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針鋒相對
- 大漢無敵皇叔
- PZ地下工作
- 2164字
- 2020-04-20 08:33:41
李傕一看,急忙轉身對董卓磕頭行禮:“屬下拜見相國!”
董卓沒理他,而是先對劉協隨意拱拱手就算行禮,然后瞟了一眼劉和,最后才轉頭板著臉問李傕道:
“稚然,軍士說你方才被文卿所毆,究竟出了何狀況?”
“相國,劉家兄弟辱罵屬下,請相國明察!”他并沒有直接說被毆打一事。
董卓一聽,就抬起頭問劉和:“文卿,稚然說的可是事實?”
氣氛頓時異常緊張。
劉和淡淡一笑:“不瞞相國,確有其事!我還想把他給閹割了,把他的那家伙扔進湖中喂王八呢!”
他好像沒事一般,這讓周圍的所有人無不佩服他的鎮定和勇氣。
董卓一聽,臉色更黑:“這是為何?”
“相國,方才……”劉和簡單把情況介紹幾句,最后道:“……陛下是相國所立之君,李中郎將既然膽敢如此羞辱陛下,這置相國于何地?”
董卓聽罷又轉頭問李傕:“可是實情?”
“相國,屬下知錯!屬下剛才只以為一個女伎而已……”李傕有些恐懼。
董卓一聽,知道是真,立刻大罵道:“你個狗仔,沒想到跟了我這許久依舊毫無長進,依然辦事魯莽,罰俸一月,今后宮外戍值,未得令不得入宮!”
“諾!”李傕叩首應諾。
誰都聽得出來,這等于沒有處罰。
董卓隨后又對劉協道:“陛下毋惱,都是臣管教無方,今后讓張校尉領兵護衛陛下,斷然不會再發生此事!”
“一切聽憑相國處置!”劉協知道自己說了也不算。
因為如今光祿七署、北宮衛士大部分都換成了董卓的人,自己相當于囚徒。
這時董卓突然黑著臉對劉和道:“文卿,稚然也是兩千石吏,你打他可有陛下旨意?”
劉和一聽,娘的,強盜邏輯!
自己是救駕,在他眼中,倒成了無旨毆打兩千石大吏。
“此等目無陛下之徒,本該立即斬殺,屬下沒殺他,已經是念其舊功手下留情!”劉和臉色自若。
“既然無旨,那就是違律處罰二千石吏,來人,速杖文卿二十!”
董卓臉色依舊黑得可怕,他絕不允許外人處罰自己的人,因為這是對自己的蔑視。
“諾!”旁邊數人得令,搶步上來捉拿劉和。
劉和一看,既然你董卓不給我這個侍中面子,我也沒必要再繼續給你面子。
因為你現在距離我只有兩步,即便今日我殺不了你,但是讓你董卓身上少個部件絕對沒問題!
想著這里他拔出刀大聲對董卓道:“相國今日殺了我肯定辦得到!不過,我自信讓相國血濺此地也絕對有把握!”
???
此言一出,這個船艙立刻安靜異常,掉針可聞!
威脅擊殺董卓?……
劉和莫不是瘋了?人家身邊有如此的猛將,尤其是還有呂布,你這不是送死嗎?
果然,董卓一聽,立即冷笑道:“天下敢出言威脅本相國者,唯袁本初……”
不過他剛說到一半,立即感到一股巨大的危險氣息從天而降!
自己十幾歲從軍,經歷過大小一百多場戰爭,對這種危險再熟悉不過:死亡之氣。
這種感覺讓人窒息和恐懼,會讓人產生一種忍不住想要逃離的感覺。
毫無疑問,這種氣息就來自于面前的劉和。
自己大意了!
劉和既然能夠一招制服李傕,肯定武藝大為精進。
現在自己距離他如此之近,他手中又有刀,即便有呂布在場,肯定也會慢一拍。
怎么辦?
自己話已說出如何收場?
就在他騎虎難下之時,旁邊李儒大聲說道:“相國可能忘記了,文卿是侍中,若無陛下旨意,同樣不能處分!”
董卓一聽,立即明白他的意思,馬上笑著拍拍自己腦袋:
“對,對,我這幾年一直忙于打仗,倒是疏于學習律法!既然如此,此事還請陛下明斷,我等告辭!”
說完,他帶人轉身離去。
……
李傕被劉和擊敗,受到了極大的侮辱,心中自有不甘,一邊走,一邊低聲對樊稠:
“劉和肯定會出宮,到時還請兄長幫忙,你我二人在宮外埋伏聯手將其斬殺。
相國知道了也無妨,到時我等就說他與太傅袁隗同是袁紹的內應,反正相國也準備斬殺袁隗滿門了!”
“此計甚妙,我二人再商量一下細節!”樊稠點點頭,這個忙他肯定要幫。
……
看著董卓等人的背影,劉和心想,按照董卓的脾氣,今日他肯定不會再找自己麻煩,不過到了明日就說不定,還得想辦法離開此地。
正想到這里,忽然聽見皇帝劉協說道:“今日多虧了皇叔!來人,把父皇的玉腰帶獎賞皇叔一條,同時拜皇叔偏將軍,準劍履上殿!”
“多謝陛下!”劉和急忙謝過。
劍履入殿?
這待遇只有董卓才有,眾人一聽,自然都無比羨慕。
劉和看著他們羨慕的眼神,知道肯定收獲不小,于是打開了十一維組元,一看,這次羨慕與嫉妒值瞬間暴漲:皇甫酈80,劉德80,張平100……
總共2100點,加上剛才的1100點,自己的羨慕和嫉妒值為3200點,靈力就是320點。
同時威望已經54點,升到了第二級,提取的英雄能力已經可以附身一個時辰。
……
隨后眾人開始閑聊,劉和心中開始理這一段混亂的歷史,思考如何才能在亂世生存并獲得最大利益。
他大致了解這段歷史,按照正常歷史進程,現在是初平元年二月,袁紹很快就會統領關東聯軍攻擊洛陽。
由于洛陽并非董卓的根據地,而且也是四戰之地,并不利于防守,因此董卓會提前安排遷都長安。
當然董卓自己暫時不會走,而是會留下來統領大軍抵御山東聯軍。
自己是侍中,而且還管著后宮事務,肯定要跟著皇帝。到了長安之后沒多久,董卓后來也跟著到了長安。
皇帝劉協被董卓軟禁,當然心有不甘,由于自己的父親劉虞在當幽州牧,因此皇帝給了自己一道秘旨,偷偷讓自己出武關繞道南陽,上幽州找父親劉虞統領大軍來救。
當然,自己被袁紹殺死那是后話。
嗯,既然如此,自己現在出洛陽,過黃河就可抵達河內,然后北上冀州、幽州,這比以后從長安離開便捷十倍。
投奔父親劉虞后,幫助父親擊敗公孫瓚,占領幽州全境,如此進可攻退可守。
條件成熟就占領河北,然后爭奪天下,即便在幽州也是一方諸侯,豈不悠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