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章 吉祥年畫概說

追求美好幸福、祈望吉利平安的吉祥意識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它產生于古人對生活的不安定感。吉祥意識決定了古人對吉祥符號的選擇。民間年畫本質上就是一種吉祥年畫,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它最能反映人們對生活和理想的追求,形象地體現一個民族的文化面貌、審美趣味、美學觀念以及風俗習慣。
吉祥年畫圖像反映了中國民俗形象,囊括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深為百姓所喜愛并被廣泛貼用。
吉祥圖案源自遠古圖騰。自遠古的石器時代開始,人類就有了吉祥圖像,如原始巖畫中的狩獵圖、舞蹈圖、雙手伸舉圖、雙人牽手圖等。原始巖畫和彩陶中的太陽神、人面魚紋圖騰,原始彩陶與雕刻中的動物紋和植物紋,以及回紋、勾連紋、旋渦紋、五形紋等,都是吉祥畫的雛形,很多本身就已經是吉祥畫了。
從如今可考證的實物觀察可知,最早的吉祥寓意年畫起源于遠古巖畫,如寧夏賀蘭山賀蘭口巖畫,太陽與馬之間刻畫了一條相連的光芒;西藏阿里巖刻中,太陽的四周畫滿了牲口和魚類;新疆庫魯克山巖刻中,太陽與持弓的人同在。

