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打工二三事2
- 雞湯不好喝
- 四十痞大叔
- 2125字
- 2020-04-26 14:55:36
“有工作的地方沒有家,有家的地方卻沒有工作,他鄉容納不下靈魂,故鄉安置不了肉身,一個叫家的地方找不到養家糊口的路,找到了養家糊口的地方卻安不了家,從此便有了漂泊,有了遠方,有了鄉愁!世間若得安穩,誰又愿意顛沛流離?”這是網上的一段話,不知道出自那里,我想大多數人會有同感。
打工路上,有很多心酸的事情,所有工廠,包括富士康,工資想比別人高,就要受的了加班,輪班的還好一點,只有長白班的就不行了,旺季趕訂單,那是白天晚上不停的做,有時候加班到零晨兩三點,錢是能五六千,可那不是人過的日子,所以富士康有一段時間,跳樓的像比賽,一個接著一個,有加班的壓力,還有就是嚴苛的管理,線上的拉長就像以前的監工,就差拿著鞭子抽員工了,雖然沒有那樣,可誅心的話更讓人崩潰。
我慶幸遇到的公司都比較人性化,越是正規的大公司,管理就越嚴格,福利待遇雖然不錯,可低層員工的幸福指數一定沒有多高,而小公司工資雖然不高,可做的開心,上班的時候,做好分內的事,沒有人去管你,下班可以到處逛逛,都有各自的好處,這就要自己去選擇了,是想賺錢,還是想舒服,想賺錢,好好加班,努力工作,想舒服,小廠肯定管的不那么嚴,多勞多得,自由散漫。
在廠里上班,按時工作,按時下班,有個約束,不能想什么時候去就什么時候去,而在外面做散工的,自由,可沒有保障,今天吃了飯,還要找明天的去處,工地上做事的人,每天風吹日曬的,冬天冷夏天熱,吃的差,卻要做最累的活,打工真不是好生活,九幾年就有人總結成歌:
一月我離開家鄉
叫上我的哥們李志強
兩天兩夜的坐火車
要去廣州闖一闖
二月我倆遇見一老鄉
他在一個玩具廠幫忙
多虧他照顧我倆過了個年
過了年又為工作忙
三月我倆等在大街上
和別的人一起等希望
都說那誰誰誰可發了財
想當初他也是這樣
四月來一個工頭真叫胖
他對著我們幾個把手揚
等到我急急忙忙上了車
才發現志強不在場
五月我來到工地上
在建筑隊里修樓房
每天都頂著太陽流大汗
累的我只想往那躺
六月我薪水才領上
領錢時候心都在發慌
一個來月掙了有六七百
致富路上看見曙光
七月我寫信給爹娘
還寄了幾百塊錢回家鄉
想到了他們該多高興
再苦再累我也無妨
八月十五明月掛天上
胖工頭送來啤酒一箱
他告訴我們都別想家
說這里就和家一樣
九月我大禍臨頭上
一塊磚頭把我手砸傷
沒想到胖工頭會把我炒
發了點錢就算了賬
十月我心里直發涼
玩具廠老鄉也不知去向
一個人在天河路上來回的走
兜里點錢也快花光
十一月我找見李志強
他當服務生可比我強
誰曾想他扔給我幾十塊錢
只說了句現在他很忙
十二月我返回家鄉
爸爸媽媽哭了一場
一家人吃了頓包餃子
那味道可真叫個香
那味道可真叫個香
唱的多讓人心酸,經歷過打工生活的,或者是正在經歷打工生活的,都是一把傷心淚,只是現在有勞動法,國家對勞動待遇有規定,廠里生活條件提高了些罷了,可還不是在壓榨我們的勞動,想舒舒服服的拿工資,想的美,不然富士康老板會那么大言不慚:大陸離不開我,我在給大陸飯吃。
不知天高地厚,富士康是有一百多萬員工,創造了這么多就業機會,88年在深圳建廠,一定是有招商人員去邀請他,給他最好的投資環境,不然他不會到中國來,可幾十年過去了,也成就了郭臺銘臺灣首富的名號,擁有世界上第一的代工企業,可真的中國離不開他嗎?
只是我們容忍了他的傲慢,為了這么多人的就業,不然前幾年連續那么多跳樓的,罰都能罰的他傷筋動骨,你換個地方試試,美國通用公司工會罷工,僅僅因為福利待遇談判不順利,造成幾十億美元的損失,如果他們遇到跳樓事件,你說他們罷不罷工?又要造成多少損失?
中國人為了吃飽肚子,能給婆娘買一身好看的衣服,娃能有錢讀書,他能忍受一切,干嘛選擇漂泊,總有這樣那樣的原因,可說明白,就是為了一日三餐,有本事的那個愿意打工,家庭條件好的,隨便找個事做也一樣生活,條件差的,好好的學個手藝,賺的也不比別人差,真能生活,還說別的,”離開家鄉,離開老婆孩子,四處奔波,寂寞孤獨,發工資的時候笑呵呵,生病的時候,打杯熱水的人都沒有,那個城市的角落沒有外來的打工者,掃地的,做小買賣的,那個高樓大廈沒有外來的建設者,手里拿的手機,一切的電子產品是工廠工人做出來的,估計百分之九十都是外來人員,在寫字樓里工作,掃地的是打工的,飲水機是上的水都是打工的扛上去的,打工真的沒有過的好的嗎?也不是,有成功的,留在了大城市安家,買房子,娶媳婦,這是混的好的,勾搭個妹妹回去做老婆,這是得償所愿的,都是在打工,當官的為人民打工,不然不會稱呼為人民公仆,只是現在公仆沒多少了,做老板的為客戶打工,陪吃陪玩,還要找人陪……,心態放平,做好事情,在人之上,要把人當人:在人之下,要把自己當人。
命苦不能怪政府,投胎是門技術活,沒生在王健林的家里,給王思聰投資就是五個億,如果我們有五個億,估計知足了,打工是不可能打工了,投資干嘛,費時費力,可我們沒那個命,只能老老實實干活,家里給我們投資最多是五百塊,估計五千塊拿出來的都少,不是拿不出來,是在心里計算投資比例,資金回報率,沒讀過多少書的人,馬上變成了會計師,所以只能靠自己,想想為什么到這里,來做什么,不做怎么辦,好好的干幾年,賺了錢,房子建了,手里有了,回家找點事,不用背井離鄉,守著老婆孩子,大多數人都是這么想的,所以努力打拼,好好工作,早一點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