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顧此失彼
- 早安,成都
- 白云
- 3670字
- 2020-04-29 12:40:30
為了讓常年受到自然災害威脅的農民下山進城安居興業,政府利用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政策,大力實施山區“生態移民”工程。既徹底避讓了自然災害,改善了老百姓的生活、生產條件,又大幅度增加了老百姓的經濟收入。按理說這是老百姓求之不得的好事,但沒有想到的是先搬進城里的一部分老年人,在進城之后仍然無法改掉在農村的陋習:他們隨地吐痰亂扔垃圾。多次被環衛工人制止以后心生怨氣,立即跑去找政府扯皮,公然要求回到自己的老家去。覺得城里的約束太多,在鄉村自己就是老大,別說是隨地亂吐口水亂扔垃圾,只要沒人看見就是在地里拉屎撒尿也是常有的事情。
政府工作人員開始還給這些扯皮的老年人耐心講解道理,讓他們進城之后就應該接受新的思想觀念,做到人人講衛生講公德。卻沒有想到這些固執的老年人不但聽不進去,還到處發泄自己進城之后的種種不滿,這讓還沒有搬下山的一些老年人非常猶豫。蘇梅的老家其實已經開過幾次生態移民動員大會了,政策上面已經說得很清楚:每個人免費分配三十五個平方的電梯公寓,男滿六十歲,女滿五十歲,每個月直接領取社保工資。年輕人免費培訓之后直接進工廠就業,孩子就近入學。但一些老年人聽信謠言之后開始打起了退堂鼓,更有一些貪婪者覺得國家的錢不要白不要;開始索取巨額青苗補償款,所以生態移民動員工作一直進行得不太順利。
其實那些扯皮的村民也只是鬧鬧而已,當政府做出回復,愿意搬回山上的村民政府決不阻難,愿意出錢把房子給他們在山上修好,讓他們搬回去住。前提是城里的漂亮電梯公寓必須退出,已經領取的社保工資也必須全部扣除。那些在大山上生活了一輩子,每天靠著臉朝黃土背朝天勞動的老年人。年老體弱時,讓兒女每個月給100一200元生活費都要看臉色,有些甚至還拿不到錢,走到打官司索要生活費的老年人立即傻眼了。現在自己每天什么活都不干,每月還有近2000元的社保工資可領;有病進醫院不用自己花錢,一張社保卡就能解決所有問題;自己可以揚眉吐氣地生活,再也不用去低三下四祈求晚輩,這才知道自己的沖動和不理智行為會讓眼前的幸福立即化為泡影。思量再三,這些老年人立即又跑到政府去道歉,承諾自己錯了,只求政府不再把他們“請”回山上去。
以前生態移民搬遷是每家的戶主簽字合同就生效,所以造成了一些年輕人愿意下山進城興業,而老年人跟政府發生扯皮事件。為了避免再次發生糾紛,政府便總結了工作教訓,現在是每個人必須簽字合同才生效。
蘇梅是求之不得生態移民早點搬遷。在農村生活了三十年,她吃盡了苦頭。本來是想考上大學走下山,可惜的是在剛上高一那年;母親因為一次意外離開了她和幾個年幼的妹妹,蘇梅只得輟學回家幫助家里減輕負擔。大隊小學缺老師,蘇梅被叫去小學當老師。幾年以后,蘇梅認識了本鄉男子程康。那是鄰居的遠方親戚,蘇梅是沒想過那么早談戀愛的,但經不住鄰居的一直勸說,蘇梅就決定去應付一下,卻沒有想到程康一見蘇梅就喜歡上了她,而且對她發起了猛烈的追求。當然了,蘇梅對程康也非常有好感。因為程康不但人長得帥,而且還在城里有工作,當時的條件應該相當不錯。后來,蘇梅曾經問過程康:你在城里工作也不錯,人也長得帥,應該有很多的追求者吧?為什么偏偏喜歡我?
雖然有很多姑娘追求我,但我卻沒有感覺,一見到你,你清純脫俗的美立即就把我吸引住了,我覺得你就是我一生要找的女人,最重要的是我們都是本鄉本土,大家知根知底。程康的回答讓蘇梅覺得特別的開心和幸福。
程康的父親早逝,是母親把他一手拉扯大,卻沒想到在程康中專畢業那年,母親去山上干活,突然遇上暴雨,母親還來不及躲避,山上就發生了泥石流。母親便被山上滾落下來的石頭壓傷了腿,治好之后就成了瘸子。
雖然自己父親身體也不太好,但考慮到程康母親的身體狀況,結婚之后的蘇梅還是搬到了婆婆家居住。隨著年齡的增長,婆婆的身體越來越差。因為交通不便,在城里上班的程康只有每個星期天回家一次,照顧婆婆的重擔便落在了蘇梅的身上。
兒子四歲那年,婆婆半夜突發疾病,當時也沒有任何通信工具,蘇梅只得背著婆婆牽著兒子走幾里路到了鄉衛生院。婆婆雖然被搶救了過來,蘇梅卻因為極度的勞累昏倒在地上。從婆婆悲傷的哭泣中,蘇梅才知道丈夫瘋狂追求自己藏著巨大的陰謀。
