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太好了!滿朝的忠臣,終于有個陰謀家野心家站出來了!
- 想當昏君的我竟然成了千古一帝!
- 飛躍人海
- 2021字
- 2023-10-30 21:10:05
忠武王陳震做為大慶開國皇帝陳龍的弟弟,本就身份地位奇高。
且他本身功勛卓著,在朝堂內(nèi)外很有威信。
因此當陳震站出來說話時,所有人都在認真聆聽。
而陳軒看著忠武王,卻眉毛一挑。
前身的記憶碎片從他的腦海中浮現(xiàn)。
其實大慶的開國皇帝陳龍對于陳震的野心是有一絲察覺的。
按照陳龍的想法,陳震其實應(yīng)該是要和他一塊兒去死的。
他不可能讓一個如此功勛卓著,在朝堂軍中都有極高威望,又野心勃勃的人留在大慶。
但問題是大慶皇族陳家血脈單薄,只有陳龍和陳震兩人。
陳龍在成為開國皇帝時,由于幾度拼殺,身體有傷,不能生育,因此只有陳軒一個兒子。
若是將陳震殺了,肯定也要將陳震的兒子兒孫都一起帶走。
那陳家留在世間便只有陳軒一個血脈了。
這對于比較看重香火傳承的陳龍來說,很難接受。
若是陳軒不小心暴斃,那整個陳家就直接沒了。
他打下的大慶江山,也將拱手讓人。
而留下陳震。
如果陳軒不小心死了,陳震好歹也是他親弟弟,位置給他坐也是一樣的。
天下還是陳家的天下。
而且陳龍在死前已經(jīng)安排好了一切。
陳震雖然功勛卓著,威望極高,但卻只是個閑散王爺,手中無兵無權(quán)。
且他活著,憑借他的威望,還可以威懾朝中宵小以及內(nèi)外敵人。
所以陳龍死時并沒有帶走陳震,只是多次囑咐陳軒的前身。
忠武王陳震可以震懾內(nèi)外群敵,但不可使其掌握兵權(quán)。
就算一時需要,也不可讓其掌握過多,且用完就要立馬收回。
陳軒的前身本就聰慧且頗有賢名,陳龍也不擔(dān)心陳軒會讓陳震找到機會。
不過此時,陳軒看著忠武王的動作和話語,心中有了一絲明悟。
他暗道:“這忠武王陳震不可能看不出我提出的變法會在大慶掀起怎樣的波瀾?!?
“他從一開始就不言不語,肯定是在觀察我的意圖?!?
“如今見我確實是鐵了心要變法,便立馬起身來支持?!?
“看來,野心終究是壓抑不住了呀?!?
想到這里,陳軒不由嘴角露出一絲微笑。
好啊,好啊。
前腳一個草包一個佞臣掌握朝廷變法大權(quán),后腳又跳出來一個野心家,還是一個功勛卓著,極具威望的野心家。
我的亡國目標真是離我越來越近了呢。
也許用不了多久,我就能令大慶國運清零,然后用個人氣運購買大羅金仙道果,成仙成佛,走上人生巔峰了!
越是想,陳軒看忠武王陳震就越是順眼。
或許對于別的皇帝來說,這樣的人是對皇權(quán)大大的威脅。
但對于他來說,那可是大大的好銀呀!
陳軒臉上帶著春風(fēng)般的笑容看向忠武王,語氣溫和地說道:“哦?不愧是朕的皇叔,大慶的頂梁柱忠武王,您悟到什么了?”
陳震面色嚴肅地行禮道:“陛下,方才這位名為央殤的少年說得非常對。法因時因事而制,祖宗規(guī)矩,循古之禮,實不可取也?!?
“臣一開始也反對變法,但方才陛下的話宛如黃鐘大呂,將臣敲醒。”
說罷,陳震又看向正盯著他的眾臣。
此時,眾臣都是眉頭緊皺,不少人看向他的目光之中,還帶著一絲警惕。
朝中眾臣之中不乏聰明之人。
例如禮部尚書向萬春。
他一雙細長的雙眸中,正閃爍著思索之色。
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陳震的野心雖然隱藏得很好,但還是有極少人有所察覺。
向萬春便是其中一人。
他見陳震為變法說話,立馬腦海中便有了想象。
這忠武王陳震……
想干什么?
“諸位!”
只見陳震對著眾多跪著的大臣高聲道:“先皇陛下持三尺劍,浴血建立大慶,其中艱辛許多人都很清楚,本王身為陛下的弟弟,更是清楚。”
“先皇創(chuàng)立大慶,我等以及后代子孫,便應(yīng)該讓大慶基業(yè)千秋萬代!”
“而勛貴世襲罔替,確實會堵塞我大慶的上升通道,時間越是久,坐在高層的紈绔子弟就越多!因此……”
隨著陳震的講話,許多大臣的態(tài)度開始發(fā)生改變。
同樣的話,不同的人講效果是不一樣的。
央殤只是一介白衣,黃口小兒,說出來的話自然是沒有份量的。
可忠武王陳震就不一樣了。
陳軒看著忠武王勸說諸多大臣的樣子,不由滿意地點了點頭。
太好了啊。
滿朝的文武大臣,終于有個陰謀家野心家站出來了。
這才是他想要的朝堂嘛!
全是忠臣,讓他怎么亡國呀?
陳震,加油呀,快把大慶滅亡了吧!
至于讓位給陳震,這是不可能的。
因為陳震是陳龍的弟弟,繼位之后是有正統(tǒng)性的,也不會改名。
大慶還是大慶。
那陳軒讓大慶亡國的目標根本就不能完成。
因此在陳軒心里,陳震只能是搞亂大慶的工具。
“因此,本王認為,陛下此時的改革雖然突兀,但卻果斷、英明!用短時間的陣痛,解決了一個會威脅大慶基業(yè)的問題。目光不可謂不長遠,深有先皇陛下的氣度!”
此時,陳震講完話后,做了一個總結(jié),順便還拍了一下陳軒的馬屁。
“這……細細一想,確實頗有幾分道理。”
“大周朝確實是諸多昏庸之輩當?shù)?,才使得天下大亂,民不聊生。那些昏庸之輩,也大多是大周的勛貴?!?
許多大臣此時不由都是點頭。
連張宇此時都不由陷入了沉思。
難道,他反對改革真的錯了嗎?
如果陳軒是年輕,沖動魯莽。
那陳震威名赫赫,無論是朝政還是軍事他都能力極強。
他也沖動魯莽嗎?
這不可能!
現(xiàn)在陳震都支持變法了,張宇真的有些懷疑自己了。
“可是,就算變法是對的,怎么能讓央殤這來歷不明的無名之輩來執(zhí)行?”
“他年不過二十五六,只是個黃口小兒,如何能操持這等國家大事?”
“陛下說他乃是法家大才,可敢讓臣考校一二?”
吏部大臣童冠通此時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