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初中二年級。
“同學你好,我是默哲,很高興認識你。”
面前的男生,面頰白皙,碎發,米白色的短袖、一條黑灰色的長褲,配一雙白色的運動鞋,約摸著1米6、7,笑得很陽光。
“你……你好,我叫夏婉安,認識你也很高興。”夏婉安訕訕回道,眼神中流露出些許不自然。
“好巧啊,這次地生模擬考試我們又排在了一起。”男生指了指眼前地生模擬考名次榜,第一和第二位。
夏婉安順著男生手指的方向看去:
第一名:1班默哲;
第二名:2班夏婉安;
第三名:……
自己的名次和上次一樣,依舊排在這個名叫默哲的男生后面。
“是啊,好巧啊。”夏婉安挽了下耳邊的碎發,盡量表現得平淡:“就是不知道地生結業考試還能不能考到這么好的成績。”
“肯定會的,要有信心。”男生看了一眼夏婉安,出聲鼓勵。
“謝謝,希望會吧。”
“之前地生模擬考,我們成績都在前三,結業考問題一般也不會太大。”
夏婉安微微笑了笑,沒有回話。
默哲這個人,夏婉安也是聽說過的。
別人能說出這種底氣十足的話來,靠的自然不是能說會道的嘴,是實力。
如果說這個學校有什么“風云人物”,那默哲肯定是其中一位。
初一到初二大大小小的考試,不管是正規的校考還是班級組織的小考,默哲的成績總是在第一第二。這兩年來,默哲本人拿到的獎狀不知有多少;得到老師的表揚,更是不計其數。
學校舉行的活動,或者在策劃組,或者在主持人組,多多少少都能找到他的足跡。
成績好也就算了,可偏偏別人還多才多藝。在校周年慶典上,一首《十年》可謂是響徹全場,就連學校里唯一的音樂老師都夸贊過:“這孩子唱功不錯。”
默哲二字,就像是這所學校里的學習模范。同一屆的家長們每每在一起討論孩子們的學習時,也總會提起默哲,然后或多或少的拿自己的孩子對比,再無奈地搖搖頭。默哲本人就屬于典型的“別人家的孩子”,令不知多少男生無奈,女生仰慕。
說從未見過是不太現實,夏婉安也曾在學校里遠遠地看見過默哲。那是在學校的音樂排練室,默哲和小組成員們正在彩排。
學生們眾星捧月般地將其圍在中間,而默哲大大方方說著話,未見絲毫怯場。時不時也會有一兩句話傳出來,惹得周圍的人捧腹大笑,又不顯得高高在上。
所有的閃光點,似乎是那么理所當然,完美得讓人找不到瑕疵。
只是在夏婉安看來,默哲那光彩照人的外表下,藏著某種被刻意隱藏在骨子里的灰色;在刻意偽裝的色彩里,總有某種似有似無的哀傷流露出來。
為什么?明明年紀相仿,為什么會有這種情緒?是錯覺?還是事實上就是如此?
不過兩個萍水相逢都算不上的陌生人,夏婉安也不好說什么。
更多的時候,兩人是擦肩而過,也不會點頭打招呼的緣分。說得簡單點,就是同校的陌生同學。
按理說,這次的偶遇,應該就如一顆石子被投進湖面,無聲地沉入水底,從此了無音訊,湖面再無半點波瀾。
可事實上,在石頭被投入水中之前,水面早已泛起了漣漪。
……
轉眼間,學長學姐們中考結束,夏婉安也迎來人生中半個比較重要的考試:地理生物結業考試。
上午,中考完散場。
下午,空氣中似乎還殘留著中考過后的殘酷。
夏婉安坐在教室,指尖輕觸著貼著考生信息的座位,有多少人又將多少時間留在了這小小的一張紙上。中考結束,是夢開始,還是結束……
聽爸媽說,他們那個年代,很多人初中剛畢業就步入社會,連高中的校門都沒有進去。
也有很多人因為這場考試,改變家族命運,從此飛黃騰達,直到現在還發揮著能量……
在這六月雨天的黃昏里,第一次,夏婉安對自己的未來產生了疑惑、迷茫,以及一種莫名其妙的傷感。
就真的是,所以的人都要按部就班,走著這一成不變的路?
……
地生結業考試,說難也不難,說簡單也不簡單。
主要在于平時有沒有落實到位。就算臨陣磨槍,輕輕松松及格也是沒有問題的。當然,想要考高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就如之前默哲說的“前幾次考試都沒有跌出前三”,夏婉安考得總體來說算是不錯:平均分為99,兩科都達到了A等。而默哲一如既往全為滿分。
周五,名次榜上相同的位置,男生第一,女生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