個是班長一個是團支書,性格又很合,每天都黏在一起。我們當時總是開玩笑,說你們怎么還不在一起,真的很合適啊,兩個人都是說只是朋友,但是他們這個朋友一做就是大學整四年。
中間也有過其他人的出現,但是都不長久,比如這幾天靜靜和其他人出去吃飯了,G就會吃醋不理他,這幾天G可能遇到個女孩子,結果和靜靜吃了一頓飯就不聯系其他人了。
大概是兩個人對于對方來說,氣場都太強,第三個人根本沒有見縫插針,總之在我們開了他們四年玩笑之后,畢業之前,G終于表白了。
要知道,表白是吹響一頓感情勝利的號角,并不是一段感情的開始。大四剛開學時,我們就覺得兩個人的關系有點不對,之前提起對方,大家都是臉不紅心不跳,現在確是和對方聊天都能笑靨如花。
我問靜靜,你和G是不是在一起了?
靜靜搖搖頭,還沒有。
“還”這個字用得好,還沒有就是已經在有的路程上了,我們這群一直在八卦的CP粉終于看到了勝利的希望,不過也同時擔心起來。
說實話,在我們的印象里,G可能有點配不上靜靜。站在娘家人的角度客觀地講,我們覺得靜靜值得更好的人,可能是因為靜靜性格好,長得也可愛,在我們看來沒有任何缺點吧,而且我們當時覺得如果G真的喜歡靜靜地話,怎么會四年都不表白。
不過最后兩個人在一起了我們還是很祝福他們,因為按照G的說法,早就對我們靜靜圖謀不軌了,只是一直沒說出來而已,曖昧期也是很甜的兩人能在一起我們都很開心。
表白那天,靜靜還在圖書館自習室里面看書準備考研,然后G給靜靜發了消息,讓她去旁邊的小山,他在山上等她。
說來慚愧我都沒有去過那個人稱情侶山的小山坡,我們學校在5A級景區,情侶山雖然不高但是風景還是不錯的,主要是比較隱蔽,成為了很好的表白圣地。
靜靜說G發給她消息她就知道他要表白了,大概是兩個人心有靈犀,反正快到山頂時,G看靜靜有些爬不動了,就伸手去扶她,兩個人也就這樣牽手了。具體表白的內容我們這些人就不得而知了,反正那天的他們都滿是幸福。
兩個人在一起后,大家對G的印象也有所改觀。之前只會覺得G不夠關心別人,也不是特別的紳士,后來才發現,G對靜靜照顧有佳,大概是只會對靜靜一個人大方加容忍的那種,不是中央空調的性格,而且兩個人一路走來也算是一起經歷了很多事情,只要靜靜過得幸福,我們這些“娘家人”就足夠開心了。
本來靜靜是打算考研和出國的,但是當時發揮失常,成績不是很理想,加上G要留在大學的那個城市,靜靜便也留下找工作了。兩個人租了個小屋,在城市里做著自己喜歡的工作,平時回來做點菜,周末一起出去逛逛超市。雖然賺的不多,但是生活成本也不高,過得還算輕松。
我還沒畢業就去了BJ,在那邊每天累得要死卻入不敷出的時候,就懷念起大學生活。靜靜和G的生活就是我羨慕的,本來他們說畢業一年就要結婚的,因為在那邊房價不貴,兩個人的生活應該還是過得蠻滋潤,但是沒想到這個時候靜靜意外得考上了研究生。
說意外是因為這件事情打亂了他們的計劃,靜靜本來頭腦就可以,成績也不錯,考到了上海去,這個時候兩個人就要異地了。異地戀在學生時代不可怕,但是在畢業之后,就顯得尤為不現實。
如果兩個人還在同一個城市,就可以買房結婚,但是在上海那個城市就不太現實,因為房價太嚇人了,兩個人湊合首付都很困難,更不要說靜靜還要完成自己的學業,全部壓力都在G的身上了。
我以為G不會去上海,而是回老家等靜靜,但男人有的時候也是沒有安全感的,G在靜靜開學不久就不顧父母的勸阻,毅然決然地去了上海,找了一份自己的老本行工作,外貿。在學校附近租了個房子,勉強應付生活。
靜靜在讀研期間應該也有其他的男生喜歡她,但是G的存在感太強了,他們都沒有開始行動就自動退出了,算起來,在上海的那段時間,也算是兩個人情感的一個很大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