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可以安心地坐在書桌前了,李游迫不及待地拿出了《資治通鑒》,從此時開始到睡覺之前,這整段時間都可以用來閱讀它了。
李游此時的心情很興奮,就像一個小孩來到了盼望已久的迪尼斯樂園;也像一個生長在西部盆地的孩子第一次來到大海邊;更像一個登山愛好者站在了喜瑪拉牙山腳下。
不過書打開之后不久,李游的心就靜下來了,靜得如同聽課時的李游,靜得如同寫作業時的李游,靜得如同在考場上答卷的李游。
心雖然靜,但是心情卻是不完全相同。聽課時,李游的心情是隨老師的講解和課堂氣氛以及知識而漸入佳境的;寫作業的李游是專心致志,一心一意的;考場上的李游注意力是高度的集力,全身的每一個細胞仿佛都投入到了答卷之中。
而此時,閱讀中的李游卻是享受的,享受書中的故事情節,享受文中的語言魅力,享受歷史人物的智慧和豪情。李游在沉靜中,慢慢地享受書中的世界。
此時李游讀書的心情和平時也不相同,平時讀書,如果看的是散文或詩歌,類似進入了一座小花園,精致小巧,優美的散文或詩歌還有曲徑通幽之感,給人意料之外的驚喜。
如果看的是短篇小說,恰似去認識一位朋友,一個家庭或者一座城市,你在看一個關于他或他們的故事。
如果看的是長篇小說,那么你是走進了一位朋友或者家庭或者城市的成長史了。
李游看《資治通鑒》,看到激動處,好似在看一部長篇巨制的電視連續劇,不對,電視劇中的人物不過幾十、幾百、最多幾千吧,而《資治通鑒》里的人物是幾十萬、幾百萬、上千萬。電視劇的時間跨度也就幾年、幾十年、最多一百年吧,而《資治通鑒》的時間跨度是一千三百六十二年。
在書中暢游,李游仿佛置身于歷史畫廊中,每一處都是藝術,都是珍品,那是許多人的生命描繪出的孤品,世上只此一件,一旦定格,再無法更改。
李游又覺得歷史像條大江或大河,浪濤過后,留下了許多珍珠寶貝、鉆石玉器,眾多的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永遠地鑲嵌進了歷史,永久封存。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李游又感到自己恰似在飽覽一件年代久遠的玉石珍品,珍惜、珍視、小心翼翼。
李游看《資治通鑒》,更愛自己國家的歷史、民族的歷史了,為自己是一個中國人深深地驕傲和自豪。
縱觀中華歷史,中華文明的進步歷程,李游發現今天的中國人是最幸福的。且不說當今發達的交通網絡,古時人們走上一年半載的行程,今天的我們三五小時便可以到達;也不說科技文明帶來的日新月異的生活,如電視、飛機、手機,古人做夢也不曾想到;更不用說互連網帶來的生活的革新,比如微信支付、視頻語音、網上購物,對于古人來講就是一個個傳奇;只說當今安寧的生活和富裕的物質就是歷史上的人們夢寐以求、朝思暮想而求之不得,心向往之的理想生活了。
對比歷史,李游更覺得自己生活在幸福的時代。幸福感暴滿的時候,李游給夷敏發送了一條微信:“親,感謝你推薦的好書。”
在當天的日記中,李游寫下了這一行字:“我愛我的國家,我愛您悠久文明的歷史,我更愛您的現在和未來,我將用我的一生來深愛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