在和蘇梅戀愛之前,程康已經談過幾個女朋友,而且都帶回過老家。女朋友對程康非常滿意,但看了程康貧窮的家和殘疾的母親之后,都要求程康在城里安家,以后不能讓母親跟自己一起生活。這讓程康無法接受,他是個孝子,能有今天的出息,他時時刻刻都在感恩母親對自己的付出,一直希望自己有能力了好好報答母親的恩情。程康不愿意改變主意,女朋友立即就和程康分了手。就在程康對所有女人都感到絕望時,通過親戚介紹認識了蘇梅。其實在之前,親戚就給程康介紹過蘇梅,雖然親戚講述了蘇梅的很多好處。但當時的程康一直沒有打算和蘇梅見面,他拼命讀書就是想跳出農門。現在自己在城里有了不錯的工作,他只想找個城里姑娘結婚,讓自己和母親都過上舒適的生活,所以根本不愿意找農村姑娘結婚。幾次戀愛失敗之后,親戚又給他介紹了蘇梅,他就決定見一面。卻沒有想到不但蘇梅的美把他征服,當自己談到母親的身體狀況時,蘇梅的理解和支持更讓他感動。他覺得蘇梅是可以為他盡孝的人,于是,便對蘇梅發起了猛烈的愛情攻勢。
知道真相的蘇梅雖然覺得丈夫在愛情上對自己有所欺騙,但一想到他是為了母親盡孝,認為是一個善意的欺騙,所以也沒有多在意。
兒子八歲那年,婆婆的生命走到了盡頭。在臨終之前,婆婆拉著蘇梅的手哭成了淚人,說如果有來生,她還是希望蘇梅當她的兒媳婦。并要兒子承諾一生要對蘇梅好,現在自己走了,讓兒子把蘇梅和孫子接到城里去團聚。動情的程康立即答應了母親的要求,還在母親面前發誓,如果自己愧對了妻子就遭天打雷劈。
蘇梅雖然是個柔弱的女子,但面對很多困難她都堅強地挺了下來。可看到生命最后的婆婆對自己如此的留戀和丈夫的肺腑之言,蘇梅再也無法控制自己的感情,她突然抱住婆婆和丈夫號啕大哭起來,覺得為婆婆為家付出再多都值得。
程康沒有辜負自己在母親臨終前許下的諾言,在單位招收工人時,他立即為妻子爭取到了一個名額。由于程康是廠里的技術能手,聰明的單位領導為了留住人才,還特別給程康開了綠燈,答應讓蘇梅不用去下車間,直接到供應部負責廠里原材料采購工作。
其實蘇梅非常熱愛教師這行工作,但看到孩子一天天長大,每天要起早貪黑步行幾里山路去上學,蘇梅心里就非常難過。為了孩子有一個好的學習環境,也是為了報答丈夫單位領導對自己的照顧,蘇梅便辭去教師工作進了工廠打工。在蘇梅和兒子沒有到城里之前,程康一直是住單位的集體宿舍,每天也是吃廠里的伙食團。但蘇梅和兒子到了城里之后,這一切就不現實了。蘇梅和丈夫在城里無親無戚,所以只得租房居住。房東三天兩頭漲價,弄得蘇梅和丈夫為房子的事傷透了腦筋。單位一個同事看到蘇梅夫婦實在沒有辦法,立即給他們出了一個主意:她的親戚在城里有一套小戶型空房子,老兩口已經搬到省城和兒子一起居住了,那套空房子按原價五萬元賣給蘇梅。蘇梅和丈夫東拼西湊才給了三萬元錢,看在熟人的面子上,別人讓他們一家人先住了進去,余款以后慢慢償還。蘇梅當場激動得淚流滿面,活了幾十年,總算在城里有了一個屬于自己的家,再也不用成天提心吊膽地擔心漲房租了。住上新居的第一天,蘇梅激動得一夜都沒有合眼。
蘇梅和丈夫在城里有了房子,再加上蘇梅平時就對人熱情好客;家里就成了親戚朋友進城辦事的落腳處,狹小的房子里經常有人打地鋪。蘇梅和丈夫就開始拼命地存錢,決定以后買套大房子,親朋好友來了有休息的地方,也免得打擾兒子的學習。但蘇梅卻沒有想到計劃沒有變化快,剛開始存錢時城里的房子就開始漲價;沒錢的蘇梅不敢再買房,而且孩子上學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父親身體不好,作為長女的蘇梅必須得承擔責任,再加上平時人情客往,而且工資也不高,所以家里根本沒有存下多少錢。可房價卻在瘋漲,不到十年時間,房價竟然翻了很多倍,蘇梅只能望而興嘆。就在蘇梅對新房絕望的時候,卻傳來了老家要生態移民的好消息。按照政策規定,蘇梅一家人可以不花一分錢就能在城里分到一套100多平方米的電梯公寓;再加上老家舊房和青苗費補償,蘇梅一家人還可以得到二十多萬的現金。
天上掉餡餅的好事,誰不高興啊?蘇梅希望馬上就能生態移民搬遷,她在電話里給生產隊長說了很多次,就讓丈夫代替自己簽了字就算。可生產隊長還是說不行,就算是親爹親媽他也不會徇私舞弊,如果本人不簽字就預示著不同意生態移民搬遷。蘇梅立即被嚇壞了,她本來是想生態移民搬遷得到好處的,如果自己不回去簽字不但搬遷的事泡湯;更怕人家誤會她是難纏的釘子戶,那她覺得自己真的是比竇娥冤還要冤。
看到時間已經來不及了,蘇梅立即丟下沒吃完的串串香,顧不得回家放行李,迅速花高價租了一輛出租車直奔山上的老家。對于娜娜電話里說的快遞一事,蘇梅早已經忘到了九霄云外之。蘇梅當時最急的就是立即趕回老家簽字,因為簽了字就可以在城里分到新房。房價瘋漲的年代,對于像蘇梅這種買不起新房的人來說,生態移民搬遷簡直就是天大的恩賜。可蘇梅卻沒有想到,就是自己的一個小小疏忽,卻給自己帶來了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