的不安定感。來的,它產生于古人對生活安的吉祥意識是人類與生俱追求美好幸福、祈望吉利平
顯然,這些都是在祈愿太陽賜福,保佑他們的馬群繁衍,漁獵時能夠滿載而歸,這已經有吉祥寓意了。
太陽紋是最早具有明確吉祥寓意的圖紋,距今約八千年歷史。當時,太陽紋作為吉祥圖案幾乎遍布神州大地。
后來,太陽紋家族逐漸壯大起來,形形色色的花木瓜果紋、鳥獸蟲魚紋都紛紛加入了太陽紋家族。日中鳥、日中獸、日中魚蟲、月中蟾蜍等紋樣也陸續出現,有的地方還出現了簇擁著花果谷實的太陽紋,這些圖案標志著吉祥符號的成形。
吉祥圖案其實很多是圖騰。古人們對人類自身疾病、瘟疫和死亡充滿迷惑和畏懼,需要借助某一物或神幫助人類面對嚴酷的大自然,驅鬼逐妖,消災滅害,保佑平安。于是,圖騰出現了。
圖騰可謂最初的特殊的吉祥物。它們通常采用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符號圖畫,而在同一種圖騰符號下的是一家人,這進而把原始個體合成氏族。
吉祥圖騰是一個民族最初凝聚力的標志。原始人認為人是從圖騰來的,所以圖騰是恩神、保護神,是吉祥的寄托。后來又發展到對動植物、天體的崇拜,這從由巖洞、地底下考古發掘出的木石刻到打制成的日、月、熊、虎、鹿這些天體符號、動物符號或與生存食物有關的圖畫可以看出。這些形象能幫助人類面對嚴酷的大自然,所以是代表信心、力量和希望的吉祥物。
吉祥畫源遠流長,春秋時期已經有“萬壽無疆”“天子萬壽”“南山之壽”等吉祥語的記載,這表示當時已出現祝壽形式和祝壽語言。
戰國時期,吉祥文化的內涵愈加豐富,出現許多具有象征意義的吉祥物,以表達人們辟邪求吉的心理。隨著歷史的發展,吉祥意識、吉祥符號逐步凝練成為吉祥文化。
“吉祥”二字組合的使用最早見于我國戰國時莊周所著之《莊子》一書,在《莊子·人間世》中有“虛室生白,吉祥止止”一語。
唐朝成玄英注疏說:“吉者福善之事,祥者嘉慶之征。”將吉祥寓意畫為圖畫,用來表達求吉驅兇觀念,就成了吉祥圖像,俗稱“瑞應圖”“祥瑞圖”或“吉祥畫”。
此后年畫中許多吉祥紋圖的題材和構圖,都有把“福善之事”和“嘉慶之征”作為創作素材的。
如果說在遠古的巖畫或石刻創作中,吉祥圖以圖騰的形式出現,那么,此后商周的青銅器,春秋戰國的銅鏡,秦漢的畫像石、畫像磚、瓦當,南北朝石窟壁畫,隋唐的石雕,宋代陶瓷、織錦,元代的花鳥畫,明清的織繡、瓷器等上面的吉祥圖,則是以裝飾和藝術品形式出現的。
北京平谷、河南鄭州等地出土的商代銅器上,常飾有首尾相接的魚紋,反映出當時的人們已賦予魚以“吉祥”象征,借“魚腹多子”這一生物形態,寄寓人們祈求多子多福的美好愿望和憧憬。
三國吳主孫亮,制作琉璃屏風,上鏤瑞應圖達120種之多,可謂集吉祥瑞慶圖案之大成。
秦漢時期,佛教傳入中國,佛教中的因果報應、道教中的長生不老、陰陽家的陰陽五行,三者有所融合,再加上神話傳說,廣泛地應用于建筑、雕塑和民俗藝術中,極大地豐富了吉祥圖案的題材。
漢代織錦上出現不少吉祥圖案,有“萬事如意”錦、“延年益壽大益子孫”錦等。此時傳統吉祥圖案中的福、祿、壽、喜圖案已經逐漸成形。
隋唐宋時期,吉祥圖案日臻完善,逐漸普及。尤其是在宋代,吉祥圖案被廣泛應用于建筑彩畫、陶瓷、刺繡、織物、漆器上,此時的吉祥圖案進入了發展的高度普及期。
元代之后,吉祥圖案于民間廣泛流行,至明清而大行其道,特別是民間年畫,成為吉祥圖的重要載體,蔚然成風。俗謂“圖必有意,意必吉祥”。
明清時期,吉祥圖案真正走向成熟。圖案的形式、技法更加豐富多彩,更趨成熟、完美。吉祥圖、吉祥風俗、吉祥語的流傳更為深遠,對社會文化的影響逐步加深。
綜觀中國傳統吉祥圖案的發展史,其源于原始時代巖畫,始于商周,高速發展于宋元,到明清時期達到高峰。至今,傳統吉祥圖案仍具有極強的生命力,仍然是中國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內容。
吉祥繪畫和吉祥年畫是兩個不同概念,吉祥繪畫貫穿整個中國繪畫史,而吉祥年畫是在年畫產生之后才出現。所以,吉祥年畫的出現比吉祥繪畫晚得多。
然而,也可以把所有吉祥繪畫納入吉祥年畫來研究,因為所有的吉祥繪畫都和吉祥年畫有源流關系,而且學者們通常都樂于將年畫產生之前的與年畫題材相同的繪畫都歸入年畫范疇。
明清寫意吉祥畫在人物畫、花鳥畫上成就頗高。明代劉俊的《劉海戲蟾圖》是一幅典型意義上的吉祥繪畫,畫中劉海身著長袍,漂游在海上,天空祥云飄渺,腳下海水滔滔,烘托了劉海不同于凡人的仙人氣質。
《麻姑獻壽圖》中,麻姑形象端莊,手持白拂,回眸顧盼伴行的捧持祝壽仙桃使者,和善地注視滄海桑田,為人間增壽降福。
陸治的《端午佳景圖》也以盛開的石榴與蜀葵來點綴佳節,再以紅色的山丹和寓有吉祥意義的靈芝來襯托畫面。
李方膺的《百花呈瑞圖》繪芍藥、秋葵、水仙,設色艷麗,構圖別致,圖靠題識點題,“百花呈瑞意深長”,顯吉祥之意。
邊壽民的《歲朝清供圖》畫本,上半部行書長題《除夕調萬季歡》,襯吉祥寓意;下半部畫松枝瓶梅、紅珊瑚珠,襯托氣氛,格調清新,雅而不俗。
吉祥年畫一般以花鳥畫為主,其次是植物和動物,人物畫次之,大多取材于民間吉祥圖案樣式,不過在表現形式及技法上有所變化。

