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敗光國運的第一步!
- 想當昏君的我竟然成了千古一帝!
- 飛躍人海
- 2206字
- 2023-08-26 20:11:22
金鑾殿內,陳軒面色陰沉。
“哼!簡直是一派胡言!周朝滅亡原因吾素有所知,分明是周朝大臣辦事不力,政務不精,導致天下板蕩!如今,你反將責任推到周朝皇帝身上!”
“說!是不是在隱射朕!怎么,難道你認為我大慶也要滅亡了?”
陳軒冷聲道。
他這話可謂是很重了,頓時令得羅玉面露驚恐之色。
“臣萬萬不敢!!萬萬不敢!!”
羅玉跪倒在地,連連高呼。
見陳軒大怒,不少朝堂老臣的眼中都是露出些許驚詫之色。
在許多人的印象中,陳軒在當太子的時候,可不是這樣的。
那時候的他異常善于接納勸誡,怎么今天羅玉只是說了一下他遲到的事情,就發了這樣大的火?
此時。
將羅玉怒斥一通后,陳軒不由心情一陣舒暢。
這就是當皇帝的感覺嗎?
明明是自己錯了,但卻可以直接不講道理。
這種感覺,好爽啊……
陳軒當然知道,身為一個皇帝,如果不講道理,那么臣子就不可能盡心為他辦事,國家就會出現問題。
但現在的他在意這個嗎?
國家出現問題,導致國運下降,他高興還來不及!
“哼!你還知道不敢?朕第一天上朝,你就敢說朕的不是,還有什么是你不敢的?”
陳軒繼續道。
“臣……臣罪該萬死,請皇上恕罪!恕罪!!”
羅玉此時有些害怕了,連連磕頭,額頭和地面發出砰砰聲,顯然用力了。
見狀,陳軒有些不忍,有些暗暗后悔,自己做得好像有點太過了。
“罷了,今日是朕第一次上朝的大喜日子,就饒了你,退下吧。”
陳軒揮了揮手道。
聞言,羅玉緊張的神色一松,連忙拜道:“謝陛下!”
“還有沒有什么奏折啊?”
羅玉退回隊列后,陳軒環顧眾人,緩緩開口。
聞言,其他大臣都互相悄悄看了一眼,不敢再上奏折。
他們可不認為陳軒是不懂是非之人,只以為方才陳軒不問對錯直接罵了羅玉一頓,乃是在樹立自己在朝堂之上的威信。
所以現在都不敢出頭,害怕被陳軒拿來當雞殺給猴看。
見這些大臣不說話,陳軒微微撇了撇嘴。
果然都是一些人精,一看事情不對,個個都像個縮頭烏龜一樣,真是無趣。
【嘀!檢測到宿主正在進行朝會,第一個結算周期開始】
【請宿主發布政令】
這時,陳軒的耳邊忽然響起系統的聲音,一道只有他能見到的光幕浮現在了眼前。
這就要開始了?
陳軒一愣,有些猝不及防。
說實話,他還沒想好怎么敗光國運呢?
不過,陳軒并沒有著急。
畢竟敗光國運其實就相當于讓慶國亡國。
華夏歷史上滅亡的國家那么多,自己只要稍微借鑒一下他們的滅亡之道,不就可以輕而易舉地使大慶滅亡了嗎?
所以盡管馬上就要發布政令了,但陳軒表示自己并不著急。
他開始思索該發布什么樣的政令。
漸漸地,陳軒眉頭微微皺了起來。
因為事情并不簡單。
第一,發布的政令必須是合理的,而且必須是符合慶國利益的。
只有這樣,才能滿足系統的要求。
第二,發布的政令必須是能夠讓慶國滅亡的。
只有這樣,才能滿足自己的需求。
所以,他發布的政令,必須是看起來為慶國好,實際上卻會讓慶國滅亡的政令!
這樣的政令,對于并沒有學過歷史的陳軒來說,老實說有點超綱了!
“握草,怎么和我想的有點不一樣啊,敗家也這么有難度?”
陳軒眉頭緊皺。
大臣們見他眉頭緊皺,紛紛有些不明所以,感覺陳軒今天的心思有點難猜。
以前的太子不是這樣的呀,怎么現在當上了皇帝,就這么喜怒無常了呢?
一眾大臣現在忽然有一種難以言喻的感受……
不過這時,陳軒的眉頭卻忽然舒展開來。
因為他有主意了!
這個主意的靈感來源,便是秦國!
首先,秦國滅得快!
額……雖然有點不給秦國面子,但說到使一個強大帝國迅速滅亡,誰能比得過秦朝啊!
那可真是二世而亡,短短十幾年,一統天下,橫掃八方的大秦帝國說沒就沒了。
雖然陳軒的歷史不怎么好,知道的都是從網上自媒體看來的瞎幾把吹的知識。
但人家既然敢吹,好歹也有些東西在里面吧?
據他所知,當年秦朝二世而亡,主要就是因為立法嚴苛,使得原本其他七國的人民都受不了,加上軍功授爵導致貴族沒落,所以百姓紛紛揭竿而起時,一旦秦國勢弱,便頃刻而亡。
根本沒有多少死忠為其血戰。
當今慶國其實和秦國有一點像,那就是慶國的法律頗為寬松。
而且國內有一大批勛貴。
自己只要效仿秦朝,立下嚴苛的法律,先借著大義名頭剝奪勛貴一脈的名爵繼承權,然后用嚴苛法律逼得老百姓受不了造反。
然后自己再放放水,那大慶的國運還不嘎嘎往下降??
屆時百姓造反,勛貴離心,大慶亡國指日可待!
而他,也將順利從系統結算中獲得足夠的積分,兌換大羅道果!
妥了!!
心中有了主意的陳軒當即朗聲道:“刑部大臣何在!”
沉默良久,忽然被皇帝點名,眾大臣都有些同情地偷偷看向一名身穿紫色官服,年約四十的官員。
“臣在!”
刑部大臣姓張名宇,他有些忐忑地出列,心中暗暗叫苦,不知皇帝把自己叫出來有什么事。
“先皇攜三尺劍,浴血幾十年,方才創立了我大慶。而今,朕身為先皇子孫,既然繼承大統,便應當興我大慶。”
“朕聞圣人云:天下以變為不變。而今大慶立國三十余載,承平已久,舊有的規矩,便不適今朝了。”
“故而,朕欲變法。”
聞言,大殿中所有大臣不由呼吸都是一滯。
什么情況,陛下這剛登基,就要搞這么大的事情?
變法?
這可是牽扯到一國之根本的事情啊!
怎么著也得事先和國內各方通個氣兒吧!
怎么就這么直接在朝堂之上說出來了?
以前太子也不是這樣的啊?
怎么一登基就這么不靠譜了?
這大慶不會碰上個昏君了吧?
以前怎么看不出太子這么沖動啊?
大臣們忍不住交換眼神,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驚訝。
對此,陳軒雖然看在眼里卻并不在意。
對的對的,我就是這么不講規矩,就是這么莽撞無智,妥妥的是個昏君,大慶快亡了,你們趕緊找我辭官!
那樣的話,我就能提拔一些看起來能干,實際上很不能干的人上來了!
陳軒心中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