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老板帶著四個員工出差,中午要吃飯,就問大家:“大家都想吃什么???吃餃子還是面條???”
問第一個,第一個說:“咱吃面條了吧,現(xiàn)在外邊的飯店呢?這餃子餡里面不知道放什么肉?”
然后又問第二個,“你說呢?”
第二個說:“我覺得他說的對呀!咱吃面條吧?!?
又問第三個,“吃面條吧,熱湯面挺好。”
大老板又問第四個最小的這個,二十出頭,剛剛參加工作的他眼珠子一轉(zhuǎn)
“老板,我還是勸你吃餃子吧,因?yàn)槌燥溩?,它?shí)惠,能吃飽,吃面條,它吃不飽,再說了現(xiàn)在這衛(wèi)生管理這么嚴(yán)格,誰敢往餡里擱點(diǎn)啥,是吧?”
“哎”老板一聽,“對,你說的對呀,他在咱們這里邊最小,咱得照顧小老弟,咱吃餃子吧!”
其實(shí)這個小老弟很厲害,如果老板想吃面條,他還能連問三人嗎?第一個人說吃面條,直接就去吃了。
一個吃的事,為什么要連問三個,因?yàn)槔习宀幌氤悦鏃l,那他們?nèi)齻€都說吃面條,那老板怎么辦?他靈機(jī)一動,“哎,吃餃子吧?!边@老板自然就找了一個臺階下,“照顧小老弟吧?吃餃子吧?!?
《高情商溝通學(xué)》一書中曾說過:說話辦事的時候,一定要抓住對方的心理傾向,并且順應(yīng)人的性格,同時也要找到自己的位置。
這樣才能達(dá)到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