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清早.......
慕歡照常還是起不來,在安愿的不懈努力之下,她倆成功的趕上了快遲到的列車。也就那么一倆秒只差,她倆就要站外面了。張教授對于這個遲到到也沒說什么,只是讓她們下次別這么玩就好。
安愿無意間注意到張教授好像是笑了,不是他平常那種假笑,是那種很寵溺的感覺。
而事實......
人家張教授只是嘴角小弧度的上揚了一下而已。
在張教授的課上基本都會有很多人舉手想回答問題,而且是那種不管會不會,舉了就對了。
課上,張悻之講著關于秦始皇嬴政的一生。講他功大于過,講他焚書坑儒,講他這一生的匆匆過往如何肆意妄為。講他在千年后被世人唾罵,說他是暴君,說他奸殺忠臣。說他建造長城本為不該,說他在還沒死就開始建造墓室,兵馬俑。
你要張悻之說啊,這秦始皇的死因怕不是也是有問題的。出游南方病死沙丘宮平臺,且秘不發喪。享年四十八歲,古人命數不長是事實,但四十八明顯還能繼續活著,可嬴政他卻是病死了,還不發喪。這就很令人琢磨了啊。
在這秦始皇死后,秦二世胡亥在趙高和李斯的陰謀下繼位。公子扶蘇的弟弟,秦始皇第十八子,也是最小的孩子。
在二世胡亥剛繼位,趙高和李斯一起偽造詔書送到在北面邊境戍守的扶蘇和蒙恬處,假詔書斥責扶蘇和蒙恬戍邊十幾年,不但沒立戰功,相反還屢次上書肆意非議朝政。扶蘇更是對不能回京城做太子而耿耿于懷、怨恨不已,所以對扶蘇賜劍自刎。蒙恬對扶蘇的行為不進行勸說,實為對皇帝不忠,也令自盡。
扶蘇啊,也當真信了流著淚想要自刎。但蒙括可不傻,勸他向皇上申訴,如果屬實在自刎也不遲。可扶蘇卻說:“父皇讓我死,還有什么可申訴的呢?”說完含淚自刎了。
扶蘇啊,是趙高讓胡亥剛繼位就要殺的人,想來他應該多優秀啊。扶蘇其名來源于《山有扶蘇》,“扶蘇”是古人對樹木枝葉茂盛的形容,出于《詩經》,香草佳木之意。秦始皇以此命名,顯見對此子的喜愛,寄托著他無限的期望。
而蒙恬卻據理力爭,不肯自裁,使者見他不聽從詔命,就將他投入陽周(陜西子長北)的監獄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