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六節 不要試圖鋸鋸末

寫這個句子時,我朝窗外望去,看到了花園中的恐龍足印——嵌入頁巖和石頭里的恐龍足印。它們是我在耶魯大學的皮博迪博物館買的,我這兒還有館長的一封信,上面說這些恐龍足印形成于180萬年前。甚至連一個先天性癡呆患者也不會夢想著回到180萬年前,去改變這些足印。然而,這并不比憂慮更蠢,因為我們不能回到過去,改變180秒鐘前發生的事——可是在我們中有很多人就是這么做的。的確,我們可以對180秒鐘前發生的事所導致的后果進行修正,卻無法改變這個事件本身。

在這個地球上,只有一個辦法能讓過去變得有益,那就是踏踏實實地分析過去我們所犯的錯誤,并從中受益——然后就忘掉它們。

我知道這么做是對的。但我總有勇氣和理智這么做嗎?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讓我給你講一段多年前我自己的奇怪經歷。我讓30萬美金從我的指尖溜過,卻一分錢也沒有賺。故事是這樣的:我開辦了一家大型的成人教育公司,每個城市里都有我的分校,公司的日常開銷很大,我在廣告上投入了大量資金。我忙著教課,既沒有時間也沒想著去照看一下我的財務情況。我太幼稚了,根本沒想到要雇傭一位有頭腦的經理去監督公司的花費。

最后,大概過了一年,我發現了一個發人深省的驚人事實。我的公司進項很大,卻沒有產生什么利潤。發現了這一點,我本該做兩件事。第一件,我應該向喬治·華盛頓·卡佛學習,在一次銀行破產中,他失掉了4萬美金——這是他的全部積蓄。當有人問他是否破產時,他回答說:“是的,我聽到了。”——然后就繼續去教書了。他把自己的損失徹底踢出腦海,從此再沒有提過這件事。

第二件,我本應該分析自己的錯誤,學到永久的一課。

但坦白說,這兩件事我一件也沒做。我心灰意冷,陷入憂慮中。我沒有從這個嚴重的錯誤中吸取教訓,反而一意孤行,一錯再錯。

承認這些愚蠢的行為讓我感到很丟臉,但我很早以前就發現“教給20位學生該做什么要比成為這20位學生中的一個按照我說的去做容易”。

我多希望能有幸去喬治·華盛頓高中讀書,并在教過艾倫·桑德斯艾倫·桑德斯(1899—1986),美國作家、記者、漫畫家。的保羅·布蘭德維尼博士的班上學習啊!

桑德斯先生告訴我,他的衛生學老師保羅·布蘭德維尼博士教給了他人生中最有價值的一課。艾倫·桑德斯對我說:“那時我才十幾歲,不過就已經是個憂慮者了。我總是為自己犯的錯誤擔心。交上考卷后,我總是咬著指甲,一夜夜睡不著覺,因為我擔心自己不能考過。我總是重溫自己做過的事,希望自己當時能不那么做;我總是重溫自己說過的話,希望自己當時能說得更好些。

“一天上午,我們排隊走進科學實驗室,保羅·布蘭德維尼博士正在那兒等著,桌子邊上放著一瓶牛奶,看上去很顯眼。坐下以后,我們全都盯著那瓶牛奶,不知道它和我們上的衛生課有什么關聯。然后,保羅·布蘭德維尼博士突然從椅子上站起來,把這瓶牛奶倒進水槽里——與此同時,他高聲喊道:‘不要為灑掉的牛奶哭泣!’

“然后,他把我們全都叫到水槽邊,看看被毀壞的牛奶。‘好好看,’他對我們說,‘因為我想讓你們在以后的日子里記住這一課。牛奶沒了——全都流進了下水道;這時候再怎么擔心或者揪頭發都沒有用了,連一滴你也不會挽救回來。想想辦法,采取點預防措施,也許這瓶牛奶就能保住。可是現在一切都已太遲——我們能做的就是認為它已沒有價值,忘了它,然后做下一件事。”

艾倫·桑德斯對我說:“很多年后,我已忘記了學過的立體幾何和拉丁文,但這個小小的示范卻刻在了我的腦海中。其實,它在現實生活中教給我的遠比四年高中學到的東西多。它告訴我盡可能不讓牛奶灑出來,如果一旦灑了,流進了下水道,那就徹底忘了它。”

也許有的讀者會不屑地認為,講了這么多就為了一句老掉牙的諺語——“不要為灑掉的牛奶哭泣!”我知道這是一句被引用濫了的話,是老生常談;我知道你們已經聽過上千遍了;但我還知道這些老掉牙的諺語中藏有一切時代的智慧。它們源自于人類熾熱的生活經歷,經歷過無數代人的傳承。要是你想讀一本偉大學者所著的與憂慮有關的書,你將不會讀到諸如“船到橋頭自然直”和“不要為灑掉的牛奶哭泣”這樣老掉牙的諺語。如果我們只用這兩條諺語——而不是去譏諷它們——那么這本書我們也就不必讀了。其實,要是我們能按這些古老諺語中的大部分行事,我們就能過上幾乎完美的生活。然而,知識只有用了才是力量;這本書的目的不是告訴你一些新鮮的東西。它的目的是提醒你早已知道的東西,鞭策你,激勵你用它們去做一些事。

我一直羨慕一個人,他就是后來的弗雷德·福勒·謝德,他總能以一種全新的、形象化的方式闡述一條古老的真理。在《費城公報》做編輯時,有一次他曾對著大學畢業生發表演講,他問:“有誰鋸過木頭?請舉起你的手。”大多數人都舉起了手。他又問:“有誰鋸過鋸末?”這次沒人舉手。