人們信仰“萬物有靈”,認為鳥獸花草都有靈性,多為吉祥物。
各種各樣的年畫貼在門上、墻上,還有民宅屋檐及其他部位,無不飽含吉祥寓意。從內容上看,吉祥年畫種類五花八門。表現祈福祝壽的,如天官賜福、三星在戶、八仙祝壽、指日高升等;表現盼富求財的,如金玉滿堂、堆金積玉、富貴根苗(牡丹寓富貴、貓寓財喜)等;表現趨吉辟邪的,如竹報平安(爆竹、花瓶)、六合同春(鹿、鶴)、如意卷草、八卦、吞口等;表現子孫發達、詩書傳家的,如麒麟送子、清白傳家(白菜、青白鴿)、萬卷詩書等;表現忠君愛國、求賢愛才的,如文王訪賢、三顧茅廬、岳母刺字、淤泥河救主,等等。
人們信仰“萬物有靈”,認為鳥獸花草都有靈性,多為吉祥物。畫中或以諧音道吉祥,或以象征示吉祥,或以比喻類吉祥,有多種寓意吉祥的手法,在于物與物的人為組合,在于別出心裁的巧妙運用。
吉祥繪畫的類別,還可以吉祥年畫的題材為出發點來研究。吉祥題材的花鳥畫豐富多彩,幾乎所有的花卉、禽鳥、走獸等吉祥物都在繪畫中得以體現,其組合方式也直接來源于吉祥圖案,主要題材有“花卉之王”牡丹、芍藥,“歲寒三友”松、竹、梅,“四君子”梅、蘭、竹、菊,“春節清晶”萬年青、西竹、水仙,“鬧春花樹”玉蘭、木蘭、海棠、桃花,“長夏之花”荷花、石榴;有秋天的花,雞冠花、芙蓉、桂花、菊花;不僅有花,還有果實,如橘、棗、柿、蓮、石榴、葫蘆、桃、佛手、瓜等,取其吉祥之意。
在中國民間,流傳著許多蘊含吉祥意義的圖案,每逢年節或喜慶的日子,人們都喜歡用這些吉祥圖案裝飾自己的房間和物品,以表示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對良辰佳節的慶賀。這些圖案包括服飾上的壽字紋、龍鳳圖、仙鶴、大海、太陽、松樹等,這些都是吉祥年畫作者樂于表現的圖案。
吉祥文化可以作多種分類。徐華龍在《中國吉祥文化》一文中將吉祥文化分作物體吉祥、行為吉祥、語言吉祥、文字吉祥和數字吉祥五個層面。
寧業高則在其《中國吉祥文化漫談》一書中將吉祥文化分為語言文字吉祥、祝詞賀語吉祥、人名稱號吉祥、地輿政域吉祥、天文生物吉祥、時令人事吉祥、衣食住行吉祥七大類。
如果簡單地按寓意分類,吉祥年畫可分為動物吉祥寓意、植物吉祥寓意、物品吉祥寓意、人物吉祥寓意等。其中以動物吉祥寓意和植物吉祥寓意最多。
從題材內容上看,吉祥年畫又可分為如下不同的題材:
一、吉慶題材
這是慶祝節日和節日祭祀的吉祥圖像,如歲朝圖、合家歡、過新年、慶賞元宵、新春大吉、二月二龍抬頭、端陽喜慶等。
例如百吉圖,也叫“盤長”。它無頭無尾、無始無終,可以想象為許多個“結”,借“百吉”之聲,作為百事吉祥如意的象征,也有福壽延綿、永無休止的意思。
還有如意頭,象征順遂如意。四合如意,四個如意頭從四面圍攏勾連起來,象征諸事如意。
二、富貴高升題材
表現富貴高升的題材較多,如招財進寶、指日高升、平安富貴、鳳凰牡丹、金玉滿堂、鯉魚跳龍門、“福”字“壽”字、喜報三元等。
三、時節吉祥題材
中國的時節很多,時節吉祥,蔚為大觀。以春節為例,這是中華民族的第一大節,有著悠久的歷史與豐富的吉祥文化內涵。宋代王安石曾作《元日》詩:“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與春節有關的吉祥行為、語言、文字等不勝枚舉。單從民俗角度講,祭灶、掃塵、貼春聯春條吉字、壘旺火、守歲、壓歲錢、放爆竹、祭祖祭神、拜年,等等,無不充滿喜慶吉祥。
伴隨著時節吉祥題材內容的,是節氣的年歷畫,如春牛圖、九九消寒圖、春夏秋冬圖等。年歷畫的畫面圖案有瓜瓞綿綿、鹿鶴同春、貓蝶慶春、榴開百子、百子圖、嬰戲圖、母子圖等。
年歷畫中形象稱謂大有講究,如春牛圖中“三人九餅”意為“三壬九丙”,是一個預示豐年的節氣。
這種年歷畫何時貼,貼于何處,如何使用,又有很多知識,如《九九消寒梅花圖》每過一天需用筆點染一片花瓣。
四、行為吉祥題材
行為吉祥是指用行為來體現吉祥的內涵,可分為祈求吉祥的行為和包藏吉祥的行為兩種。前者是為了達到吉祥的目的而專門實施的行為,后者則是某種行為中包藏著吉祥的內涵。在婚嫁、生育、開業、奠基、紀念等大部分的生產生活交往行為中,都有吉祥文化的滲透與影響。
行為吉祥方式,雖然不是年畫的主要題材,但年畫吉祥題材中,往往含有這些內容。
五、生肖吉祥題材
十二生肖都是動物,但在中國民俗文化中被賦予了特別的意義。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全是吉祥物。
如羊,儒雅溫和,溫柔多情,自古便為中國先民朝夕相處的伙伴,深受人們喜愛。甲骨文中的“美”字,即呈頭頂大角之羊形,是美好的象征。
猴是自然界中最接近人類的動物,人類對猴子有一種特殊的親近感,還因為猴與“侯”同音,猴便成了象征升遷的吉祥物。
從形式上看,吉祥年畫除了圖畫組成,還有一些其他形式:
一、吉祥文字
很多吉祥年畫上面印有文字,有的就是以文字當圖,有的是單印吉祥文字。
這些文字有雙喜、福、祿、壽等。也有詞組如招財進寶、大吉、只見財來、黃金萬兩、日進千斗、歡天喜地、十全圖等。雙喜字,是雙喜臨門、大吉大利的意思。“壽”字的字頭經過加工,變成對稱的圖案,是“長壽”的意思。
二、吉祥數字
在中國文化中,數字隱含著吉祥。吉祥數字也不只人們常說的“三、六、九”和“八”,從一到十,到百、千、萬等數字都有吉祥含義。
比如一帆風順、二龍騰飛、三羊(陽)開泰、四季平安、五福臨門、六六大順、七星高照、八方來財、九九同心、十全十美、百事亨通、千事順遂、萬事如意等。有偶數吉祥,也有奇數吉祥;有大數吉祥,也有小數吉祥;有引申義吉祥,也有諧音吉祥。

