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實話,顧意一直想不明白,一個眾人眼中的好人,怎么突然就變成殺人犯了?而這個殺人犯也寢食難安,內心頗不寧靜。
他雖然能夠根據各種線索推理,通過動物的眼睛觀察,拿起筆撰寫遇到的故事,但依舊讀不懂人心。
下午上課前,顧意回到教室。他沒理會小胖的噓寒問暖,而是跟飯后昏昏欲睡的同學一樣,默默抱著毛絨狗安安陷入了睡眠。他想通過奶狗的身份再去會會白夢。
根據麻雀三姐妹提供的線索,顧意來到了白夢的家。這是個離得不遠,據說是《動物與植物》雜志社當年宿舍建成的小區。
白夢家就在一層。矮小老舊的房子,迷你有雜亂的院子,顯得有點破敗。顧意借著自己還算小巧修長的狗身,吸著氣艱難地穿過院子的柵欄門。
很不幸,一進門就看到一只巨大的黑背,正虎視眈眈地盯著他。顧意有點發抖,默默后退了兩步。雖然,他見過動物園的獅子、家里也養著哈士奇,但從氣勢上來說,眼前這只最猛。
顧意完全沒想到麻雀們,居然遺漏了白夢家養黑背,這么重要的線索。難道自己這奶狗之身,能跟黑背大戰三百回合么?
“你是哪來的野狗?到我家干嘛?”黑背問道。
顧意只能乖乖認慫,“我很餓,聞到這兒有肉味就鉆進來了!額......要不我馬上走?”顧意有點肝顫!
顧意低頭看看自己的小短腿,又看看對面黑背的大長腿,心里想著“如果黑背追我,趕緊三十六計走為上計,能不能跑掉就看天意了!”
沒想到,黑背不僅沒趕走他,還看在他可憐巴巴的樣子,讓他進屋分享自己的狗糧。
“小狗,跟我進來吧!我把我的狗糧分你一口。但你得乖乖聽話別亂跑,今天女主人生病在家,不能被打擾”。
看到黑背這么好說話,顧意也漸漸放松下來。“我還是第一次碰到黑背呢?你們不都是警犬么?”顧意問道。
“我是退役的警犬,之前被歹徒打了一槍,本來以為沒救了,在警隊準備給我安樂死的時候,正好女主人來采訪警犬的故事。看我還有氣,還掙扎著活著,女主人不忍心就這么放棄。跟警隊把我要來,請男主人找了醫生同事開刀,用了整整半年的藥,才救了我一命。我活了下來,女主人就是我的救命恩人!”
一說到女主人白夢,黑背一改冷淡的外表,變身“主人吹”。
“我的女主人超善良!她特別喜歡動物,經常給流浪動物喂食,給生病動物看病,給動物救助團體捐款。”
“她特別喜歡幫助別人。她救過昏倒路邊的老人,拾金不昧將手機送還給失主,還經常給山區的孩子捐款,遇到流動獻血車還主動去獻血呢!”
“男主人經常笑話她多巴胺分泌旺盛!但女主人說,她的夢想就是當一個俠客,幫助所有需要幫助的人!”
“為什么是俠客?”顧意問道。
“因為女主人從小讀金庸長大呀!‘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她經常把這首詩掛在嘴邊,當做人生信條。”黑背解釋道。
“所以,她在《動物與植物》雜志社宣揚保護動植物,在生活中助人為樂,甚至要懲惡揚善?”
“是呀!保持初心,難道不對么?”黑背歪著頭問道。
聽著屋里緊閉的房門中,傳來女聲低沉地抽泣和喃喃地懺悔聲,顧意不知如何回答。他突然想起很久前,看過的一個童話。
“有個地方住了一只惡龍,每年要求村莊獻祭一個少女。每年這個村子都會有一個少年英雄去與惡龍搏斗,但無人生還。直到有一次,少年再次出發去屠龍時,有人悄悄尾隨。龍穴鋪滿金銀財寶,少年英雄用劍刺死惡龍,然后坐在尸身上,看著閃爍的珠寶,慢慢地長出鱗片、尾巴和觸角,最終變成惡龍。”
白夢為了堅持自己內心的正義,保護即將被高名設計的員工,捍衛《動物與植物》雜志社多年來的聲譽,選擇了對高名下手。
或許,白夢也曾想過其他辦法,但沒有奏效。或許,白夢給高名消炎藥時,就想到了請他喝酒。又或許,袁由只是正好撞上來的替罪羊,白夢只是沒有拒絕。
但結果是一樣的:屠龍勇士終成惡龍。
這次顧意變回人身后,并沒有報警,也沒將真相告訴自己熟悉的警察。
他一直在思考“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壞人,為什么好人也會做壞事?”
當琳達過來給他送水果的時候,顧意攔住了琳達,問出了內心的疑惑。“琳達奶奶,告訴我什么是好人?什么又是壞人?為什么在別人眼中的好人,突然就變成了壞人?”
“因為這個世界就像《羅生門》,所有的人都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問題,而我們看到和聽到的不一定就是事件的真相!很可能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琳達的話中隱含著哲理。
“琳達奶奶,哈姆雷特我懂!但《羅生門》是什么?”顧意問道。
琳達簡單地講述著這部經典電影。“《羅生門》是根據短篇小說改編的電影。和尚、樵夫和乞丐在城門底下避雨,三人閑聊,拉開故事的序幕:一個武士和他妻子路過荒山,遭遇強盜。妻子被侮辱,武士慘遭殺害。慘案如何釀成?”
“兇手、妻子、借武士亡魂來做證的女巫,都各有說法。各人提供證詞的目的卻各有不同。為了美化自己的道德,減輕自己的罪惡,掩飾自己的過失,人人都敘述一個美化自己的故事版本。”
“其實,故事本身不重要。我最喜歡的是這個電影的結尾。”
“樵夫抱著被遺棄的嬰兒說:‘家里有六個孩子,日子已經很苦,多一張嘴,也沒什么區別。如今這個世道,凡是人都不得不懷疑別人了。和尚說:不,我應該謝謝你。多虧了你,我還是可以相信人的。”
“《羅生門》下,人皆草木,人人自危。但只要我們相信,就算沒有大善致善,沒有絕對的真相,沒有勇敢的英雄,但人性中微小的善良之光,才是我們最珍惜的寶藏。”琳達對顧意講述了,她理解的人性。