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春天多風
- 醫道執簡
- 三指定乾坤
- 2495字
- 2020-04-16 20:09:31
廖老中醫笑著點了點頭,接過處方一看:“您得的是風濕性關節炎啊?”
老嫗病人聞言點了點頭,一臉無奈之色道:“每每一到春天這個時候,我這風濕性關節炎就病發,痛的我要死,吃止痛藥都沒效果。而止痛藥又不敢多吃,對胃不好。”
聽到又是風濕性關節炎,顏書博不免多留了個心眼,因為他家附近好多鄰居都有風濕關節痛,有些痛得下不來地,如果能學著治風濕病,到時候絕對不缺病人。
廖老中醫聞言笑著點了點頭道:“那是,止痛藥是不能多吃,容易得糜爛性胃炎,到時候風濕病沒治好,胃又出問題。”
廖老中醫邊說邊接過老嫗病人遞過來的一手,將后者之手放在壓脈枕上,小心的將三指放在寸、關、尺上,稍微感受了一番后,又把了另一手的脈象,這才開始看了幾眼舌苔:“你這是風濕痹癥,以上肢關節、肌肉痛為主,呈游走性痛,換而言之就是疼痛的位置不固定,跑來跑去。”
老嫗病人聞言連連點頭道:“對,對,對,就是你說的那樣,疼痛位置跑來跑去的,一會兒肩關節痛,一會兒肘關節痛,煩躁死了。”
廖老中醫聞言淡淡一笑道:“沒必要煩躁咧,吃一段時間的中藥就好了。哦,對了,記得止痛藥不要吃了,你本來就有胃病。”
老嫗病人自然連連點頭稱是。
廖老中醫說完后檢查了一下疼痛部位,用手輕輕敲了敲,然后又按壓了一遍,待確診無誤了后,方才開起了處方。
待開完處方后,廖老中醫回轉頭來,饒有興趣的看著顏書博道:“你覺得這病號是什么病癥?”
顏書博聞言有些目瞪口呆,他第一時間想到了骨,但好像不對,因為腰椎病的疼痛部位是固定的,而眼下這病人疼痛部位是游走性的,顯然骨并未受損害,那會是什么呢?
顯然,這里面的信息量有點少,除了疼痛之外,就只有疼痛的性質,但西醫里疼痛性質包括刺痛、鈍痛、酸痛、脹痛、隱痛、灼痛、劇痛、放射痛、跳痛、絞痛等,還有轉移性腹痛,卻未聽說過游走性疼痛。
轉移性腹痛那是闌尾炎的特征性表現,跟風濕性關節炎毫無關系。
既然無法從疼痛性質上找到任何有用的信息,那該從哪入手呢?
突然,顏書博腦海中靈光一閃,眼下這老嫗病人每每到春天就會發病,也就是說,“春天”是個重要的關鍵詞!可春天有什么值得好分析的呢?
春天在五行之中屬木,對應于肝,敢情病位在肝么?
一念至此,顏書博小心翼翼的道:“師傅,這病人病位是不是在肝?”
廖老中醫聞言做若有所思狀,隨即點頭笑道:“你說病位在肝,確實無可厚非,因為肝在體合筋,風濕性關節炎確實是筋脈受損。不過除此之外還有別的嗎?”
聽到師傅再度問起,顏書博不禁有苦難言起來,能想到一點已然是他的極限了,你還讓我再想,是想整死我不成?
顏書博迅速開動腦袋機器,絞盡腦汁的冥思苦想起來,既然肝位分析沒錯,那便可在“肝”字上做文章,肝在五行屬木,為陰中之陽,與自然界春氣相通。
一想及“陰中之陽”,顏書博頓時意有所念,敢情師傅是在這里等著我么?當下笑道:“師傅,這病人的病癥是不是寒癥?”
廖老中醫聞言哈哈一笑道:“嗯,你這思維與天馬行空無異,能從蛛絲馬跡中分析出寒癥來。要說寒癥也不能說你錯了,不過沒說到重點。”
顏書博不禁吐了吐舌,苦瓜著臉道:“還沒說到重點啊?”