十二生肖都是動物,但在中國民俗文化中被賦予了特別的意義。
三、吉祥紋樣
吉祥紋樣是吉祥年畫圖案的裝飾紋,其中有回紋、鎖紋、曲水紋、古錢套、連環紋、密環紋、金錠紋、劍環紋、石榴紋、柿紋、菊花瓣柿蒂紋、蓮花紋、寶相花、桃花、平安如意、吉星錦、雪花錦、繡球紋、鳳紋、冰竹紋、云頭、祥云錦、水波紋、火紋、龜背紋、魚鱗錦、夔龍紋、花草拐子紋、獸面拐子、繩索拱璧、豹腳紋、富貴萬代、瓜瓞綿綿等。
四、吉祥符號
吉祥符號也是吉祥年畫的重要內容,通常要和主圖案在一起,構成完整豐富的寓意。這些吉祥符號主要有:太極圖、八卦圖、神盤、日、月、萬字、盤長、方勝、如意頭、福、三多、三元、兔、魚、環套月、九連環、和合、四喜娃、四神、四藝、五瑞、五岳、八吉祥、八寶、暗八仙、八音、八仙、九貢、九光、九章、九雛、九錫、九穗、龍生九子、十二章紋、十二生肖、華蓋、火珠、鐘、磬、繡球、錠、博古、結、古錢、壓勝錢、香爐、花燈、長命鎖、艾虎、五毒、蛇盤兔、鷹抓兔、扣碗、茶壺、葫蘆等。
吉祥文化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它通過各種手段和形式,遍及生活的各個方面。古代勞動人民生活貧苦,他們樂于貼吉祥寓意年畫,正是因為他們苦難深重,而吉祥寓意年畫成為苦難的慰藉,當然,這種慰藉只不過是幻境。

