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力發展很快,為什么很快?
第一:李木愿意放權。他從來沒有想過留在這個世界,所以打從一開始權利就下放給別人。
第二:李木的勢力并不在乎出身問題,所以吸引了張遼、戲志才等人。
第三:待遇優厚。不管是在職還是退休都有明文規定。
第四:軍隊凝聚力高。要做到凝聚力高,首先得有待遇,沒有高的待遇誰給你賣命?李木麾下軍隊每個入伍人員家稅收優惠五成,如果因公殉職,則家人都有戶部成立的軍隊后勤部進行撫恤。其次,訓練強度得有。這個時空大多數軍隊訓練次數并不多,三日一訓已經是一流軍隊的標準。沒辦法,軍隊訓練得有符合強度的飯吃,但大多數諸侯并不敢讓軍隊吃飽,怕出現軍隊叛亂。
最后,你得把軍人當人而不是奴隸。人就有七情六欲,精力旺盛咋么辦?李木軍隊內安排了很多文體活動。話本傳播,蹴鞠大賽,騎兵冠軍,步兵冠軍,槍兵冠軍等等各類型兵種比賽。
為什么忽然說這些?
自修離開后,李木便離開了并州州牧府,而是來到了前線。袁紹勾結羌胡三路齊攻李木方,袁紹麾下顏良文丑分率大軍進攻青州和并州,羌、匈奴、鮮卑聯軍進攻并、幽兩州。同時涼州的韓遂不聽馬騰勸阻執意從涼州進軍并州。
這五方共率六十萬大軍,意圖瓜分李木并、幽、青三州。李木是很氣憤的,對于被人打這件事他并不是沒有心理準備。只是,袁紹勾結羌胡就讓他很氣憤。
三國之后是什么,稍微了解一點的都知道,羸弱的西晉,直接發生五胡亂華,衣冠南渡這種事。五胡亂華的起因是什么?是中原各路諸侯互相征伐,全然忘記幽、涼、并三州。羌胡大肆蠶食,不斷內侵。
同時,不斷內耗導致中原人口迅速下降。漢人再也沒有馬踏飛燕的強勢,再也沒有匈奴不敢南下牧馬的歌謠。有的只是邊境漢人生不如死,成為一個又一個奴隸的寫照。
“孫兄,我已在袞州糾集軍隊聯合你麾下太史慈共抗袁紹。此外我剛和馬超取得聯系,他聽聞此事,已經和黃忠一起前往西涼找他父親馬騰出兵阻止韓遂。”曹操打來的電話。
這個時空的曹操真的沒話說,正直、勇敢有大局觀,尤其對異族入侵極其厭惡。他曾經的夢想就是成為鎮西將軍。西邊是哪里?涼州。涼州一直生活著各種羌族,自從某位偉大的文士提議大舉內牽邊境三州漢人后,西涼一直屢遭羌族叛亂。
董卓麾下西涼軍為什么戰力強悍?一年又一年不斷和叛亂的羌族打出來的。所以當有機會享受洛陽的繁華后,董卓麾下的軍士再也不愿回到西涼。打生打死不及朝堂諸公三兩句言語,縱然白骨累累,依然得不到公允的待遇。這就是西涼軍愿意跟隨動作對抗天下諸侯的原因,不拼回到西涼也是死。
“曹兄果然是大英雄大豪杰,不像袁本初見小利而忘義。民族大義早就被他拋諸腦后,竟然想起來勾結外族。當年霍驃騎,衛大將軍縱橫草原,致使匈奴不敢南下而牧馬,保護了多少漢家兒郎。如今他竟然引狼入室,孟德我沒多大的志向,但我占著幽并二州就不能讓羌胡肆意橫行。”李木發泄著心中的不滿。
自己民族的事,關起門來慢慢打,引狼入室什么意思?宋徽宗引著金兵破了遼國,然后呢?自己一家老小幾百口人全部被捉到北方,而且還行了牽羊禮。什么叫牽羊禮?宋徽宗披著羊皮,脖子上套根繩,給人金人牽著走。一朝皇帝,連我血寄軒轅的骨氣都沒有。
袁紹,四世三公之后。在他眼里,幽、涼、并三州的百姓并不是百姓。或者說,在古代絕大數文人眼里,百姓一直指的是讀過書的世家豪門。尋常的泥腿子是什么?牲畜一般巴了,否則為什么叫做天子牧民。牧,本意就是畜牧,畜養牲畜。
好在,這個世界全新的一代年輕人并不都是如此。曹操、馬超、黃忠、趙云、關羽都已經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曹操出兵與青州的太史慈兩路合圍袁紹。馬超黃忠則前往涼州阻止韓遂,關羽趙云也來到了并州。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有這么一群年輕人,這個時空一定會不同于他世界的歷史。而他已經和修說明情況,此役之后便走。走去哪?他自己的世界。
他已經和修一起見過時空門,并且明確的知道那扇門就是自己回去的路。為什么這么篤定?原本他來到這個世界之后,一直不能變身。可是當他接觸到那扇門的時候,他體內屬于帝騎的力量開始了蘇醒。
