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鳴依然還在戰斗,除了周山放水以外,就屬劍三那場戰斗最為輕松,然后與云缺的比試就開始受傷了。
如今姜鳴打完了九場后,早已傷痕累累,血跡斑斑。如今這般模樣好像從地獄里爬出來的惡鬼。
周山在臺下看著,早已把自己那幼小的豎得身子筆直,梁絮眼睛早以變成一雙兔子眼。
如今在天瀾冢宴會中的小屁孩中,表情有忌憚的、嚴肅的、傷感的、興奮的、恐懼的,各種各樣。
但是只有吳志臉上帶著惡心以及厭惡。
在迎風飄揚的五星紅旗下長大的吳志從前哪里見過這種場面,若非倚靠在秦煙大腿上,吳志早已癱坐在地。
這個時代是野蠻的、瘋狂的,吳志想要讓戰斗停止下來。
但是吳志喉嚨蠕動卻始終無法出聲,心里面早已被恐懼填滿,對于死亡的恐懼、對于眾人可以冷漠的把一個又一個年幼兒童送上去戰斗而周圍圍觀的群眾的那種淡漠而感到恐懼。
秦煙早已察覺到倚靠在自己大腿上的吳志在那瑟瑟發抖,但是秦煙知道吳志必須要經歷這些,因為現在戰爭早已包圍住這片大地。
吳志身為黎國皇族中人,身為自己與吳良的長子,戰爭是吳志以后必須應對的。所以秦煙不允許吳志躲在自己身后,哪怕他現在害怕得瑟瑟發抖,但是秦煙依舊讓吳志面對這場景,依舊不出聲安慰。
“我衛國風滿樓魏無忌愿與姜鳴共勉共進。”一個刀疤臉出聲說道。
被殺戮籠罩的小小一角可不照顧眾人的情緒,又有人登場來到姜鳴面前。
“若是怕了,可以自斷手腳筋,這樣可活,若是等我出手便是死。”魏無忌十分囂張的說。
“螻蟻之輩也敢向我出手,跪下臣服領死。”魏無忌囂張,姜鳴更囂張,絲毫不應為自己傷勢而露怯,下巴微微上抬,斜視著魏無忌淡漠的說道。
魏無忌聽聞姜鳴此言,喜悅還要大過驚喜。
衛國是一個小國,但是國力亦十分強盛。
此番派魏無忌出手,自然是想激怒黎國,讓黎國前來攻打衛國,到時候派人游說此前敗亡的那些大佬,讓其上奏攻打黎國,若是能成功游說一兩位來攻打黎國的話,這讓兵力分散的黎國根本扛不住。
在加上一些落井下石的“朋友”,那么衛國必定能從黎國身上咬下一塊肉來。甚至可以借此機會成為七強之一。
而魏無忌擊殺掉姜鳴后必定名聲大噪,又為衛國立了功,以后必定平步青云,步步高升。
魏無忌壓抑住自己的情緒,強迫自己讓自己盡量冷靜下來。
如今的姜鳴已是強弩之末,只需繼續為其增添傷口,慢慢消耗其體力,如此我便可不費吹灰之力將其擊殺。
想到這,魏無忌使出一記“力劈華山”向姜鳴砍去。
氣勢對于如今的姜鳴來說宛若奔雷,只能堪堪抵擋住這一刀。
但是這一刀雖然被格擋住了,但是姜鳴卻硬生生受了魏無忌一腳,先前處理過的傷口又有一些崩裂開來。
血跡把姜鳴剛換好的衣服又染成了紅色。
魏無忌見一招試探得手,便立即往后撤退。
想要硬生生耗死姜鳴。
姜鳴亦察覺到了魏無忌的意圖,但是卻無計可施。
這次大典不能停,停了天瀾冢的臉面就給自己丟盡了,只要自己活著天瀾冢的其他人都無法在黎國武林中抬起頭來。
而黎國數代學子亦無法在“蒼穹學府”中在其余國家學子面前抬起頭來。
所以自己不能輸,只能贏,只能繼續朝著魏無忌進攻。
姜鳴用所剩不多的體力使出一式“長虹貫日”,不料魏無忌直接閃避開來,哪怕是姜鳴如今速度變慢了許多。
但是魏無忌依舊不與姜鳴纏斗在一起。時刻保持小心謹慎,就是打算耗死姜鳴。
姜鳴也沒辦法,只能繼續追擊,因為拖得越久局勢對自己就越不利。
這一刻。
姜鳴著急了。
姜鳴又使出一式“陽關三矢”,此招講究一個“快”,攻勢如潮,一波接一波。
但是姜鳴終究是帶傷之軀,而且持續戰斗已久,這一招“陽關三矢”以失其意。
而且姜鳴此時又心急,如此攻勢之下反而被魏無忌趁機在左臂劃了一刀,再為自己增添了一道傷勢。
但是陷入思維誤區的姜鳴因為自己再添加一道傷勢攻勢反而愈加猛烈,“平沙落雁”、“長虹貫日”、“陽關三矢”等招式一招接一招的攻向魏無忌。
但是根本沒有一絲意義。
除了讓魏無忌心情舒暢以外,反而令自身傷勢變得更多。
姜鳴那綁扎好的頭發也散亂開來,頭發沾染了自身的鮮血與汗水濕漉漉的沾在臉上。
因為傷勢和那疲憊不堪的身軀讓姜鳴已無力發生進攻。
魏無忌看著駐劍站立在那的姜鳴終于忍不住開懷大笑。
“受死吧!”
魏無忌提刀向姜鳴砍去。
臺下的周山滋目欲裂,梁絮低下頭不忍去看……
姜鳴眼睜睜的看著那劈砍向自己的大刀卻無力閃避。
恥辱、不甘、憎恨、憤怒等情緒一下涌上心間。
夢想的邊緣尚未觸碰到,怎能在此倒下。
我要殺!殺!殺!
正所謂“心中有猛虎,擾我心者。殺!殺!殺!”
憑借著那不屈的意志,姜鳴在魏無忌大刀砍中自己胸膛后那片刻放松之際,左手拿著匕首,讓其一刀封喉。
魏無忌沉迷在自己功成名就的喜悅之中,不甘的倒下去了。
姜鳴也因為體力不支和那過多的傷勢也倒下去了。
即使是姜鳴身在自己的地盤上,但是在這個時代,死于傷口感染的數不勝數,能否活過來全看自身能否扛過去。
真是一切皆由天定。
姜鳴被姜老爺子派人救治去了,而隨意魏無忌的敗亡,衛國風滿樓的人也灰溜溜的走了,沒有多說一句話。
但是就在這種氛圍下,天瀾冢的當代主人姜老爺子卻高聲說道:“開席。”
不知道剩余的眾人如何能在如此情況下也能大吃大喝。
也許是習慣。
也許是時代使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