福壽圖/清
福字內鑲嵌圖畫:一老壽星和一童子,童子捧桃和佛手,意為福壽雙全。一鹿口銜靈芝,鹿為長壽之獸,靈芝也有祝壽的意思。上寫“福祿壽喜”,下書一個大大的“壽”字,與上面的福字圖對應,點名該畫主題。
福、祿、壽、喜是古代最吉祥的四個字,其中福、祿、壽在民間傳說為天上三占星,古稱福祿壽三星。傳說福星司禍福,意為五福臨門;祿星司富貴,寓意高官厚祿;壽星司生死,寓意長命百歲。

一品清廉/高密年畫
蓮花高潔,“蓮”諧音“廉”,寓意一品清廉,贊頌為官廉潔奉公。

富貴平安/高密年畫
牡丹花為富貴花,牡丹花插花瓶中,“瓶”諧音“平”,花瓶安放,寓意富貴平安。

吉祥花鳥/高密年畫

吉祥花鳥/高密年畫

吉祥花鳥/高密年畫
在中國美術史的各個發展階段,吉祥畫與繪畫的整體風貌基本一致。北宋時,水墨畫和道釋、人物、花鳥、山水走向成熟。花鳥畫從五代蜀的黃筌“黃氏筆法”(以線為輪廓施以彩色)和五代南唐的徐熙“徐氏筆法”(不再以線為輪廓而以水墨為主施以彩色)兩種基本畫法為始,到北宋初年的徐崇嗣的彩色沒骨畫,是這些時期花鳥畫發展的象征。
而這一時期,正是民間年畫起步時期,為花鳥畫吉祥年畫提供了素材。因此,吉祥年畫也顯示了這一時期花鳥畫的藝術特色。

吉祥花鳥/高密年畫
宋代工筆重彩繪畫大興,吉祥年畫也顯示出這一特點。宋趙佶《芙蓉錦雞圖》畫芙蓉二枝,錦雞一只,枝葉繁茂,芙蓉盛開,雙蝶飛舞,一派生機。芙蓉和錦雞分別是吉祥植物和動物,這是典型的吉祥畫,可將這類作品歸入年畫中論述。
趙佶《瑞鶴圖》也是典型的吉祥年畫。

壽字圖/清
“壽”字中鑲嵌八仙慶壽圖。
民間流傳的八仙人物姓名互有出入,明朝時流行的八仙圖,大多為李鐵拐、鐘離權、張果老、呂洞賓、何仙姑、藍采和、韓湘子和曹國舅八位,不過也有去掉張果老加上劉海蟾的,詳見本叢書之《中國神仙年畫經典》有關介紹。
《壽字圖》亦名《八仙慶壽》,該年畫所展示的,就是張果老、呂洞賓、韓湘子、何仙姑、李鐵拐、鐘離權、曹國舅、藍采和相聚一起,把酒祝壽。圖上方為福祿壽三星。
八仙慶壽亦稱“群仙慶壽”“八仙祝壽”等。傳統圖案除了描繪“八仙”,也有以八只仙鶴翩翩飛舞,借“仙鶴”之“仙”指代“八仙”之“仙”。另說仙人多乘鶴翱翔,云游四海,即以其坐騎之“仙鶴”而代之。此年畫的上方有四只仙鶴。如果八仙翹首仰望云天之中乘鶴翔翥之壽星,則稱“八仙仰壽”或“八仙拱壽”。
年畫中還有松柏壽石、仙禽蟠桃、祥云瑞靄等景物,在傳統民俗文化里這些均有祝壽的含義。

