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象牙山村民考察團來到了沈陽北站,一行人乘坐由哈爾濱西開往??诘腪111次列車,經過了一個晚上,來到了江西九江站…
下了火車,象牙山考察團們用手機導航,坐上了任何一路公交車:
“公交101路無人售票車,開往五七二七廠,票價一元…乘客們,你們好,六0三車隊到了,請到站乘客下車…”
“雙兒,這荷花壟公交站在哪啊…”
于是杜小雙看著導航說:
“快了,上了這個橋,往右走一兩百米就到了…”
…………
十分鐘后
“到了,我們就坐這個63路公交車,去我們的第一站海會鎮…”
過了一會,車子開了,象牙山考察團們看著郊區的風景,不由贊嘆:
“哎呀,江西九江啊,這地方是真漂亮啊…”
此時廣坤看著車窗外,突然一指,興奮的說著:
“哎,這個就是是廬山吧?”
杜小雙瞅了一眼車窗外,于是說著:
“對,這就是廬山,那大家有誰知道廬山的名字是怎么來的么?”
此時,劉能搶著說:
“我知道,小雙啊,你能叔出門前是做了攻略的,我告訴你們啊,這廬山是這樣來的…”
相傳在周朝,有個名叫匡俗的人,帶著個兄弟到山上隱居,蓋茅廬數間為舍。周王想請匡氏兄弟下山為官,派人來訪,但是,匡氏兄弟已杳如黃鶴,不知去向,只剩下一棟空廬,此后,人們就叫這座山為匡山、匡廬或廬山…
聽了劉能叔說的,杜小雙笑著對大家說:
“劉能叔,剛剛說的非常好,但不完全對,其實啊,這廬山名字由來,還有其他的說法,那接下來由我們這一站的向導,九江職業技術學院旅游管理專業的畢業生林思雨同學,為大家來具體說說這個問題的答案吧…”
“要說起廬山名字的由來,除了剛剛劉能叔說的這個答案外,還有其他兩種不同的說法…”
這第二種傳說也與是周朝有關,當時有個叫方輔的人同老子一道騎白驢進山煉丹,并且二人均“得道成仙”而去,留下空廬一座,也即“人去廬存”,故名“廬山”…
這第三種傳說又與前面提及的匡俗相關,而時間卻發生在漢代初期。相傳匡俗的父親在輔佐劉邦平定天下期間不幸離世,朝廷為表彰其功績,封其子匡俗為越廬君。由于匡俗酷愛道術,不愿做“越廬君”這個官,故棄官修道,“廬山”也因之得名…
三十分鐘后
公交車到達了終點站海會鎮。
象牙山考察團們下車后,發現海會鎮車站旁邊就是廬山最有名的三疊泉風景區…
“象牙山的考察團們,等我們從村里考察回來,再來游三疊泉風景吧!”
于是這一行人來到了海會鎮下面的彭山村,在這里,象牙山考察團們,開始了他們第一場的鄉村直播:
“hello,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象牙山考察團的直播間,我是象牙山的村書記杜小雙,我身后這些都是我們這次考察團的成員,那我們現在呢,是在JX省JJ市海會鎮下面的彭山村,大家通過這個鏡頭可以看到,這個村子依山傍水、物產豐富、氣候宜人,而且還英才輩出,這個村子附近,還緊挨老屋梅、廖家倉、細屋陽、正壟水庫、吳家畈、彭家山、低下灣、汪家澗、白鹿一橋、干壟頸、歐陽家灣、光明村等這些美麗鄉村的旅游點,好,介紹完了這里的地理位置,那現在我們現在再來看一下這彭山村生長的農作物,大家可以看到地里種的品種,我給一個特寫,這里有青豆、大芋頭、哈密瓜、卷心菜、櫻桃,還有毛豆,想必彭山村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吧…”
象牙山考察團們在彭山村品嘗了當地的特色農家菜,之后,他們一行人來到了廬山三疊泉風景區…
…………
“五老峰北磋峨巔,龍泉三迭來自天?!?
這里所指的便是廬山瀑布群中最為壯觀的三疊泉瀑布了…
三疊泉瀑布之水,自大月山流出,緩慢流淌一段后,再過五老峰背,由北崖口懸注于大盤石之上,又飛瀉到第二級大盤石,再稍作停息,便又一次噴灑到第三級大盤石上,形成三疊,故得名三疊泉瀑布…
三疊泉瀑布素稱“廬山第一奇觀”,故有“未到三疊泉,不算廬山客”之說…
“三疊泉,我們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