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四丫說,四十年前,家鄉的狍子多的數不過來,出門就能撞見三五成群的狍子,最多時達到上百只。老輩人常說,“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里”,就是對當年北大荒的真實寫照。
趙四丫手里拿著一把老掉牙的土槍,比畫著說,那時還沒有禁槍的說法,幾十元錢就很容易買到一桿土槍。土槍做的五花八門,有長有短。槍筒越長,槍砂射得越遠。裝在槍筒里的火藥是黑色的。這種火藥走的是一條線,不像螃蟹那般橫著走,不用擔心...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趙四丫說,四十年前,家鄉的狍子多的數不過來,出門就能撞見三五成群的狍子,最多時達到上百只。老輩人常說,“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里”,就是對當年北大荒的真實寫照。
趙四丫手里拿著一把老掉牙的土槍,比畫著說,那時還沒有禁槍的說法,幾十元錢就很容易買到一桿土槍。土槍做的五花八門,有長有短。槍筒越長,槍砂射得越遠。裝在槍筒里的火藥是黑色的。這種火藥走的是一條線,不像螃蟹那般橫著走,不用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