風調雨順/夾江年畫
蝴蝶飛舞,小鳥歌唱,畫面充滿喜慶色彩,“風調雨順”四個大字在蝴蝶、小鳥的環繞下,格外悅目。
還有一些年畫是以佛教傳說為題材創作的。佛教傳說中須彌山有四天王,各護一方天下(俗稱“四大金剛”)。他們手中各持一法寶,分掌風、調、雨、順之權。
南方增長天王手持寶劍,職風;東方持國天王手持琵琶,職調;北方多聞天王右手持傘、左手持銀鼠,職雨;西方廣目天王手中繞纏一龍,職順。
民間吉祥圖案往往以四法寶組成一組吉祥物,象征風調雨順,天下太平。

年年發財/灘頭年畫

金玉滿堂/灘頭年畫
文字語言是人與人之間交流的工具。以吉祥文字構圖的年畫較多,除了“年年發財”“金玉滿堂”,還有“恭喜發財”“長命百歲”“開門大吉”“歲歲平安”“萬事如意”“榮華富貴”“天長地久”等,這類吉祥文字用年畫形式表現,反映了人們向往幸福、追求理想的思想境界。

青山雨過白云飛竹林鳥啼明月上/武強年畫

父子協力山成玉兄弟同心土變金/濰縣年畫
吉祥文字年畫還有花鳥字“天光云影”“魚躍鳶飛”“石門照晚”“精氣神”“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等。
武強年畫《青山雨過白云飛 竹林鳥啼明月上》以植物和人物圖畫組字,濰縣年畫《父子協力山成玉 兄弟同心土變金》以花鳥字構圖,是吉祥文字年畫的代表作。

錢搖不盡長春樹寶聚無涯如意盆/平度年畫
吉祥文字年畫表現的往往是特定場景中的祝頌性語匯,要運用于合適的場合,否則會起到相反的作用。如過年時,人們要相互道賀“恭喜發財”“大吉大利”;祝壽時,要說“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商店開業,要祝“錢搖不盡長春樹,寶聚無涯如意盆”“匯川納海,聚福生財”等。

吉祥花鳥/平度年畫
這組吉祥花鳥紋樣由花瓶和花鳥構圖組成,屬于吉祥年畫圖案的裝飾紋,這類吉祥紋樣除了花鳥紋,還有神獸紋、飛天紋、團花紋、燈籠紋、人紋、魚龍變幻紋、花草紋、雙獅紋、勾花紋、龍鳳紋、動物紋、花草紋、幾何紋、花果紋、吉祥花邊紋、吉壽連續紋、福壽連續紋等,數不勝數。

十二屬相/鳳翔年畫
十二屬相即十二生肖,是民間以十二種動物與十二地支相配形成的紀歲方法。十二生肖的排序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
自古中國人就有用十二個專有動物記時間的習俗,記十二時辰、十二個月和十二年。同時還用十二種動物配上十二地支記年。對每個人來說,生肖都用來記自己誕生之年,每一個中國人都擁有屬相,十二年一個輪回,十二年一個“本命年”。
生肖現象是一種文化現象,它創造性地以動物習性賦予人類性格,將動物特征賦予人類特征,是中國古典文化中比、賦、興文學手法的巧妙應用,也是天馬行空的文學想象力的揮灑。特別是創造出龍這樣的動物,是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的產物。

五龍戲珠/楊家埠年畫
龍是人們想象出來的動物,它集中了各種動物的優點,各部位都有特定的寓意:突起的前額表示聰明智慧,鹿角表示社稷和長壽,牛耳寓意名列魁首,虎眼表現威嚴,鷹爪表現勇猛,劍眉象征英武,獅鼻象征寶貴,金魚尾象征靈活,馬齒象征勤勞和善良等。
龍是吉祥動物,因此生活中很多關于龍的成語都是表示吉祥美好的,如“生龍活虎”,比喻活潑矯健、生氣勃勃;“望子成龍”,希望子孫能出人頭地;“龍騰虎躍”,形容威武雄壯、生氣勃勃。“龍驤虎視”,形容氣概威武,也喻雄才壯志。
龍是高貴的,在古代代表皇帝,天安門前石華表的云龍、山東曲阜孔子廟的盤云龍石柱、故宮龍床等都是歷史上皇權的標記。
年畫上的五龍戲珠呈現活潑生動之勢,是典型的吉祥圖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