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此事如此不巧,正碰上陳大郎母親應陳大郎請求,帶著禮品上李家的門求親,借著這個由頭,李瑛兒暗地里與陳家大郎牽扯不清的事,整個樟樹巷乃至附近數個巷子,傳得是沸沸揚揚有鼻子有眼,人人說道起來都如親眼所見一般,什么黑燈瞎火,窸窸窣窣,來來回回,顛倒陰陽,將他們二人之間的事描述的是如魚得水,花好月圓,字里行間,眾人猶如親見,想不相信都不行。
劉員外家雖也是商戶,好歹是要臉面的,此事一出,即刻遣媒婆來退了親,之前的吉禮通通都不要了,只求速速了斷了這門親事,李秦氏也是要臉面的,如何受得了這樣奇恥大辱,當下拉著李瑛兒就要對質,李升也在一旁被氣得直肝痛,李瑛兒亦是烈性子,原本就是送個饅頭燒餅的事,怎的在眾人口中就成了這個樣子,她自是抵死不認,李秦氏自是好一番罵罵咧咧。
待李秦氏終于在這一場鬧劇中冷靜下來,她迅速有了新的對策。
瑛兒年紀尚小,被妖怪所惑也情有可原,如今外間如此沸沸揚揚的傳那些不堪入耳之事,李秦氏雖也有幾分懷疑真假,但當務之急還是要給瑛兒找尋一個家世清白的婆家,好生嫁去清白人家,從此做個清清白白的婦人才是要緊。
此時便不能求家境優渥了,只要身家清白,名聲好,家境便是差些,也沒有關系,錢,李家可以貼。
因此,便迅速物色了梅州府外宋家莊吳家,吳家對于李秦氏來說真是再好不過的一樁姻緣了。
吳家離城遠,風言風語傳不了那么遠,且他家一門五代都是讀書人,太夫人曾在太老爺死后一手帶大三個兒子,有一個兒子讀書讀得不錯,在州府里當過幕僚,大大頌揚過太夫人貞烈風采,原本就是城外一個普通的莊戶,又一門五代都讀書,沒別的,就是沒什么大錢。
李秦氏派去的媒婆將李瑛兒夸了個天花亂墜,又有李家積攢多年的積蓄做后盾,總是將這門親事說成了,李秦氏急于嫁女,便將日子訂的極近,以免夜長夢多,再橫生別的枝節。
誰知李瑛兒知道此事后大怒,與李秦氏大吵一架,經過這么多事,李瑛兒是鐵了心要嫁給陳大郎,李秦氏是鐵了心不讓嫁,逼她嫁吳家不成,一怒之下打了李瑛兒幾個巴掌,李瑛兒連日來百般的委屈涌上心頭,沖出了家門。
長夜寂靜,一輪月亮掛在天上,幾只烏鴉鳴叫著飛走,李瑛兒心事不遂,總覺得人生艱難,仿佛事事都不能如意似的,她一腔悲憤,滿腹愁腸,被這寂寥的黑壓壓的黑夜一壓,只覺得仿佛生活沒有一點盼頭,唯面前一河春水亮亮的,她悲怒之下,投了河。
走街串巷的賣果子的老張頭深夜里抱著一個渾身濕淋淋的李瑛兒扣響李家大門的時候,四周的鄰里皆有眼看到、有耳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