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封禪「2」
- 皓鑭傳同人之隨風化羽
- 慕兮宸
- 1075字
- 2020-07-23 16:19:45
泰山,亙古以來便被譽為屹立在華夏群山之巔的圣峰,東臨浩渺滄海,向西綿延至齊魯大地腹地,千百年來引得無數遷客騷人在此揮毫潑墨,提筆作賦,是故有著“五岳之首”的美稱。
宣威羅鼓在泰山腳下的奏響聲不絕于耳,伴著一曲曲嚴格按照秦帝國禮樂制度演奏的頌歌,顯得整個封禪場面氣勢恢宏,秦天下之主的風度便在此情此景的映襯下更凸現出其霸氣與橫掃六國之豪邁……
嶧山腳下,一位風華正茂的男子身著雍容華貴的秦王朝服,在一眾侍從的簇擁下緩緩走下馬車——他沒有理會禮官正念念有詞作提醒之用的繁文縟節,而是向身后的護衛們擺了擺手:原本圍的水泄不通的人墻在片刻之間便讓出一條道來,朝廷百官,侍從親衛們在秦王政打出的一個手勢后也俱都頷首低眉,恭恭敬敬地跪于馳道兩側。
他整了整衣冠——不知何故,此刻他竟覺這平時自己能輕松駕馭的朝服顯得格外的厚重,甚至讓他覺得有些透不過氣來。
步行至嶧山山巔,他不由自主地極目西眺:遠遠望去,群山環抱的西麓位置是那片埋葬他雙親遺骨的傷心之地,芷陽;復又向北瞭望,只見驪山巍峨之間帶著些許峰回路轉,纏綿悱惻中透著些許“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之巾幗豪情——是的,這正是他原滿心歡喜想娶之人的魂歸之地,她以驪山的“驪”字為名,能歌善舞,自己卻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她死在自己懷里,無法力挽狂瀾。
往事如煙,一聲長嘆過后,如今的自己也只得道一句“傷心秦漢經行處”來舒緩壓抑已久的心緒了罷。
“吉時已到……”響亮的報時聲使他從思潮起伏的心緒中掙脫出來。
重掇好心情,踏著沉穩有力的步伐走向泰山之巔的祭臺——向著天地四方行祭拜之禮,祈禱國泰民安,風調雨順后在高大石匾處燕然勒功(記載自己功績的一種形式),經過一系列復雜的章程,祭天才算正式完成。
泰山腳下,一輛略染風塵的馬車正停靠在嬴政離開的必經之路旁側,路旁人頭攢動,不少百姓也為了一睹秦王英姿早早位居道路兩側等候秦王儀仗途經。
“政兒這封禪氣魄,還真是較我們昔日有過之而無不及。不愧為我嬴秦鐵血男兒!”嬴異人嘆道。
“正所謂‘長江后浪推前浪’。當初秦國建立之初,艱辛可見一斑,如今經過歷代秦王積淀,終于迎來這統一六國的大一統局面。可喜可賀!”皓鑭也被這封禪場面觸動,內心感慨良多。
“希望政兒能秉持本心,莫要貪圖一時安定而規避內憂外患的威脅,方能實現天下長治久安之局勢。”嬴異人望向眼前的頎麗高峰,心中也不禁為大秦興亡祈禱著。
申時時分,天光漸暗,泰山上文武大臣似乎意識到了什么,開始尋找可供避雨之處……伴著山下鑼鼓喧天之聲,陰風怒號,一場山雨,正不動聲色醞釀著,阻擋了秦王政下山的腳步……
“這天下,還有秦王解決不了的難題么?”
「參考資料-《史記封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