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4章 故宮

北京的故宮現在是首都的故宮博物院。故宮建筑的本身就是這博物院中最重要的歷史文物。它綜合形體上的壯麗、工程上的完美和布局上的莊嚴秩序,成為世界上一組最優異、最輝煌的建筑紀念物。它是我們祖國多少年來勞動人民智慧和勤勞的結晶,它有無比的歷史和藝術價值。

全宮由“前朝”和“內廷”兩大部分組成;四周有城墻圍繞,墻下是一周護城河,城四角有角樓,四面各有一門:正南是午門,門樓壯麗稱五鳳樓;正北稱神武門;東西兩門稱東華門、西華門,全組統稱“紫禁城”。隔河遙望紅墻、黃瓦、宮闕、角樓的任何一角都是宏偉秀麗,氣象萬千。

前朝正中的三大殿是宮中前部的重點,階陛三層,結構崇偉,為建筑造形的杰作。東側是文華殿,西側是武英殿,這兩組與太和門東西并列,左右襯托,構成三殿前部的格局。

內廷是封建皇帝和他的家族居住和辦公的部分。因為是所謂皇帝起居的地方,所以借重了許多嚴格部署的格局和外表形式上的處理來強調這獨夫的“至高無上”。因此內廷的布局仍是采用左右對稱的格式,并且在部署上象征天上星宿等等。例如內廷中間乾清、坤寧兩宮就是象征天地,中間過殿名交泰,就取“天地交泰”之義。乾清宮前面的東西兩門名日精、月華,象征日月。

后面御花園中最北一座大殿——欽安殿,內中還供奉著“玄天上帝”的牌位。故宮博物院稱這部分作“中路”,它也就是前王殿中軸線的延續,也是全城中軸的一段。

“中路”兩旁兩條長夾道的東西,各列六個宮,每三個為一路,中間有南北夾道。這十二個宮象征十二星辰。它們后部每面有五個并列的院落,稱東五所、西五所,也象征眾星栱辰之義。十二宮是內宮眷屬“妃嬪”“皇子”等的住所和中間的“后三殿”就是紫禁城后半部的核心。

現在博物院稱東西六宮等為“東殿”和“西殿”,按日輪流開放,西六宮曾經改建,儲秀和翊坤兩宮之間增建一殿,成了一組。長春和太極之間也添建一殿,成為一組,格局稍變。東六宮中的延禧,曾參酌西式改建“水晶宮”而未成。

三路之外的建筑是比較不規則的。主要的有兩種:一種是在中軸兩側,東西兩路的南頭,十二宮前面的重要前宮殿。西邊是養心殿一組,它正在“外朝”和“內廷”之間偏東的位置上,是封建主實際上日常起居的地方。中軸東邊與它約略對稱的是齋宮和奉先殿。這兩組與乾清宮的關系就相等于文華、武英兩殿與太和殿的關系。

另一類是核心外圍規模較十二宮更大的宮。這些宮是建筑給封建主的母后居住的。每組都有前殿、后寢、周圍廊子、配殿、宮門等。西邊有慈寧、壽康、壽安等宮。其中夾著一組佛教廟宇雨花閣,規模極大。總稱為“外西路”。

東邊的“外東路”只有直串南北、范圍巨大的寧壽宮一組。它本是玄燁(康熙)的母親所居,后來弘歷(乾隆)將政權交給兒子,自己退老住在這里,曾增建了許多繁縟巧麗的亭園建筑,所以稱為“乾隆花園”。它是故宮后部核心以外最特殊也最奢侈的一個建筑組群,且是清代日趨繁瑣的宮廷趣味的代表作。

故宮后部雖然“千門萬戶”,建筑密集,但它們仍是有秩序的布局。中軸之外,東西兩側的建筑物也是以幾條南北軸線為依據的。各軸線組成的建筑群以外的街道形成了細長的南北夾道。主要的東一長街和西一長街的南頭就是通到外朝的“左內門”和“右內門”,它們是內廷和前朝聯系的主要交通線。

除去這些“宮”與“殿”之外,紫禁城內還有許多服務單位,如上駟院、御膳房和各種庫房及值班守衛之處。但威名煊赫的“南書房”和“軍機處”等宰相大臣辦公的地方,實際上只是乾清門旁邊幾間廊廡房舍。軍機處還不如上駟院里一排馬廄!封建帝王殘酷地驅役勞動人民為他建造宮殿,養尊處優,享樂排場無所不至,而即使是對待他的軍機大臣也仍如奴隸。這類事實可由故宮的建筑和布局反映出來。紫禁城全部建筑也就是最豐富的歷史材料。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安县| 甘孜县| 枣强县| 蓬溪县| 师宗县| 武汉市| 兴文县| 宝丰县| 武宁县| 晋中市| 兰溪市| 历史| 墨玉县| 平南县| 乌什县| 辽宁省| 根河市| 宝应县| 通州市| 长沙县| 黄平县| 偃师市| 莱阳市| 新宁县| 延川县| 台南市| 仪征市| 宣威市| 南川市| 年辖:市辖区| 左权县| 桂平市| 当阳市| 和田市| 福清市| 新疆| 闵行区| 吐鲁番市| 遵义市| 长岭县| 遵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