“怎么樣?”李木坐在上首,周瑜魯肅分立兩邊。他倆一主軍政一主內政。顯然周瑜主軍政,在他下手是龐統。魯肅下手是田豐,從緬州押送糧草過來。戲志才和太史慈專攻青州戰場,一旦青州事了,便會馳援并州。
呂蒙也從緬州掉了過來,此時負責幽州戰事。而并州則交給周瑜和張遼兩人,現在開的這場會便是定下怎么打的基調,守還是攻。
“袁紹占冀州一州之地,冀州雖富饒,但經營時日不多,此時率十五萬大軍略顯倉促。太史慈和戲志才足以對付他,現在曹操在袞州出兵相助,青州戰場已不足為慮。”周瑜先開的口,作為李木勢力中實際上的一把手,他必須起個頭。
“會長說的不錯。太史慈所部成軍最早,麾下一直是原總長霸王部隊。袁紹不足為慮,反倒我們可以借此機會與曹操一起瓜分冀州。”龐統搖了搖扇子。
“我們眼下已有幽、并、青、緬四州之地,實力發展太過迅速。此時盲目擴張,軍隊實力必然大損。”魯肅搖了搖頭,他是搞內政的。幽州被拿下的時候,他就說過實力發展過快這種話。
“涼州,馬超黃忠雖說會勸阻,但是馬騰一直與韓遂交好,馬騰都不能阻止,馬超此行怕是無功而返。”田豐說起涼州的事情。
“韓遂此人奸詐陰險,不足為信。不論韓遂最后如何選擇,我們都得有所提防。我建議張遼將軍屯軍兩萬威懾一二。”龐統建議道。張遼現下已經有獨占一州的軍工,在龐統看來,此時張遼不應該爭功,以防被猜忌。同時,韓遂麾下也是久經戰陣的西涼老卒,李木此刻麾下除了周瑜,能讓龐統放心的也只有張遼。
“周瑜,趙云和關羽下午時分就會趕來相助,他們都是萬夫不當之勇,你可得好好用起來。”李木忽然想到關羽和他說下午便趕過來的消息。
“說道萬夫不當之勇,總長可是當之無愧的第一人啊!”周瑜打趣。
“我自然聽你的安排。此次袁紹軍十五萬,韓遂五萬,羌胡四十萬大軍。數目雖多,其實不足為慮。羌胡全民皆兵,這可不是什么好事。全民皆兵,代表的是訓練不足,沒有紀律。打打順風仗還好,若是鏖戰,羌胡士氣必然低落。
而且,羌胡不管盔甲還是兵刃誰有我們齊全,先進?琉球島全年無休一直為大軍精研科技,現在軍隊中普及的最新套盔甲,就羌胡的兵刃能破開面罩我都夸他。”說到這,李木站起身來:“胡虜從來都是烏合之眾,此次過來,名為聯合袁紹,其真實目的最多也就是過來打打草谷。我們何足懼之?”
“總長說的對。”周瑜總是第一個出來捧場,每次有別人的場合,不管李木說的怎么樣,一定會給足支持。李木明白,周瑜這么做是因為周瑜一直以來都把他當作主公。每一個加入李木勢力的人,周瑜都曾敲打過,甚至于就算知道每個人的能力也不會私自安排職務。所有職務必須是李木親自安排,知遇之恩必須要由李木給。
這也是為什么之前周瑜在李木面前提過很多次龐統的原因,他雖然知道龐統有大才,但用不用還是取決于李木。否則就算能力蓋天,不能擁護主上的屬下他也不會推薦。
李木對此,勸過很多次,哪怕已經實行三權分立,沒給自己留一個位置,到現在都讓別人稱自己為總長。周瑜依然堅定的擁護著他,周瑜和他說過。孫策就是他前進道路上的明燈,他愿一直擁護。
當時聽到這句話,李木要不是知道周瑜已經和小喬復合,一定立馬拉著蔡文姬就跑。
“我們需要注意的其實并不多。現在秋收剛結束,不用兩個月氣溫便會下降,羌胡不能久戰。而且據我所得情報,羌胡那邊剛發生旱災,今年牛羊死了很多,所以此次進軍目的有二。第一,打草谷,劫掠糧食。第二,減少族群,減少生存競爭。
所以羌胡這次戰斗來勢洶洶,必然會有一場焦灼的大戰。到時,呂蒙、龐統、田豐坐鎮幽州,我、關羽、趙云以及張遼留守并州。張遼率兩萬軍士威懾韓遂,我則率趙云、關羽前往第一線。”周瑜是戰時總指揮。
“我呢?”李木乖巧舉手,他留下來就是希望和大家一起戰斗。
周瑜裝作沒聽見,主君不待在大本營,跑來跑去有個什么閃失,軍心會動搖的好不好。
“這次我們除城池基本防衛軍馬,一共只有二十五萬軍隊。八萬騎兵,趙云、呂蒙各帶四萬。關羽、龐統率余下兵馬各自守好前線。等待戰機,袁紹敗退之時便是我等馬踏飛燕之時。當年霍驃騎封狼居胥,今時今日,我們有這么好的裝備何不直搗龍城?”
封狼居胥,不世之功,李木可是說了,若是能直搗龍城,就算現在不能封王,之后也一定封王。封王而已,有什么不敢封的?李木已經做好打下遼東半島和霓虹,到時隨便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