“當然了,你們無法鋸鋸末。”謝德大聲說,“因為它已經被鋸過了。這和過去是一個道理。當你開始為過去發生的事擔心時,你就是在試圖鋸鋸末。”

棒球老手康尼·麥克81歲那年,我問他是否曾為失敗的比賽憂慮。

“哦,是的,過去是這樣,”康尼說,“但很多年前我就把這個毛病克服掉了。我發現這么做沒什么用。水已流入小溪,已經碾不成米了。”

是的,你碾不成米了——水已流入小溪,你伐不成木頭了,但你卻能像拉鋸那樣,在自己的臉上鋸出皺紋,在你的胃中鋸出潰瘍。

有一年的感恩節,我和杰克·鄧普西一起吃晚飯,隔著桌子上的火雞和草莓醬,他給我講述了在一次重量級拳王爭霸賽中敗給唐尼唐尼(1897—1978),前美國重量級拳王。的故事。當然了,這對他的自尊心來說是一個打擊。他說:“打到一半的時候,我突然意識到自己已經老了……第十回合結束時,我還沒有趴下,但也只能這樣了。我的臉被打腫了,到處都是口子,我的眼幾乎快睜不開了……我看到裁判舉起了唐尼的手,以示勝利……我的世界冠軍丟了。那天還下著雨,我穿過人群,回到更衣室,有些人想跟我握手,還有些人眼里含著淚。

“一年后,我和唐尼再次相遇,可是這一場我又輸了。我徹底完了。不去為此憂慮,這很難做到。但我對自己說:‘我不想活在過去,也不想為灑掉的牛奶哭泣。我要挨住下巴上的這一拳,不讓它擊倒我。’”

杰克·鄧普西就是這么做的。他是如何做到的呢?是一遍又一遍地對自己說“我不要為過去憂慮”嗎?不,這只會強迫他想到過去。他接受了失敗,覺得這沒什么,然后就開始集中精力為未來打算了。他在百老匯和第57街的大北方飯店各開了一家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餐館。他促進了職業拳擊賽的發展,舉辦了各種形式的拳擊比賽。他做的事很有意義,他太忙了,沒時間,也不想去擔心過去的事。“過去十年,我過得比拿冠軍的那段時間還要好。”杰克說。

鄧普西先生告訴我,他沒讀過什么書;但他卻一直按照莎士比亞的建議做事,這一點連他本人也沒有意識到,那就是:“智者從不呆呆坐著,為失敗哭泣,而是高興地想辦法,讓他們受到的傷害得到補償。”

我讀歷史,看傳記,觀察人們在逆境中的所作所為,我總會為他們擺脫憂慮和悲劇,繼續過快樂的日子的能力吃驚、感動。

有一回,我去參觀星星監獄此監獄位于紐約哈德遜河東岸。,最讓我震驚的是那里的犯人看上去竟然和監獄外的普通人一樣快樂。在和監獄長路易斯·勞伊斯會面時我提到了這一點,他說當犯人們第一次來這兒時,他們的情緒很低落,內心也很痛苦。可是幾個月后,大多數的聰明犯人就忘掉了不幸,平靜地接受了監獄里的生活,并盡可能把日子過到最好。勞伊斯跟我說起了星星監獄的一個犯人——一個園藝師——他在監獄的花園中澆花時總會快樂地唱歌。因為他知道:

不停移動的手指在寫;

寫完一行,就接著寫下一行,

你的虔誠或是智慧

無法誘使它回來刪掉半行,

你的眼淚也沖刷不掉一個字。這首詩的作者是波斯詩人奧馬爾·卡亞姆,選自他著的《柔巴依集》。

所以為何要浪費眼淚呢?當然,我們都曾犯過荒謬的錯。可是又能怎樣呢?誰沒有犯過錯呢?甚至連拿破侖也打過1/3的敗仗,而且還都是重要的戰役。也許我們的成功率比拿破侖也差不到哪兒去。誰知道呢?

無論如何,國王的全部人馬也不可能把過去再并攏到一塊兒了這句話選擇《鵝媽媽童謠》。戴爾·卡耐基把原話中的“矮胖子”(Humpty Dumpty)換成了“過去”(the past)。。所以,讓我們謹記下面的法則:

不要試圖鋸鋸末。

用表格簡要描述第三章所講內容

打破憂慮的習慣

法則1:讓自己忙起來,把憂慮從你的大腦中擠出去。治療憂慮最好的辦法就是多做事。

法則2:不要為瑣碎的事擔憂。別讓小事毀了你的幸福。

法則3:用平均定律掃除你的憂慮。要問自己:“這事發生的概率是多少?”

法則4:與不可避免的事合作,如果能改變,就改變;如果不能改變,就放棄。

法則5:為你的憂慮設置一道“止損命令”。想想這件事是否值得你憂慮——憂慮過后,馬上停止。

法則6:不要試圖鋸鋸末。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玉环县| 德州市| 中牟县| 汝阳县| 通山县| 嘉兴市| 阿城市| 仪征市| 兰考县| 体育| 黄大仙区| 五指山市| 禹城市| 墨玉县| 墨竹工卡县| 方城县| 平凉市| 雅江县| 孝昌县| 盘锦市| 都江堰市| 罗源县| 丽江市| 东明县| 乳源| 淮阳县| 都安| 肥东县| 博罗县| 柯坪县| 垣曲县| 高邑县| 永安市| 南靖县| 玛多县| 东光县| 宜都市| 隆安县| 尼木县| 连南| 靖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