廖老中醫連連點頭道:“你可是把《中醫基礎理論》都看完了,怎么就沒想到別的什么呢?”
“師傅,請恕我實在想不到別的了。”
“春天里人們喜歡去野外做什么?”
“踏青,爬山,拍照,挖野菜。”
“還有呢?”
“還有?”顏書博被逼問的腦袋都大了,他實在是想不到任何可想到的事情了,不禁目光投向窗外,當看到空中飛翔的風箏時,眼中突然一亮道:“師傅,還有放風箏。”
廖老中醫聞言滿意的點了點頭道:“人們只有在春天放風箏,這說明一個什么問題?”
“春天多風。”
話剛一出口,顏書博頓時如醍醐灌頂般,猛然醒悟過來,師傅這是在循循善誘,想要告訴自己老嫗的治病原因乃是由“風”導致么?!
在六淫治病中,唯獨風具有善動不居、清揚開泄的特點,性善行而數變,游移不定。
如此說來,老嫗的病癥呼之欲出了。
一念至此,顏書博有些激動的道:“師傅,您說她的病癥乃風淫證?”
廖老中醫聞言捻須笑道:“嗯,不錯不錯,果然一點就通,聰明的很吶。”
“聰明”二字一出口,廖老中醫腦海中瞬間有了新的主意,道:“前面我說了精神,現在你來解析一下‘聰明’二字。”
“我來解析‘聰明’二字?”顏書博伸出一手,難以置信的指著自己道:“師傅,這種事情太難了,我怕是做不來。”
廖老中醫聞言搖頭道:“我記得威爾遜曾經說過一句話:‘要有自信,然后全力以赴--假如具有這種觀念,任何事情十之八九都能成功...’,換而言之,就是我們遇到問題不能尚未嘗試就想著回避,要相信自己并全力以赴,這樣才能成功。你要想在中醫上有所成就,就必須得有這種精神。”
顏書博羞愧的點了點頭,拿出紙筆寫下“聰明”二字,認真的分析起來,他記得師傅分析“精神”的時候,是從“腎藏精、心藏神”上來做文章,可五臟里并未有藏聰、藏明的說辭,五情志、五聲、五味乃至整個事物的五行屬性歸類表里均沒有“聰明”二字。
既然此路不通,那就得換條思路,可思路又得從何著手呢?
這是個老大難的問題啊。
顏書博不禁將目光投向廖老中醫,可對方全身心的給病人看病診病,似乎已然忘了他這一茬。
沒交出答卷是不要妄想指望師傅,早上他還批評了廖杏春的啃老行為呢!
無奈之下,顏書博只得將目光再度回到“聰明”二字上,腦海中回想起電視里的拆字游戲來,“聰”字一拆乃耳、總,“明”字一拆則是日、月,耳與總似乎沒什么關聯,但耳乃五官,與腎相對應,腎在體合骨,生髓。
髓在人體內有骨髓、脊髓、腦髓,而決定人是否聰明的,當屬腦髓,而腦髓由腎所生。
換而言之,一個人聰明與否,取決于腎精。
不過“明”就不好說了,五行對照表里沒有“日和月”,但陰陽里則有,那也就是說,日和月構成陰陽,兩字組合在一起就是陰陽交感與互藏,也就是說陰陽交錯。
陰陽交錯之后為“明”,明與暗又是一對陰陽,但明為陽。
一念至此,顏書博瞬間心有所悟,而這時廖老中醫已然給病人開完處方,當即心有忐忑道:“師傅,我已經分析完了。”
廖老中醫聞言回轉頭來,淡淡一笑道:“哦?速度夠快的嘛,說來聽聽。”
顏書博清了清嗓子,如數家珍道:“聰字由‘耳’字與‘總’字組合而成,耳為腎所主,腎生髓,所以一個人聰不聰明,關鍵要看腎精充不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